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文;陈文进;张继岐
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其中结合小粗隆拉力螺钉或钢丝固定的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经腹腔途径施行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6例,均为单侧病变,左侧4例,右侧2例,体检时发现5例,腰部酸胀不适感1例,囊肿直径2.5~4.5 cm,平均3.53 cm,肾上腺区B超、CT示肾上腺囊性肿物,增强CT示肿物未见强化.结果 6例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26~40 ra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10~30 ml,平均20 ml.术后1 d下地活动,无1例继发出血,1例腰部酸胀不适感消失,6例行B超检查,1例行CT检查显示囊肿无复发.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上腺囊肿微创治疗的佳手术方法,适合普遍开展.
作者:姚云龙;姜云横;刘凤岐;李华兵;孟祥龙;刘文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以及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41例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的检测.将没有上述4项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单项感染分成各组分项统计早产、胎膜早破、足月小样儿、胎窘、羊水过少的发生情况.结果 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支原体(+)8.17%,念珠菌11.91%, BV19.98%,未检出衣原体感染.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胎窘、足月小样儿、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结论 故应开展孕前教育和孕前检查、及时治疗,减少孕期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许薇;汤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的住院7 d以上的7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1周后进行健康教育达标率的比较和1年后疗效评价.结果 在健康教育达标率、发作次数、住院次数、缺课天数、PEF值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哮喘患儿的教育管理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善用;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人类的精子数量平均每年以2%的速度在下降[1].
作者:程可佳;刘强;黎杰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 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作者:薛冰;丁东新;姜瑾;沈琪;严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病例对照方法: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并以阴道彩色多普勒B超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期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的排卵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妊娠率为59%,较对照组27%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的成熟卵泡发育个数为2.68±0.97,较对照组2.17±1.12显著增多(P<0.05).治疗组A型内膜比例为84.1%,平均内膜厚度为9.77±1.35,对照组A型内膜比例为54.5%,平均内膜厚度为8.61±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不排卵型不孕症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卵泡发育个数以及改善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张敏;张勤华;张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很难作出诊断,常被误诊为急腹症,甚至进行手术探查.
作者:刘建文;黄建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检测人院24 h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并同时对观察组中血尿酸正常(非高尿酸组)和异常(高尿酸组)的病例间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生率、病死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作者:陈玉芳;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演变的回顾,以了解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的科学价值.方法 回顾文献.结果 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二便功能及性功能正常,无并发症.结论 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家族性息肉病(FPC)的理想之外科术式.
作者:周家镇;杜果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控制骨转移癌引起骨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伴有骨痛的32例骨转移病人,静脉推注89SrCl2,剂量为4 mCi/人.结果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78%(25/32),无效率12.5%(4/32).结论 89Sr治疗能明显缓解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利结;朱建平;范成美;江健敏;洪敏申;刘立群;陈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期引产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同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结果 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无生殖器裂伤.结论 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湖区,蛇咬伤病例时有发生.2002~2005年收治白眉蝮蛇咬伤388例,现就实验诊断结果加以分析,以求有利于该种蝮蛇咬伤患者的抢救工作.
作者:喻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EA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确诊的恶性肿瘤236例,其中胃癌48例,结肠癌51例,直肠癌58例,乳腺癌45例,肺癌34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lSA法进行CEA定量检测.结果 各癌症组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肿瘤手术后的CEA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CEA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可以为多种肿瘤提供诊断依据.术后定期监测CEA水平,对于了解病情发展、疗效观察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秀珍;王巍东;王妍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演变.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60岁以上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观察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管腔内径变化,血栓形态、大小、范围、管腔阻塞程度以及管腔内血流变化.结果 本研究中95%的老年DVT患者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的血栓易患因素.左下肢38例(64%),右下肢10例(17%),双下肢11例(19%);急性期血栓35例(59%),亚急性期血栓17例(29%),慢性期血栓7例(12%).不同时期血栓有其声像图特征,与血栓形成的病理机理一致.结论 老年患者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增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增高;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无创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动态观察不同时期血栓的特征及演变过程.
作者:丁康;曹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的病因、预防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诊断明确,治愈10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 对存在血栓相关性疾病高危因素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当及早预防,及早诊断、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马佩炯;李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前对缺血性心脏病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如何促进缺血部位的新生血管形成,以改善局部的血供情况.促进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又包括二个方面,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和血管生成(vascularization).
作者:蔡雪黎;张怀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围绝经期高血压治疗中调节sNS功能紊乱和激素替代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34例.结果 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予以调节SNS功能紊乱和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问,减量或停用降压药物,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雨田;杨秀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超前镇痛由crile提出,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但应用到临床后其效果时有争议,其中疼痛机制复杂,超前镇痛的作用机理不十分明确,概念模糊,试验设计有许多缺陷,方法局限等是主要原因.现对以上内容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超前镇痛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郭士文;陈文进;张继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血清酶AST、LDH、α-HRDH、CK、CK-MB及cTnI检测,观察血清酶改变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并对CK-MB和cTnI作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 HIE组血清酶活性及cTn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中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cTnI阳性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酶的检测可作为判断HIE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cTnI在判断心肌损伤方面比CK-MB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李小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