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脑梗死致肢体障碍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及一对一管理方式对社区的30例脑梗死肢体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指导、用药指导,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不良情绪,掌握了肢体康复的正确饮食及功能训练方式复发.结果:患者的偏瘫,嘴眼歪斜,语言障碍,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等后遗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健康管理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健康管理可以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能更好促进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陈霞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探讨TBI后脑白质和灰质的变化情况.方法:10只Wistar大鼠进行TBI模型制备,分别在损伤前(D0)、损伤后第1天(D1)、第3天(D3)和第7天(D7)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结果:大鼠TBI后白质从第1天开始,而灰质从第3天开始DTI参数有变化.在白质中,胼胝体压和胼胝体干从损伤后第1天开始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值显著下降、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显著上升,而损伤同侧外囊从损伤后第3天开始有变化.在灰质中,损伤同侧海马在损伤后第7天FA值和AD值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了TBI导致了白质完整性的丧失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TBI后白质和灰质的DTI参数均有变化,说明DTI参数可以用于评估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的神经修复以及TBI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静;赵璨;饶家声;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红花岗区2016~201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7217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包括病原学、病情、病例分布区域、分布年龄等.结果:红花岗区2016~2018年手足口病例共7217例,实验室确诊198例,确诊病例在病原学分布上,其他肠道病毒比例高于EV71型、CoxA16型病毒(P<0.05);在病情分布上,重症手足口57例(0.79%),普通手足口7160例(99.21%),死亡病例为0;在病例区域分布上,长征街道办事处(13.98%)、忠庄街道办事处13.98%(13.04%)及忠庄街道办事处(11.39%)为主要分布区域,比例高于其他区域(P<0.05);在发病年龄分布上,0~3岁比例83.37%,4~岁比例为15.37%,10~岁比例为1.01%,25岁及以上比例为0.25%,0~3岁年龄段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红花岗区2016~2018年手足口病以普通型为主,长征、忠庄及新蒲街道办事处为发病集中区域,而0~3岁年龄段小儿为发病集中群体.
作者:张义云;阮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本地三甲医院在2016年11月份到2017年11月份收治6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符合p<0.05的意义.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粟屏艳;罗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较对照组(81.36%)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VEF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由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加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社区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接诊的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健康教育.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降压效果.结果:增加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组在患者高血压降压效果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是当前社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疾病,在社区居民群体中具有常见性,采取高血压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降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构音障碍在脑卒中发病率极高,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言语康复,本文就此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何荷;龙威力;黄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1例:奥美拉唑治疗)与B组(31例: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B组患者治疗72h后空腹胃液PH值明显高于A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均低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治疗.
作者:韩树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选53例,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接受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取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gA、lgG、lgM等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lgA、lgG、lgM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9.67、8.53、8.39,P=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采取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航;张宏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心脑血管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用药监护策略.方法:选取200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实行心脑血管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在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有100例发生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用药监护策略.在2017年9月实行用药监护策略.结果:根据研究发现,患者使用心脑血管药物导致出现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因素以及患者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关系.在实施用药监护策略后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小于实施前,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使用心脑血管药物的患者中使用用药监护策略,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报告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勤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柴胡温胆汤治疗的价值.方法:以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所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柴胡温胆汤治疗,分析2组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高;实验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柴胡温胆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SDS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所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SDS、BPR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SAS、SDS、BP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精神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孙雪莉;刘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40例,以人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面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倩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针对于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主要的焦虑影响.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医院接收的心外科手术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使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观察组为39例,对照组也为39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方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33.23±4.51)分,明显的优于对照组(45.56±4.52)分,两组资料具有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2.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6.92%,两组资料具有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焦虑心理,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作者:胡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价值.方法:我院100例2017.1至2018.1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左氧氟沙星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左氧氟沙星组疾病疗效、胃溃疡痊愈时间、幽门螺旋杆菌诊断转阴时间、相关的炎性因子指标、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左氧氟沙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好.
作者:叶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抚触对其初筛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05月-2018年08月,本院接收的听力筛查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实验组:抚触护理+常规筛查,对照组:常规筛查,对比两组初筛通过率、筛查时间、筛查状态.结果:初筛通过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筛查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筛查状态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抚触对其初筛效果的影响显著,实施后既可提高初筛通过率,又可缩短筛查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县市级医院作为承担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基地,如何才能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是我们基层医院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查房作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重点,但县市级综合医院过去都是以医疗为主,之前没有规范做过教学工作,许多带教老师不熟悉教学查房流程或思想意识没有转变过来,现在要从一名医生转变为一名兼职教师,做好临床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作者:吴克海;王忠安;郑丽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将针对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技术检查,探究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有24例(63.1%)患者预后良好;小脑出血患者中有4例(66.6%)患者预后良好.其余三种出血位置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50%;52例患者未破入脑室,42例(80.7%)患者预后良好;36例患者破入脑室,6例(16.6%)患者预后良好;34例患者出血量不足30ml,28例(82.3%)患者预后良好;54例患者出血量超过30ml,9例(16.6%)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使用CT影像学技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病情检查准确率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得到尽快治疗.
作者:赵猛;孙琳;陈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20例帕金森疾病患者作为Ⅰ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群作为Ⅱ组,均采取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技术,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壳核及苍白球指标比较没有差异(P>0.05);Ⅰ组受检者丘脑、尾状核头、黑质指标均低于Ⅱ组受检者(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可重复、安全性高的特点,其黑质、尾壮核头部、丘脑FA可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赵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样本255份,根据检测时间的先后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标本微生物检验工作作为对照组,将加强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质控效果.结果:观察组水样合格率68.99%(89/129),对照组水样合格率34.13%(43/126),观察组标本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值=6.991,P<0.05.对照组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取样操作不规范26例,标本污染24例,送检不及时18例,条码错误15例,观察组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取样操作不规范23例,标本污染12例,送检不及时5例.结论:针对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检验工作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结果的精准性,对保证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