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斌;徐青松
4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和客户服务中心主任谢汝石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张子谦与一家民营健康体检机构正式签约,以独立第三方的形式在该机构内设立医生工作室,他们3位被誉为探索医生自由执业的“岭南三剑客”.4月26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医生马常青也将在江门市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江门马常青工作室”.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健康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目标.打造“健康中国”乃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本届政府已将民生健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本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居民健康水平已经步入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4.8岁,北京、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作者:马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什么是精准医学,中国精准医学将走向何方,精准医学又如何转化为实践?概念篇精准医学啥概念精准医学的英文名称为PrecisionMedicine,除了精准医学,还可以翻译成精细医疗或者精细医学.近日,“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论坛认为,精准医学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大化的新型医学范式.对于精准医学的定义,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版本.
作者:刘也良;韩冬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非常好,它可以让卫生资源下沉,让患者得了病在家门口就能治好,方便群众,减轻了就医负担,也缓解了城市大医院的压力.但我认为要使分级诊疗真正落地,还需要更多的政策相配套,尤其是有利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适宜政策.各级政府在人才保障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不少措施.陕西省把医学类本科生招录权力下放到县,制度设计也做了一定调整.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的大体判断自2012年开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至今,已经3个多年头.以我调研和接触的信息来看,可把改革进展分为3类:第一类是改革主动积极、行动迅速,进展领先、成效显著.如浙江、北京、上海、安徽、福建三明等地.这类地区有以下共性:一是当地政府决心大、真重视、有责任心、有担当.改革是难,但领导真的重视了就不难,真抓实干就不难.二是看得准、有信心.认为改革一定能带来红利,对一些问题也看得准,出招既稳又准.
作者:应亚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诗经里的古语或许可作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发展的注脚.1883年,江苏省早的西医教会医院——博习医院在苏州呱呱坠地,这就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一院)的前身.长年累月手胼足胝的苦心经营,如今医院已发展为一家现代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百年博习,薪火相传.身披130年的历史荣光,苏大附一院并没有踟蹰止步,而是在锐意前行中迎来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新时期.
作者:郑海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近日召开的2015年度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文件中,有一份“全省新农合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通报”.根据通报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新农合基金“逆流”严重.根据安徽省连续4年的数据观察,新农合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和省外医院住院的比例,总体上并没有出现向省内和向下转移的现象,而是逐渐向上级医院和省外医院流动.
作者:冯立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安徽省作为全面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承担聚焦改革重点、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探索改革经验和模式的试点任务.按照序时进度推动改革,其中城市公立医院于4月1日起率先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全省100所公立医院纳入本次改革范围.其中,省属医院17所,市属和区属医院83所.对于其他行业主办的公立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医院、民营医院等,依申请参加改革,执行医保支付价和药品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不高于政府指导价,营利性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由医院自主确定;11所承担公共卫生管理的妇幼保健机构、3所疗养院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
作者:于德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上海: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2015年下半年,上海市将在各区县部分试点地区推行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面对主体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具体来说,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居民在签约后,可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如因实际情况需至组合之外就诊的,需由家庭医生或签约二级医疗机构转诊.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所有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1.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对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2.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毫无疑问,在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互相交互的时代,卫生发展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协同融合,对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大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分清争议要点医院和医生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应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因此,不管用人单位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它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均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作者:曹斌;徐青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精神卫生法》自2013年5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两年.那么两年来,这部法律的实施给精神卫生方面带来了哪些改变?“被精神病”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还面临哪些难题?下一步如何规划?“被精神病”现象基本终结4月14日,全国第一起依据《精神卫生法》起诉的案件在上海市终宣判,已在上海青春精神病康复院住了1 2年的“被精神病者”败诉.所谓“被精神病”,是指把正常人错误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一问题一直引人关注.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以“公益性”“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三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3个关键词.坚持公益性一直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对公立医院实行绩效管理等手段,可以实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目标,因此,《指导意见》强调了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性.
作者:王虎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叶舟今年48岁,1989年从南京医学院毕业后,便扎根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将青春才华献给了克拉玛依的医疗卫生事业.他在26年的漫长岁月里,从普通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从副院长成长为院长,用汗水和赤子之心奏响了青春之歌,谱写出壮丽的诗篇.诗篇美丽、灿烂的部分始于2012年4月,源于叶舟院长走马上任.
作者:赵军;王晶;梁敬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湖北省咸丰县位于武陵山区,已经属于西部地区,老百姓住的相对比较分散,因此更加需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更加需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强调公益性,强调县乡一体化,强调分级转诊,这也跟我国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索的.西部地区有它的特殊性:由于前些年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发展不好,这几年县医院有所发展,现在正处于扩张期、瓶颈期.目前,我们省90%的新农合病人能够留在县域内就诊.随着乡镇卫生院业务的萎缩,导致县域内的病人集中于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往往人满为患.县医院目前医护人员紧缺,他们处在能保持基本运转,但劳动强度特别大的状态下.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中国深化医改的“攻坚战”打响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两个问题:公立医院改革为何如此重要?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是什么?为何要改?公立医院系统是中国整个医疗体系的“主力军”:2013年,公立医院床位数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的比例是87.8%,入院人数占全国的64.1%,诊疗人次数占全国的33.6%.因此,公立医疗体系布局和运行是否合理、公立医院服务是否良好、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就医感受,而深化医改要解决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系统.
作者:刘远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是补偿新机制的建立,目前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符合县域实际的补偿机制.按照政策设计,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后,补偿渠道改为政府投入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从政府投入来看,我们县经济结构非常单一,2008年以后,受经济下行、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县内主要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导致县财政非常吃紧,今年第一季度县财政收入8000万元,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日前,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健康领域社会风险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布在全国以省级普查、市县级随机抽样方式开展的体系10年建设效果调查,共调查32个省级、139个市级、489个县级合计660家疾控中心,样本有效回收率为88.7%.中国的疾控体系始于1953年的卫生防疫体系.自2003年SARS以来,各级各地政府出台许多重大政策措施,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疾控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治理效果突出.研究表明,1950年~2010年间,我国的平均期望寿命提升了26.6岁,其中疾控的贡献达77.9%.
作者:郝模;陈政;李程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实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目标3条主要路径之一.为什么要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政府在公立医院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等重大决策以及院长聘任、资产和运行监管等方面没有完全承担起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办医职责不完全到位.公立医院的部分重大决策权由医院管理层实际掌控,且权力的使用缺乏制衡,成为公立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公益性淡化,偏离了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