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阵发性或一过性心脏早搏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难以查出,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费时且费用较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发现,让患者主动咳嗽可诱发早搏,现将观察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春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应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者胃内酸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影响.方法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经急诊胃镜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的住院患者156例.急诊胃镜检查见溃疡面有裸露血管出血者于胃镜检查时立即于内镜下行钛夹止血,所有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静脉应用,治疗3~5 d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给予酸化14C-UBT.阳性者予以埃索美拉唑、阿莫两林和克拉霉素口服治疗1周后,改用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阴性者即予以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两组均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UBT.结果 15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急性出血的初治住院患者,PPI抑酸治疗35~d后,予酸化14C-UBT,结果Hp阳性123例(123/156;78.8%).其中近2周内应用过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40.0%,而未曾应用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92.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1个月后对所有原33例Hp阴性者复查14C-UBT发现,近2周内未应用抗生素者,复查时9例中仅1例阳性(11.1%),而曾应用抗生素24例中16例转为阳性(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应用左氧氟沙星,可明显影响酸化14C-UBT的结果.结论 近期内应用过抗生素者既使行胃内酸化14C-UBT仍不能消除其影响,仍有较高的假阴性率.且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胃内酸化14C-UBT有着不同的影响.
作者:吴炎;高燕;赵娅敏;林木贤;康文全;张厚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2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和波姆光进行规范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97/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8%(6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0,P<0.001.其中33例经微波久治不愈的糜烂患者行延华治疗后收到同样的疗效.7例宫颈糜烂合并ASCUS患者经延华治疗3个疗程,复查TCT均恢复为良性反应性改变.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经延华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高,无痛苦,依从性好,不易复发等,因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西英;杨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定容(VCV)和定压(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年龄18~68岁需行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12例.全身麻醉诱导插双腔管后,侧卧位行双肺定容通气(TLV-VCV)后I组先单肺定容通气(OLV.VCV)30 min后行单肺定压通气(OLV.PCV),II组单肺通气的顺序与Ⅰ组相反,即先定压通气(OLV-PCV)30 min再定容通气(OLV-VCV).双肺定容通气后,每种单肺通气后30 min测定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潮气量(VT)、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抽动血测血氧分压、氧饱和度(PaO2、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患者TLV-VCV,OLV-VCV与OLV-PCV期间的HR、MAP、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VCV和OLV-PCV的Ppeak和Pmean较TLV-VCV高(P<0.05或P<0.01),而OLV-VCV又比OLV-PCV高(P<0.05或P<0.01);OLV-PCV的PaO2较OLV-VCV高(P<0.01),三种通气的VT、SaO2、PETC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肺定压通气效果优于单肺定容通气.
作者:阳世光;袁爱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利用种植技术修复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方法.方法 选取21例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病例,利用正畸的方法尽可能的开大间隙,必要时进行邻牙片切.将测量的数据还原,进行实际操作,术后各项数据和Anthoyr系统金标准对比.结果 种植体近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3826,P>0.05种植体远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5465,P>0.05.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理想位置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平分间隙的方法町以较精确的确定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可以避免牙槽间隙的吸收和龈乳头的退缩.从而使窄问隙上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趋干完美.
作者:梁立山;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退行性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更容易在季节多变、气候寒冷的冬春时节发生肺炎.老年性肺炎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起病较隐蔽和缓慢,但病情发展较快.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有效的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肽α1(迈普新)治疗老年性肺炎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群;周萍;尹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水平.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诊老年心跳骤停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复苏成功7例,死亡43例,存活率11%.结论 ①CPR开始时间是复苏成功为重要的环节;②立即建立人工循环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起来是CPR成功的重要措施;③加强院前急救,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隋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22例,女10例,中数年龄33.5岁),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 mg/d,用药天数为7~93 d,中数25 d.结果 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3.1%,真菌清除率为5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寒战、发热9.4%,低血钾12.5%,肝功能损害为15.0%,肾功能损害为18.8%.结论 两性霉索B因其抗菌普较广,且疗效好,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限制其使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该药仍是一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袁颖;周芹;郑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卡介菌多糖注射液治疗;两个疗程后记录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36%和98.85%,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26%和81.9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应用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经随访,复发率低.
作者: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加中药排石在胆总管大结石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碎石取石成功16例(89%),碎石取石失败2例.结论 EML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范围,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长期带机患者排痰护理新方法.方法 将气管内痰液充分湿化后,待痰液涌动至气管套管与呼吸机接头处,将呼吸机接头与套管分离,并向一侧错开,轻抬3~5 mm,利用呼吸机吹出的气体在套管内壁遇阻而折返的部分气流将套管内痰液吹出至套管外,从而将痰液排出.结果 经过2 000次的尝试,成功1 800次,成功率90%,失败200次,占10%.结论 这种方法是笔者在工作中反复摸索而总结出来的,是切实可行的,可明显减少负压吸痰的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机会性感染,建议尝试使用.
作者:吴顺琴;周艳萍;张丹青;李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眼睑全层缺失称为眼睑缺损.缺损可大可小,小者状如切迹,大者可波及整个眼睑.眼睑缺损后,因失去对眼球的保护,可引起角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故而必须进行修复.笔者采用全层贯通缝合法,对14例因不同原因导致的眼睑缺损患者进行修复,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朝永;陈基黎;马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型肥胖直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及腹腔镜手术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测量术前腰围、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腹型肥胖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腔镜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型肥胖直肠癌患者术后易发生代谢紊乱,腹腔镜手术能够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李炳辉;张彩坤;齐湘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QCT骨密度测量系统对55例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进行准确骨密度测量.结果 随访7~9个月,平均8.3个月发现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显示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对照组或文献报道的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的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半年后没有导致腰椎QCT骨密度减低,对骨密度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做长期骨密度测量才能确定.
作者:王大立;王辉;陆冬舰;赵林;张念非;李子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与疗效分析.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结果 随访11~18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Sanders创伤性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本组优36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复位效果好,有利于骨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焦尔康;刘恩东;刘贵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甲状腺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血管神经丰富,与气管紧密相邻,术中易损伤神经及相邻器官而出现并发症.所以多数患者对该手术有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手术前缺乏良好的宣教和体位训练;术中头、颈过伸体位、术后疼痛、未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使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和配合程度均未达到佳状态,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而加重患病的痛苦.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剖宫产手术(CSEA)的日益增多,如何选择一种既安全又能迅速产生良好效果的麻醉方法成为麻醉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本院自2006年初丌始对剖宫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舷麻醉,腰麻液的配方采用重比重液,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产妇呼吸循环的影响有时过大,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等等.随着认识的提高,开始采用等比重腰麻液.布比卡因为传统用药,闪其心脏毒性较大,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顾虑,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本文目的在于对两种药的临床应用做一比较.
作者:郏治平;张元洲;谢玉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时血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3)和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cTnI)异常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CHF患者6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各2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清T3及eTnI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T3水平明湿低于对照组(P<0.01),而CHF患者血cTn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心力衰竭越重,降低或增高越明显.不同程度CHF患者,组问差异性显著(P<0.05).CHF纠正后,血T3明显回升,而cTnI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CHF患者血T3和cTnI变化与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CHF时,T3和cTnI呈负相关.
作者:薛红;何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发生在2 h内为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注射1:10 000 肾上腺素联合微波凝固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38例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A(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B(微波凝固)、C(肾上腺素注射联合微波凝固)3组,每组46例,对其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C组首次止血率较A组及B组均高,再出血发生率及需外科手术率比A组及B组均低(P<0.05);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内镜肾上腺素注射及微波凝固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国永;梁爱霞;邱桂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