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晖;吴鹏;王瑛

关键词: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骨折,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与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例出院后在家疗养的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社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预防并发症干预)3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在 SF-36生活质量表上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是医院内护理的补充和延伸,可有效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首发和复发抑郁障碍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首发抑郁障碍和复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98例和复发抑郁障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临床路径管理组)和对照组(常规管理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管理的患者(t=3.441,P=0.001;t=2.959,P=0.004),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总有效率91.84%高于常规管理组的总有效率75.51%(χ2=4.781,P=0.029);复发抑郁障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也低于常规管理组(t=2.149,P=0.033;t=2.424,P=0.017),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总有效率88.71%高于常规管理组的总有效率74.19%(χ2=4.324,P=0.038);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首发抑郁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复发抑郁患者的住院费用(t=7.897,P<0.01),而住院天数和临床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无论对首发抑郁障碍还是复发抑郁障碍患者均可降低其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彦芳;张克让;赵晋霞;武克文;叶峰华;母跃生;田峰;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早期检查颅脑损伤,发现外伤性脑梗死予以早期干预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至8月六安市立医院收治的行早期 DWI 检查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年龄(41.09±15.7)岁,其中车祸17例,摔伤15例,坠落伤12例,殴击伤8例。住院体检:GCS 评分,3~8分5例,9~12分8例,13~15分39例。入院时常规头颅 CT 检查,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1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单纯脑挫裂伤或脑室内血肿16例,未见异常8例。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弃骨瓣减压术1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在3~72 h 行 DWI 检查,通过施加弥散敏感梯度,DWI可以反映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幅度。结果 DWI 检查发现颞叶梗死3例,颞顶叶梗死2例,颞枕叶梗死5例,脑干梗死2例。结论由于 DWI 的敏感性高,且成像时间短,大部分患者容易完成检查, DWI 可作为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序列。

    作者:朱成;王淮;杜宏宇;许少平;马林;赵文生;李志豪;王海;张敏;杨军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良、恶性肿物血管分布的声像图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物血管分布的声像图情况,寻求一种更为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阴县中医医院以乳腺肿物入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查46例确诊为恶性肿物,作为试验组;54例为良性肿物,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肿物形态,主要指标为肿物大小、边缘、血管和肿物位置的关系等,患者肿物内血管分布,主要为血管数目、血液流速以及动脉阻力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乳腺肿物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肿物边缘粗糙以及血管生长入肿瘤内部比率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血管数目明显较多,血流速度相对较快,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患者血流分布情况,实现对血管流速的动态监测,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桂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胃镜在胃癌术前 TNM 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癌肿TNM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胃癌患者161例,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超声胃镜对 T 分期和 N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1.4%和68.9%,T 分期中有30例与术后病理不符,N 分期中有50例与术后病理不符。结论超声胃镜在消化道肿瘤 T 分期和 N 分期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与影像学检查可互为补充,提高术前 TNM 分期准确性。

