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毓财;曹丽珍;杨琳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检测人院24 h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并同时对观察组中血尿酸正常(非高尿酸组)和异常(高尿酸组)的病例间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生率、病死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作者:陈玉芳;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癌的诊断及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1993~2003年收治的4例诊断为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4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术中误诊3例,其中2例伴输卵管慢性炎症,1例伴卵巢滤泡囊肿.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大多依赖术后病理,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率和术中识别能力,关键是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作者:王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以及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41例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的检测.将没有上述4项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单项感染分成各组分项统计早产、胎膜早破、足月小样儿、胎窘、羊水过少的发生情况.结果 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支原体(+)8.17%,念珠菌11.91%, BV19.98%,未检出衣原体感染.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胎窘、足月小样儿、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结论 故应开展孕前教育和孕前检查、及时治疗,减少孕期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许薇;汤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 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作者:薛冰;丁东新;姜瑾;沈琪;严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人类的精子数量平均每年以2%的速度在下降[1].
作者:程可佳;刘强;黎杰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直肠前突患者行经阴道后壁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后临床效果作评估和分析.并对远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痊愈41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平均治愈时间19d.结论 经阴道入路手术治疗直肠前突术式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无后遗症及并发症,近远期疗效好.
作者:宋滨东;张秀卿;丁印勇;宋新颜;任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湖区,蛇咬伤病例时有发生.2002~2005年收治白眉蝮蛇咬伤388例,现就实验诊断结果加以分析,以求有利于该种蝮蛇咬伤患者的抢救工作.
作者:喻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检查在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病人114例,并以术前经阴道B超及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结果 不规则阴道出血病人114例,术前阴道B超发现异常68例,敏感性59.65%.宫腔镜检查异常102例,敏感性89.47%.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目前检查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敏感方法之一.
作者:张琳;蒋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化疗后24 h给予rhIL-11/d 50μg/d皮下注射,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 血小板升至》100×109/L所需时间:Ⅱ度25例(3.5±1.9)d,Ⅲ度11例(6.8±1.6)d,Ⅳ度1例16 d.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水肿、关节肌肉疼痛、心律失常及发热.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rh1-11)有提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超前镇痛由crile提出,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但应用到临床后其效果时有争议,其中疼痛机制复杂,超前镇痛的作用机理不十分明确,概念模糊,试验设计有许多缺陷,方法局限等是主要原因.现对以上内容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超前镇痛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郭士文;陈文进;张继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控制骨转移癌引起骨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伴有骨痛的32例骨转移病人,静脉推注89SrCl2,剂量为4 mCi/人.结果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78%(25/32),无效率12.5%(4/32).结论 89Sr治疗能明显缓解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利结;朱建平;范成美;江健敏;洪敏申;刘立群;陈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血清酶AST、LDH、α-HRDH、CK、CK-MB及cTnI检测,观察血清酶改变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并对CK-MB和cTnI作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 HIE组血清酶活性及cTn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中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cTnI阳性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酶的检测可作为判断HIE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cTnI在判断心肌损伤方面比CK-MB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李小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KAUSCH首次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以来已近100年,是治疗脑积水的基本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力,缩小扩张的脑室.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较多并发症,如:引流管阻塞、腹水、感染等,其中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发生率一般在5%~12%[1],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常导致手术失败,有时出现颅内感染危及病人的生命.
作者:李晟玮;张星;高卫国;吴建宏;陆继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演变的回顾,以了解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的科学价值.方法 回顾文献.结果 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二便功能及性功能正常,无并发症.结论 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家族性息肉病(FPC)的理想之外科术式.
作者:周家镇;杜果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ECG)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罪犯血管,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部分加做右胸导联)中ST段改变作为判别标准.结果 该61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者分别为51例及10例.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Ⅲ↑≥Ⅱ↑,V4R↑≥0.05 mv,aVL↓≥0.1 mv及V3-4↓,在RCA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阻塞组,识别RCA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0%、96%、69%及80%、100%、90%、70%;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aVR↓≥0.1 mv,I↑,V1-2↓,V5-6↑,在LCX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阻塞组,其识别LCX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60%、90%、70%及94%、98%、94%、100%.结论 上述心电图ST段改变指标有助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罪犯血管为RCA抑或LCX的初步判别.
作者: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EA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确诊的恶性肿瘤236例,其中胃癌48例,结肠癌51例,直肠癌58例,乳腺癌45例,肺癌34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lSA法进行CEA定量检测.结果 各癌症组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肿瘤手术后的CEA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CEA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可以为多种肿瘤提供诊断依据.术后定期监测CEA水平,对于了解病情发展、疗效观察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秀珍;王巍东;王妍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Ⅲ度肩锁关节损伤用1枚可吸收螺钉固定锁骨、喙突,同时用可吸收线修复喙锁、肩锁韧带.结果 本组15例,术后平均随访12.5月,根据Herscovci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早期为韧带修复提供足够时间的稳定环境,随着螺钉强度的逐渐丢失,韧带承载不断增加的生理应力,直至完全恢复正常强度.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可免除二次手术,优良率高,是一种可行的符合肩部解剖生理状态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卫;周莉莉;任秀芝;朱文中;薛彦祥;高长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老年人脑梗死的关系,探讨早期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必要性.方法 将近5年住院的60岁以上的34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同期入院的6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非冠心病的304例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血糖、血压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组高尿酸血症阳性为33.43%,对照组为11.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将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多因素与高尿酸血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老年人脑梗死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0.6846,P=0.0014,OR=1.983).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减少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刘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妇科广泛应用.尤其是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以其手术简单、安全、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等优点[1],受到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刘凤迎;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腰背部浅筋膜炎进行定义并探讨其低场MRI表现.方法 选腰腿痛病史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使用0.35T低场MR机,采用SE T1 wI、FSE T2 wI及STIR序列行腰部扫描.结果 54例患者腰背部浅筋膜层中均可见到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ST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影.结论 MR诊断腰背部浅筋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庞军;王春杰;戴世鹏;戴景儒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