学术投稿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刘也良

关键词:
摘要:县级公立医院如果还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保障,医疗机构难以发展.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有几项重要任务,需要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在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认识,真正落实责任.目前,一些政府部门没有将县级医院视为公立医疗机构,认为其可以自己盈利,不需要财政投入,有的地方甚至把县级医院作为政府贷款的抵押物,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怎么能取消以药补医?按照改革的政策设计,另一个补偿渠道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这种方式目前面临大的问题,是老百姓和医保管理部门的不认同.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中国”应深刻融入执政理念

    “健康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目标.打造“健康中国”乃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本届政府已将民生健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本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居民健康水平已经步入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4.8岁,北京、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作者:马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建立分级诊疗格局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难点之一.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应打好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签约服务内容契合群众需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4大根基,才能使这项改革“水到渠成”.根基一:完善政策制度——“引导”为推行分级诊疗,浙江省杭州市加大了财政投入支持,完善了支持基层首诊的政策保障机制.出台了有关推进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调整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价格、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等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和法规成为政策杠杆,引导居民自觉自愿到基层首诊.

    作者:滕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诠释使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诗经里的古语或许可作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发展的注脚.1883年,江苏省早的西医教会医院——博习医院在苏州呱呱坠地,这就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一院)的前身.长年累月手胼足胝的苦心经营,如今医院已发展为一家现代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百年博习,薪火相传.身披130年的历史荣光,苏大附一院并没有踟蹰止步,而是在锐意前行中迎来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新时期.

    作者:郑海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升县医院能力急需医保支持

    通过这几年的改革,老百姓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就医需求得到较大的释放.看病贵问题普遍得到了缓解,但新的看病难问题出现了.为此,我们县专门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落实分级诊疗”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常务副县长亲自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县域内医疗机构间实行横向、纵向转诊.县级医院门诊医生实行首诊负责制,对接诊需要住院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建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提出治疗方案及康复建议.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多年来,乡镇卫生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中间点”,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担,乡镇卫生院发展直关农民朋友的健康,是不能忽视的一级医疗机构.然而,在漫长的医改步伐中,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似乎总是在“解剖麻雀”,导致乡镇卫生院处在模模糊糊往前走的状态.当前,乡镇卫生院经过几次的“重组”,已经较为规范化.卫生院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大的过程,甚至沿海一带有的卫生院已经接近二甲、三甲医院规模.然而,走进卫生院的“内心”,才会发现卫生院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作者:梅松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2011年,大方县作为贵州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将大方县人民医院纳为改革试点单位,以补偿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监管机制等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了改革探索.2012年,大方县作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取消药品加成的县级单位.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

    目前,我国医生群体由执业医师和乡村医生两部分组成,据统计,我国现有3.7万家乡镇卫生院和65万个村卫生室,140多万名乡村医生.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说:“这些乡村医生支撑起了我国三级医疗保障网的网底,但是村医的工作环境、待遇福利、执业氛围、个体经营身份等仍需改善.”

    作者:刘也良;张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县级公立医院如果还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保障,医疗机构难以发展.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有几项重要任务,需要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在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认识,真正落实责任.目前,一些政府部门没有将县级医院视为公立医疗机构,认为其可以自己盈利,不需要财政投入,有的地方甚至把县级医院作为政府贷款的抵押物,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怎么能取消以药补医?按照改革的政策设计,另一个补偿渠道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这种方式目前面临大的问题,是老百姓和医保管理部门的不认同.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改革现里程碑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的大体判断自2012年开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至今,已经3个多年头.以我调研和接触的信息来看,可把改革进展分为3类:第一类是改革主动积极、行动迅速,进展领先、成效显著.如浙江、北京、上海、安徽、福建三明等地.这类地区有以下共性:一是当地政府决心大、真重视、有责任心、有担当.改革是难,但领导真的重视了就不难,真抓实干就不难.二是看得准、有信心.认为改革一定能带来红利,对一些问题也看得准,出招既稳又准.

    作者:应亚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生与医院起争议哪部法律管?

