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肌酸激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赵勇;谭晓如;李诺;刘振寰

关键词:脑性瘫痪, 痉挛, 血乳酸, 肌酸激酶, 儿童
摘要:目的 观察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分析其与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8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及69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治疗前两组均检测其血乳酸及CK水平,对比组间的差异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的关系.结果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均高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与gMfCS呈正相关(P<0.01),与C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CK水平高可能与肌肉痉挛有关,血乳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可作为参考检验指标.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内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结果 门诊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猜疑、悲观等心理特征.结论 门诊护士必须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还要有心理学基础和交流技巧,以达到佳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作者:周丽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对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VEGF-D mRNA的检测,探讨VEGF-D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52例食管鳞癌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D的表达情况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正常食管组织20例中VEGF-D低表达呈阴性结果,5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2例(61.5%)VEGF-D mRNA阳性表达.VEGF-D 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χ2=15.333,P<0.01;χ2= 25.646,P<0.05).结论 VEGF-D表达与食管鳞癌进展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张晖;王圣应;彭德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日本临床工学技术学习及借鉴意义

    现代科技医学发展,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促使各医院大量需要医学工程人才.本文主要以作者在日本学习临床工学技术的经历,述评日本临床工学技术发展现状及临床工学师的工作情况、医院医疗设备建设情况以及对于我国的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借鉴意义.

    作者:樊照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化脓性角膜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在角膜病灶局部碘酊烧灼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法,而治疗组28例再采用前房脓液冲洗的方法配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28例中,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28例,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结论 前房脓液冲洗法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脓液很快全部排出,缩短了疗程,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和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其胃黏膜组织学病理表现为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而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萎缩的典型标志以及胃癌的前兆.胃黏膜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胃酸分泌、抵抗H.pylori感染及热休克蛋白的启动等胃黏膜保护因子有关,热休克蛋白在抵御黏膜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权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目的 研究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的应用.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三组: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三组年龄、体质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维持:P组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S组吸入七氟醚,I组吸入异氟醚,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观察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三组病人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要优于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组和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P<0.05).结论 异氟醚+瑞芬太尼可作为快通道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且苏醒质量高.

    作者:冯嘉宝;沈宁;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仪的保养与维修

    本文探讨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仪的日常保养方法,并对常见故障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作者:袁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院智能化网络机房的研究与设计

    为确保医院中心机房的运行安全,提高工程师的管理水平,该文通过分析机房智能监控的需求及相关关键技术,实现了对机房的智能化改造,有利于网络管理人员集中、高效地对中心机房实施实时监控和管理.

    作者:严潭;林亚忠;田君鹏;胡立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生物无线传输链路的研究

    经自组织网的方式,将采集的脉搏、血压、温度等传感器信息,传输到汇聚节点,通过低功耗的无线收发模块转发到达基站,构成多跳传输链路,并提出一种转发控制算法,分析了模块的传输速率,实现比例可调的上下不对称双向传输.

    作者:唐璐;田传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TRPV离子通道家族在人精液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目的 探讨TRPV离子通道家族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定位.方法 采用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精液中生精细胞及精子,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合成并扩增目的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TRPV离子通道蛋白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TRPV离子通道蛋白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检测到TRPV1、TRPV2及TRPV5 mRNA的表达,未能检测到TRPV3、TRPV4及TRPV6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显示人精液生殖细胞中存在TRPV1、TRPV2及TRPV5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RPV1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中晚期生精细胞胞浆及精子头部.结论 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存在多种TRPV家族离子通道的表达,其中TRPV1及TRPV2 mRNA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呈相对较高表达,其主要定位于中晚期生精细胞胞浆及精子头部.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人类生精细胞及精子中TRP通道的功能及TRP通道各亚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世林;王怀鹏;蔡伟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比治疗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儿科手足口病患儿152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6~10 D后观察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有效率和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比率、血清心肌蛋白I恢复比率、咽拭子肠道病毒DNA检测转阴率等数据.结果 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毒唑治疗患儿.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上具有明显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丰强;吴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案例式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普外科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论述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临床实习医生与研究生的普外科教育,着重论述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运用原则、具体运用,加强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出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医学专业人才,使之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作者:邵子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肌酸激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 观察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分析其与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8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及69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治疗前两组均检测其血乳酸及CK水平,对比组间的差异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的关系.结果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均高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与gMfCS呈正相关(P<0.01),与C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CK水平高可能与肌肉痉挛有关,血乳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可作为参考检验指标.

    作者:赵勇;谭晓如;李诺;刘振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实行手术前后的个体化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 576例(共7 076只眼接受LASEK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心理反应以及疗效.结果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度好,加强自我护理的能力,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术后恢复,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0.6~1.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使病人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使患者术中更好地配合,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

    作者:高国先;赵玉兰;石钰;陈月敏;操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在早孕卵黄囊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早孕卵黄囊预测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早孕妇女卵黄囊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及对孕妇进行随访.结果 正常卵黄囊超声显像呈球形的囊性结构,卵黄囊大小从孕5周至孕10周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小直径3 mm,大直径不超过6 mm,随后缩小,孕12周后不再超声显示.卵黄囊大小正常与卵黄囊异常(包括未见卵黄囊显示及大小异常)在妊娠结局中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超声监测孕早期卵黄囊直径可预测妊娠结局,可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梁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仿射变换下的张量重定向及MR-DTI图像配准

    众所周知,图像配准是一项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由于数据复杂等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在扩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s,DTI)方面的应用屈指可数.根据张量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在仿射变换的前提下,本文以距离函数作为张量的相似性测度,结合张量重定向优化策略构成目标函数,采用混合优化策略,对临床使用的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对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时,充分利用了张量数据所包含的方向信息,能有效保持配准后的图像其扩散张量方向与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一致性.

    作者:李文;张燕;莫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一种基于工作站的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软件设计

    心电监护系统应用的目的是在临床监护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被监护病人的心电信号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各类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医疗系统.本文通过研究探索,完成了心电监护系统的系统架设,系统采用Windows环境下的C++软件设计,功能较强,给设计和修改带来一定的灵活性.

    作者:周翔;黄丽雅;吴宏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绞榨性肠梗阻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绞榨性肠梗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7例绞榨性肠梗阻(实验组)和17例单纯性肠梗阻(对照组)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绞榨性小肠梗阻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 绞榨性肠梗阻的CT影像改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结论 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为诊断绞榨性肠梗阻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征象.

    作者:钟世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病例对12例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并发症、治疗效果和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2例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患者中,发生眼内炎时间大于24小时,平均时间(4.75±3.28)天,所有病例一经诊断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即予抗炎、抗感染和散瞳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症处理,经数天治疗,患者眼部炎症控制出院,无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合并眶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做好相应充分适当的护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婵;谭素芬;赵玉兰;植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26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左室肥厚组的LVef显著较高,E/A、E/A显著较低;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较重.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婷;王东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