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梅征
目的 探讨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患者采用囊腔内注射氯丙嗪治疗,注射剂量一般0.1~0.3 ml.结果 总治愈率达90%.结论 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可靠,治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关锡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作者:张瑞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常规内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败后加用国产奥曲肽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每12 h 1次、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洗胃和口服凝血酶,24 h无效,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 μg/h微泵维持,出血控制24 h后停用.结果 92例中82例在应用奥曲肽72 h内止血,有效止血率达89%,无效10例,不良反应少.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便宜,值得基层医院临床选用.
作者:寇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在临床上关系十分密切,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怀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结果 本组41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恢复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法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8例,D级10例,E级14例.术后CT复查椎管内无后移骨折块,容积扩大明显.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到0°~8°,平均4°,未见后凸加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使骨折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战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前后BNP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分为PCI治疗组68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8 h、治疗4周脑利钠肽素变化.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治疗前P>0.05,治疗18 h与治疗4周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BNP均显著升高,充分说明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有这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做为临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常规检查.经PCI治疗后,BNP值下降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P<0.05有显著差异性.说明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早期应用PC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冠脉循环,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凋亡剂金纳多(EGb761)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RCS大鼠出生后腹腔内注射EGb761,从感光细胞开始凋亡时观察EGb761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Gb761的作用机制.结果 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EGb761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EGb761是通过抑制FasL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对视网膜变性有保护作用.结论 EGB761能抑制感光细胞早期神经元的凋亡,可作为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何俊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急诊综合病区心血管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组各10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结果 2组完全遵医率、不完全遵医率及完全不遵医率分别比较,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不稳定斑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VHP积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血流循环,且安全性好.
作者:尤群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 ①病例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紊乱.
作者:温盛霖;程敏锋;王厚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85例,对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根据皮损的不同性质选定不同能量的光束进行照射,视情况重复治疗1~5次.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85例中,有效245例,有效率为85.9%,治愈153例,治愈率为53.7%,出现色素性改变52例(18.2%),均在数月至半年后恢复,遗留浅表性瘢痕10例(3.51%),增生性瘢痕2例(0.7%).结论 长脉冲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及危险因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再发脑卒中/TIA,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再发脑卒中/TIA,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脑卒中/TIA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韩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为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30只和实验组(依达拉奉组)30只,后再根据时间将两组其分为1、6、12 h组,后将其制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脑组织NO、NOS及SOD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同时对部分大鼠脑切片进行坏死程度统计,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1及6 h时实验组NO低于对照组,P<0.05,6 hNO降至低,但12 h时回升;1及6 h时实验组SOD高于对照组,但12 h时低于对照组,P<0.05;1及6 h时实验组NOS低于对照组,P<0.05;但12 h时两组差异不大,P>0.05.两组大鼠脑坏死程度比较,P<0.05.结论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依达拉奉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杨春海;代全德;路文革;张会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总结了52例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沟通及治疗前、中、后护理及饮食护理.鼻内窥镜具有视野清晰,可在狭小的鼻腔内准确、安全的找到出血点,并在内镜下引导下行双极电凝止血,避免了鼻腔填塞的痛苦.
作者:刘小梅;杨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膀胱结石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65 min.术后留置尿管1~2 d,无膀胱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通道大,生理盐水冲洗循环好,视野清楚,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膀胱损伤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民;牟华;魏永进;张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探讨TGF-β1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6例单纯骨折患者、32例单纯脑外伤患者,分别于伤后1、3、7、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TGF-β1含量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对照.结果 骨折合并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明显低于单纯骨折组及单纯脑外伤组(P<0.05);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纯骨折组与单纯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GF-β1可能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TGF-β1的降低可能是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机制之一.
作者:周远辉;唐向阳;吴定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按年龄、症状、体征相似原则分别置于三个不同治疗组.第一组给予基础治疗即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静脉输入5~7 d后口服2~3个疗程.第二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空压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5~7 d.第三组给予第二组治疗的同时雾化吸入特布他林3~5 d.观察三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随访1个月,记录出院后咳嗽持续时间及病情反复情况.结果 在咳嗽好转、喘息消失时间、干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后咳嗽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湿哕音消失、出院1个月内再次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更好地改善咳喘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但能否远期控制病情反复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郝爱珍;张翠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及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患者(观察组)及妊娠时无子宫肌瘤60例患者(对照组)作为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孕期并发症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妊娠的结局,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安全、可行.
作者:梁秋霞;李志敏;李超;鞠小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不仅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而且受患者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避免义齿过早再修复.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年龄23~34岁,体质量60~80 kg,身高152~170 cm,ASA Ⅰ~Ⅱ级,无腰-硬联麻醉禁忌证,排除子痫、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R组,使用0.75%罗哌卡因2 ml+芬太尼1 ml;B组,使用0.75%左旋布比卡因2 ml+芬太尼1 ml.
作者:张彩霞;张祖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