    分清争议要点医院和医生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应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因此,不管用人单位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它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均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作者:曹斌;徐青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专家解读1 公立医院改革:为何改?如何改?

    随着《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中国深化医改的“攻坚战”打响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两个问题:公立医院改革为何如此重要?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是什么?为何要改?公立医院系统是中国整个医疗体系的“主力军”:2013年,公立医院床位数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的比例是87.8%,入院人数占全国的64.1%,诊疗人次数占全国的33.6%.因此,公立医疗体系布局和运行是否合理、公立医院服务是否良好、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就医感受,而深化医改要解决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系统.

    作者:刘远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才政策改革需要动真格了

    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非常好,它可以让卫生资源下沉,让患者得了病在家门口就能治好,方便群众,减轻了就医负担,也缓解了城市大医院的压力.但我认为要使分级诊疗真正落地,还需要更多的政策相配套,尤其是有利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适宜政策.各级政府在人才保障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不少措施.陕西省把医学类本科生招录权力下放到县,制度设计也做了一定调整.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县财政吃紧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是补偿新机制的建立,目前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符合县域实际的补偿机制.按照政策设计,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后,补偿渠道改为政府投入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从政府投入来看,我们县经济结构非常单一,2008年以后,受经济下行、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县内主要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导致县财政非常吃紧,今年第一季度县财政收入8000万元,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修复二类疫苗的进入“门禁”

    “兰菌净”事件的舆论焦点在于,药品为什么可以披上疫苗“马甲”在长达8年时间内被大量推荐使用.这里涉及一个关键词——“生物制品”.《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给出的“生物制品”定义,是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通俗地讲,就是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组织获取原料制成的药品,比如我国古代预防天花的“人痘”就是一种生物制品.根据用途的不同,生物制品可分为预防用、治疗用和诊断用,而疫苗属于三类中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作者:解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国铺开

    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主要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编制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县级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每个县(市)要办好1所~2所县级公立医院.同时,鼓励采取迁建、整合、转型等多种途径将其他公立医院改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也可探索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卫生法》两年之变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精神卫生法》自2013年5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两年.那么两年来,这部法律的实施给精神卫生方面带来了哪些改变?“被精神病”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还面临哪些难题?下一步如何规划?“被精神病”现象基本终结4月14日,全国第一起依据《精神卫生法》起诉的案件在上海市终宣判,已在上海青春精神病康复院住了1 2年的“被精神病者”败诉.所谓“被精神病”,是指把正常人错误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一问题一直引人关注.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移动医疗:医保不接轨难成大器

    移动通讯和网上购物已颠覆了传统的通讯和购物模式,那么,移动医疗能颠覆传统医疗吗?移动医疗比移动通讯和网上购物要复杂得多:由于移动通讯和网上购物没有保险介入,基本上是消费者自己“点菜”自己“埋单”,因而不存在供方与需方合谋造假骗费问题;而移动医疗则不同,由于医疗服务有保险(即全民医保)介入,具有“第三方付费”(即“张某和李某共花王某的钱,不花白不花”)的机制存在,如再加之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那么,通过移动医疗合谋造假套取医保基金的将不仅仅是医院、医生、患者,甚至还有药企和药店,以及今后独立的疾病检查与检验机构.

    作者:熊茂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借道互联网变革创新

    201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毫无疑问,在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互相交互的时代,卫生发展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协同融合,对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大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徽:新农合基金“逆流”严重

    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近日召开的2015年度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文件中,有一份“全省新农合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通报”.根据通报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新农合基金“逆流”严重.根据安徽省连续4年的数据观察,新农合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和省外医院住院的比例,总体上并没有出现向省内和向下转移的现象,而是逐渐向上级医院和省外医院流动.

    作者:冯立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北京市放射卫生监督员现状分析

    人口仅1000多万的北京市,拥有CT机数量已超过人口6000多万的英国拥有量,这些X射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严重滥用的现象,我国人均接受X射线照射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改变这种现象尚有一定过程,因此,调查卫生监督机构/放射卫生监督职能设置的现状,了解掌握放射卫生监督人员的现状,可以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和完善放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更好地推动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