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英;田翻合
目的:研究心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一科一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接受一科一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对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7%,高于对照组的80.1%;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一科一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迅速控制症状,减少相关不良事件,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恶性肿瘤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是化疗,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当中,大多数药物都会导致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这种化疗治疗所带来的脱发会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心理创伤和情感障碍,并因此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质量.对于如何预防患者在化疗治疗中的脱发情况,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满意的药物,临床上对预防化疗脱发的有效方法是头皮冷却法,但是头皮冷却法对于治疗化疗脱发的疗效却比较难以预测,影响疗效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头皮冷却疗法的护理,为了更好的改善和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对头皮冷却疗法在癌症患者化疗脱发预防护理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作者:陈秀芳;侯红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明确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的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将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对Hcy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作者:韩清云;李静;刘静;穆敏;陆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我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通过原因分析,从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结果/结论:丰富了健康教育资料和健康教育形式,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科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及耐心,网络健康教育也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李玥美;张玉萍;牟翠兰;周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9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结果:92例患者均需要再次进行剖腹手术,术中可见输入袢出现不同程度扩张,61例行Roux-en-Y吻合术,其余31例行Braun吻合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盆腔脓肿,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输入袢综合征与手术操作具有较大关系,需要改进手术方式降低该疾病发生率,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白贺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后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数字表随机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共计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结合患儿家属医院选择2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剩余的30例均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特征、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退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在住院时间上,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退热时间以及降低治疗并发症上效果非常显著,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围绕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生存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保乳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期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也都明显缩短(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实施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患者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组建多学科健康宣教团队,对Ⅲ期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全程授权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焦虑抑郁水平.方法:选取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授权健康教育,实验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水平、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授权健康教育,可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对维护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荣玲;龚伯雄;赵静;刘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执行法莫替丁治疗的组别列为对照组,执行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组别列为试验组,各组7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症状消退时间,试验组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运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郑小燕;郭伦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急诊留观病房作为医院的临床一线科室,具有急诊病人集中、疾病复杂、病情变化快、周转快 、突发事件多见、抢救频繁的特点,因此也就具有了护理风险高、纠纷频繁、护理隐患多等特性.由于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变化需要采取的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护理工作存在许多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急诊留观病房中的常见护理风险,提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现将分析总结内容汇报如下:
作者:贾碧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到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观察和分析这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94例患者组成研究样本群体,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普通护理流程的患者命名为普通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优质护理干预组.各组组内人数47人.将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依据对此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经过焦虑、抑郁量表的评估分数均较之普通护理组有所下降,且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有所提升,两方面指标评分的组件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见融入优质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应将此护理方式重点推荐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流程中.
作者:祝良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近些年,伴随着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逐步深化,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目的的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方向.国内外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呈现出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趋势.在众多学科教育中,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应用,并呈现出良好的综合教育效果,因此也被逐渐应用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本文从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众多形成性评价应用教育的实例,并探讨了其在医学教育中作用与实践方式,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韩新美;范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为47.8%,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患儿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来说,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缩短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顾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6年10月之间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均为4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均出现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32,11.731,8.658,14.223,15.715,19.227,9.514,P<0.05),氧化应激指标均出现升高,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72,10.807,P<0.05).结论: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与肝纤维化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林岳;谢耀康;羊江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对社区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护理工作打破了传统的只能在医院和一些专门的医疗场所进行护理的局面,社区护理是深入到社会以及家庭等地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护理工作.虽然社区护理教育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当学生真正开始深入工作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作者:葛高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胃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综合护理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在该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7.5%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均高于对照组80%和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肝癌介入术后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Ⅱ级、Ⅲ级患者例数明显数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舒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结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背景和临床应用现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各个领域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局限性,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谭金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妇产科的危重症患者中院前急救和转诊对抢救成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在我急救中心医治的危重症患者(13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67例.本次乙组是常规处理,而甲组是院前急救和转诊,总结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高于乙组患者(94.03%),差异显著(x2=4.123,P=0.042).甲组患者的满意度高(98.51%)于乙组患者(88.89%),差异显著(x2=5.202,P=0.023).结论:在妇产科的危重症患者中,院前急救和转诊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满意度.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关节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与观察组(n=46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运动疗法、中药熏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价值高.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