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为医联体建设提供鲜活经验

郭晓薇

关键词:深圳, 联体, 建设, 鲜活, 社康中心, 试点城市, 转变, 医院改革, 医疗集团, 罗湖, 基层, 改革探索, 模式, 健康, 检查, 国家, 广东
摘要: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广东深圳以罗湖为试点,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探索.两年多来,“罗湖模式”试点逐渐破解了社康中心缺医少药、检查不方便等难题,实现发展方式由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厘清参与社会办医的边界

    社会办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目前阻力之一是缺乏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则面临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大量患者需要的困境,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管理者及医师参与社会办医也就顺理成章.但是,这些医疗机构和人员在参与时首先应厘清其权利义务边界.

    作者:解志勇;冯亦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突出枢纽地位保障儿童健康事业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前身系1939年创建于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央医院,后几经改制,1959年9月1日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市儿童医院.目前,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29个临床科室、26个门诊科室及9个医技科室.2016年全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6.5万多人次.儿童医疗服务遍及西安、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区广大儿童.全院现有职工2152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27名.

    作者:李安茂;许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联体“私人订制”魅力绽放

    医联体建设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我国关于医联体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正轨.各地医院在医联体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层出不穷.

    作者:程守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县域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健康档案成为大众熟知的词汇.健康档案是指居民身心健康状况的规范化、科学化记录,包括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时的疾病预防、非健康时的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促进等.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通过多渠道收集的动态的信息资源.

    作者:陈玉平;叶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师多点执业权利的法律视角

    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逐步放开、医疗机构公私混营的当下,公立医院医生兼职、参股、转诊病人等现象.这些并不是孤立事件,必须要给予正视.第一,公立医院医生能否投资营利性机构或从事营利性活动?我国以法律形式禁止特定身份的人从事营利性活动,出处为《公务员法》,该法第53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等”.

    作者:刘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龙江基点在健康教育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居民普遍存在“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大盐、大油、大肉、大烟、大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该省省长陆吴曾指出:“自然生存环境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以,打造健康龙江,改善健康状况,必须从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入手.

    作者:魏新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河北联动推进改革

    8月26日零时,河北省石家庄等5个设区市的82家公立医院同步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标志着河北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如此大规模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齐步走”并非易事.河北省近年来践行中央医改精神、大胆创新实践,特别是围绕制度建设精准发力,为当前医改的全面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张绍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大幕拉开

    “截至今年8月底,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覆盖9省1.5亿参合人口.全国共开通1518家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遍布31个省(区、市).2017年1月~8月,全国共实现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91.4万人次,报销105.2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5496.3元;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18235人次,结报金额1.4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7677.5元.”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该委基层卫生司监察专员聂春雷披露了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进展,同时回应了异地结算中的难点问题.

    作者:宁艳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郑州探索解决医联体建设深层次问题

    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等医联体模式已在河南省郑州市全面呈现.但郑州市在医联体发展过程中,深层问题也逐步凸显.该市积极探索,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杨力勇;李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节能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的功能日益丰富,医院能源的消耗情况也愈加复杂,如何建立与医疗事业相适应的医院能源管理体系,日益成为目前各家医院所面临的新挑战.在近日召开的201 7第三届中国医院节能管理论坛上,将节能环保纳入医院管理,使医院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同时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

    作者:连漪;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中医的一次门诊

    早上8点,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大厅.想要穿越在拎着各式袋子、形形色色前来就医的人群中快速行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该院党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好不容易才来到消化科所在的楼层.避开来回踱步的患者和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来到其中一间诊室,两张办公桌前,4名医生相向而坐.在这些白大褂中间背靠着墙的,是一位头发花白却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记者要跟随出诊的医生一一现年90岁,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会办医后劲强大

    截至2017年6月,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有44.6万余家,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5%;非公立医院有1.69万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7.7%,非公立医院数量累计增长100%.这表明,社会办医正在迅速发展.同时,社会办医仍处于明显劣势.一方面,从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数、出院人数等方面综合分析,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总量不足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总量的1/5.另一方面,非公立医疗机构以一级医院为主要组成部分,三级医院数量少,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形”.

    作者:郝德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会办医松绑之后

    随着政策逐步“松绑”,多元办医格局已经形成,社会资本办医正在迎来好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资本办医所面临的隐形壁垒尚存.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社会办医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业内各方就社会资本办医该如何抓住机遇,优化管理,迎接挑战展开了讨论.

    作者:连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商业健康保险在医改中大有可为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健康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发挥经济补偿、社会管理、给付方和健康管理等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因此,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医疗健康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宋福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改避免出现“改革洼地”

    按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有关要求,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当前,我国改革新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改革”提升到了“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医改也在逐渐走向全面改革.同时,党中央再次强调了我国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要方法经验——试点改革.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时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

    作者:陈秋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举全院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海口市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将医疗健康产业纳入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确定了“中、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战略,欲将海南省打造成“中外游客向往的养生天堂”,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院长李丽及其领导班子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履职.

    作者:郑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深圳为医联体建设提供鲜活经验

    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广东深圳以罗湖为试点,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探索.两年多来,“罗湖模式”试点逐渐破解了社康中心缺医少药、检查不方便等难题,实现发展方式由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江西用好医改考核这根“指挥棒”

    近日,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中,江西省成为全国唯一的城市和县级改革效果均进入前4位的省份,获得国家奖励资金1400万元.这得益于该省制订的医改考核方案.考核不再“一刀切”突出重点工作.围绕年度医改重点任务展开,突出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考核权重,真正实现考精、考重点,充分发挥医改考核的导向性作用.

    作者:徐雅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集中采购将是发展方向

    医用耗材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用耗材收入在医院收入中占比也越来越大.随着“两票制”“营改增”“零加成”等综合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医用耗材采购模式正在转变,呈现诸多新特点.2017年3月,全国医改大会宣布启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2017年7月,国家9部委联合印发《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落实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因此,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将是今后的重点改革任务和发展方向.

    作者:张和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信息化有无限可能

    医疗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健康中国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给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连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