    作者:汪全红;束宽山;钱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经口吸再经鼻呼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经口吸再经口呼布地奈德气雾剂,护理人员对患者雾化吸入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给予正确的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吸入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12周后,治疗组哮喘完全控制38例(88.3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9例(67.44%)(P<0.01);治疗组患者大呼气流量测定值为(431.92±80) 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0.44±87)ml/min(P<0.01);治疗组鼻炎控制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1)。结论采用经口吸再经鼻呼的循环疗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合并鼻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方法的正确指导,可显著提高疗效,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静;张庆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切除术对食管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SD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3例经内镜活检确诊为 SDP 且行手术切除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5年生存率。结果33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原位癌9例(27.3%),浸润癌18例(54.5%),其中3例 Barrett 食管癌变(9.1%),3例 SDP(9.1%);总体复发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零;5年生存率为100%;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少,随访6~62月,患者复查均无瘤生存。结论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无复发及转移,生存周期长,治疗效果好,在治疗 SDP 患者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公政;梁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老年患者120例,分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情况与发生原因,并对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低钾血症发生率为17.50%,食欲与腹膜透析剂量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在分析老年患者低钾血症原因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作者:韩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简介及2014年报道计划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期刊号:ISSN1673-8799/CN11-5570/R),双月刊。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促进医学学术交流,加速医疗卫生技术成果推广,普及新理论、新方法,为临床教学科研服务。电子版收录情况: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库自2007年签署独家合作代理协议后,所有发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稿件只能在万方数据库查询到电子版,因此,本刊2014年度电子版只可在该数据库内查询。本刊2014年常设栏目为:论著、短篇论著、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及综述,根据每期稿源情况,会酌情开辟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或其他新栏目。根据组稿情况不同,每期会开辟述评或者专家论坛。本刊复刊后,根据中华医学会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要求与指示,每期会确定一个重点报道的学科领域,并向该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者邀约高质量的稿件,2014年度暂定的几个重点学科方向如下: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烧伤与创伤、口腔医学、胸外科、肿瘤等。我们热忱欢迎相关学科领域的作者向我刊投递高质量优秀稿件,投稿时请在邮件标题注明“重点号征稿”字样,我们收到后会优先安排审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与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例出院后在家疗养的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社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预防并发症干预)3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在 SF-36生活质量表上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是医院内护理的补充和延伸,可有效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晖;吴鹏;王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同时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诊断标准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B 组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 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B 组患者治疗前较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P<0.05)。结论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口服强的松10 mg 治疗3个月,对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孙法凤;罗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对碱性磷酸酶异常甲亢患者的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对甲亢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合并ALP异常的甲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66例,予甲巯咪唑治疗;综合治疗组60例,在甲巯咪唑治疗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及生化、血液学指标。结果(1)ALP升高的甲亢患者血清ALP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呈显著负相关(P<0.01);(2)与治疗前相比,综合治疗组FT3、FT4、TSH以及ALP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单一治疗组同期数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抗甲亢治疗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用药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ALP水平,控制骨转换速率,还能够提高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地恢复甲状腺机能。

    作者:朱志刚;郭向阳;熊秋香;葛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滑车神经鞘瘤的研究进展

    滑车神经鞘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一般需经术中肿瘤与滑车神经的解剖关系证实。其特征性症状是复视、偏瘫、小脑共济失调。MRI 检查示边界清楚的肿块,肿瘤周围几乎无水肿,注射造影剂后信号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根据肿瘤的起源、生长方向、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滑车神经鞘瘤的手段,根据解剖特点和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从而提高肿瘤的全切率。立体放射外科是治疗非前庭蜗神经鞘瘤的有效和微创方法,滑车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作者:樊雁峰;汪剑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镜下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超声(EUS)发现的34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s),根据其大小、层次分别进行内镜下结扎切除术(ELR)治疗7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1例,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6例。结果34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 SMTs 均成功挖除,4例 ESE 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止血夹成功夹闭。其中 ESE 及 EFR术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其中胃底16例,胃体16例,胃窦2例。病变大直径0.7~4.3 cm,平均大直径1.5㎝。全组未出现 ESE 术后出血,随访2~30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内镜下切除治疗小的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ESE 及 EFR可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所有内镜下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

    作者:王志华;黄留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方案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水肿消退情况以及患者的尿量,同时监测患者24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主要凝血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明显消退(P<0.05),24h 尿蛋白和 Scr 明显降低, ALB 明显增多(P<0.05),主要凝血指标除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性水肿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有效降低尿蛋白含量、提高 ALB,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调节血液流变学,促进组织间液回流,具有极好的利尿消肿效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超;邓文彬;蒋壮志;何耀武;赵光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潮州医院收治的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104例),B 组为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59例),C 组为2型糖尿病伴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22例)。对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尿微量白蛋白(MA)、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重度颈动脉狭窄以及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总胆固醇(TC)、CIMT、MA、CRP、HbA1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重度颈动脉狭窄及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伴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危险因素不太一致,应根据各自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控。

    作者:卓贤进;林丹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6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3年10月高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产妇169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且无任何妊娠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169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对论文中统计学处理的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通常血脂异常、内皮损伤、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因素均作用于冠心病的各个阶段。近年来,运用现代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手段,采用已知的西药成分或客观评价指标作为对照,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传统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笔者主要就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姚天明;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早期不同热量联合营养支持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热量联合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 COPD机械通气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非蛋白热量15~20 kal·kg-1·d-1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30 kal·kg-1·d-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 d 动脉血气、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成功脱概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 d 后, PaO2、PaCO2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两组患者 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功脱概率为70%,对照组患者成功脱概率为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率为95%,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存活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热量联合营养支持在 COPD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