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
目的 观察正常健康儿童各年龄组血浆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建立儿童正常参考值,为氨基酸代谢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RT-HPLC)柱前衍生法对246例5岁以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检测.结果 新生儿组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与1个月以上年龄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龄后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趋于稳定(P>0.05);大部分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15年前国内资料比较半数左右血浆氨基酸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浆氨基酸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与性别可能无关.
作者:姚梦霖;陈耀勇;刘丽;赵小媛;程静;李秀珍;周伟;石国光;曾其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ECG)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罪犯血管,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部分加做右胸导联)中ST段改变作为判别标准.结果 该61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者分别为51例及10例.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Ⅲ↑≥Ⅱ↑,V4R↑≥0.05 mv,aVL↓≥0.1 mv及V3-4↓,在RCA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阻塞组,识别RCA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0%、96%、69%及80%、100%、90%、70%;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aVR↓≥0.1 mv,I↑,V1-2↓,V5-6↑,在LCX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阻塞组,其识别LCX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60%、90%、70%及94%、98%、94%、100%.结论 上述心电图ST段改变指标有助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罪犯血管为RCA抑或LCX的初步判别.
作者: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的住院7 d以上的7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1周后进行健康教育达标率的比较和1年后疗效评价.结果 在健康教育达标率、发作次数、住院次数、缺课天数、PEF值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哮喘患儿的教育管理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善用;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我院应用瘤段离体辐照灭活再植治疗恶性骨肿瘤21例的临床资料,认为对于部位较特殊,难以瘤段切除并假体置换,患者有强烈保肢的愿望,可应用此法进行治疗,具有以下优点:杀死癌细胞彻底;保留患肢的运动、感觉功能,降低病残率;治疗费用低,降低患者经济和社会负担;避免了关节置换后的各种并发症;有效预防患者的各种精神障碍,重新树立了治疗的信心.
作者:海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妇科广泛应用.尤其是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以其手术简单、安全、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等优点[1],受到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刘凤迎;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围绝经期高血压治疗中调节sNS功能紊乱和激素替代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34例.结果 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予以调节SNS功能紊乱和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问,减量或停用降压药物,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雨田;杨秀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EA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确诊的恶性肿瘤236例,其中胃癌48例,结肠癌51例,直肠癌58例,乳腺癌45例,肺癌34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lSA法进行CEA定量检测.结果 各癌症组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肿瘤手术后的CEA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CEA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可以为多种肿瘤提供诊断依据.术后定期监测CEA水平,对于了解病情发展、疗效观察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秀珍;王巍东;王妍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超声特征、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病例,对1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的临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早期妊娠患者均有停经后的无痛性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及血β-HCG升高的临床表现.剖宫产至发病时间短0.5年,长为12年,平均(6.9±3.5)年.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明显膨大,并可见孕囊或混合性团块附着于该处,孕囊与膀胱壁间的子宫肌层菲薄.其中12例经结晶天花粉宫颈注射、口服米非司酮或肌内注射氨甲喋呤等治疗,血β-HCG降至正常.2例经药物治疗后在超声监视下行清官术,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2例因阴道大出血而行全子宫切除.另1例因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行全子宫切除.结论 子官下段瘢痕子宫妊娠应常规行超声检查,对于子官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傅建庭;蒋庆春;王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病例对照方法: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并以阴道彩色多普勒B超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期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的排卵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妊娠率为59%,较对照组27%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的成熟卵泡发育个数为2.68±0.97,较对照组2.17±1.12显著增多(P<0.05).治疗组A型内膜比例为84.1%,平均内膜厚度为9.77±1.35,对照组A型内膜比例为54.5%,平均内膜厚度为8.61±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增膜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不排卵型不孕症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卵泡发育个数以及改善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张敏;张勤华;张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的病因、预防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诊断明确,治愈10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 对存在血栓相关性疾病高危因素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当及早预防,及早诊断、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马佩炯;李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期引产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同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结果 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无生殖器裂伤.结论 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与小儿胃十二指肠黏膜疾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 胃镜下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及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病理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53例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多种H.pylori毒素抗体.结果 胃炎患儿I型H.pylori菌株为14例(2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I型H.pylori菌株为43例(74%),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gA抗体阳性者黏膜中重度炎性反应58例(92%),CagA抗体阳性者黏膜轻度炎性反应21例(35%),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为Ⅰ型和Ⅱ型毒力菌株,CagA抗体阳性能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较重的炎性反应.
作者:赵青;贺润花;张镁硒;李一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化疗后24 h给予rhIL-11/d 50μg/d皮下注射,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 血小板升至》100×109/L所需时间:Ⅱ度25例(3.5±1.9)d,Ⅲ度11例(6.8±1.6)d,Ⅳ度1例16 d.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水肿、关节肌肉疼痛、心律失常及发热.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rh1-11)有提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超前镇痛由crile提出,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但应用到临床后其效果时有争议,其中疼痛机制复杂,超前镇痛的作用机理不十分明确,概念模糊,试验设计有许多缺陷,方法局限等是主要原因.现对以上内容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超前镇痛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郭士文;陈文进;张继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其中结合小粗隆拉力螺钉或钢丝固定的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前牙冠折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因其影响美观与功能,患者迫切要求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保存残根行桩核冠修复.2004~2006年,我们应用纤维桩核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298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世敏;潘士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经腹腔途径施行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6例,均为单侧病变,左侧4例,右侧2例,体检时发现5例,腰部酸胀不适感1例,囊肿直径2.5~4.5 cm,平均3.53 cm,肾上腺区B超、CT示肾上腺囊性肿物,增强CT示肿物未见强化.结果 6例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26~40 ra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10~30 ml,平均20 ml.术后1 d下地活动,无1例继发出血,1例腰部酸胀不适感消失,6例行B超检查,1例行CT检查显示囊肿无复发.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上腺囊肿微创治疗的佳手术方法,适合普遍开展.
作者:姚云龙;姜云横;刘凤岐;李华兵;孟祥龙;刘文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频电刀刺激下的牙髓组织的改变及相关电流接触时间.方法 局麻下对正畸需要减数拔除牙的釉牙骨质界进行高频电刀刺激,拔牙后经一系列处理观察牙髓的组织学变化及相关的电流接触时间.结果 正常强度1 s以下的刺激对牙髓基本上不造成影响,超过1 s牙髓则会受到损伤.结论 正确操作高频电刀,不会对牙髓造成损害.
作者:陈梅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老年人脑梗死的关系,探讨早期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必要性.方法 将近5年住院的60岁以上的34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同期入院的6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非冠心病的304例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血糖、血压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组高尿酸血症阳性为33.43%,对照组为11.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将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多因素与高尿酸血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老年人脑梗死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0.6846,P=0.0014,OR=1.983).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减少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刘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以及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41例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的检测.将没有上述4项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单项感染分成各组分项统计早产、胎膜早破、足月小样儿、胎窘、羊水过少的发生情况.结果 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支原体(+)8.17%,念珠菌11.91%, BV19.98%,未检出衣原体感染.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胎窘、足月小样儿、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结论 故应开展孕前教育和孕前检查、及时治疗,减少孕期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许薇;汤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