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萍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应用于尿液检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180例尿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比这两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接受检查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和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105例甲状腺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减少了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治自拟补肾固精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全部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自拟补肾固精方治疗。经过30d的治疗,检查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31/38)、55.26%(21/38),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自拟补肾固精方对降低早期DN的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良好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卫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背景:许多流行病学、临床实验报告显示血清尿酸浓度和各种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特别是高血压之间有密切联系。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这种关系是因果还是巧合。总结:本文讨论了血尿酸浓度和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的关系。为此,本综述提供一些几者之间关系的见解和建议。关键信息: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增加是巧合,高尿酸可作为肾脏动力学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血清尿酸浓度与心血管及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此外,应考虑到某些药物影响血尿酸浓度而导致的病理生理性紊乱。
作者:方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手术作为一项微创妇科手术,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术中由于灌流介质和膨宫压力的作用可以导致水中毒这一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危及患者生命。针对水中毒的发生原因,通过控制宫腔压力,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灌流液的吸收等护理措施,预防水中毒的发生。
作者:方兆芸;袁伟;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粗守形,上守神”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于“守神”一词,历代医家多有阐释,本文以“神”字的含义为出发点,对“守神”进行辨析,探讨针刺守神的深层意义。
作者:童秀冰;李斌;廖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采用图片和宣传册的形式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卫生宣教以及有针对性的讲解。结果:并对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积极配合碎石治疗。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对泌尿系结石形成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作者:吴云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中络面瘫丸中防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中络面瘫丸主要药物防风中升麻素苷,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结果: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可用于中络面瘫丸防风中升麻素苷的定性定量控制。
作者:王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护理。方法:对100例颈椎间盘前路手术患者准确用药,精心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C臂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优良率:术后次日92%、术后1个月85%、术后3个月90%、术后6个月96%。结论:对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手术患者的术前精心护理,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3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结果: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后发现,对于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护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结论:由于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暴露的危险中,因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减少供应室护理人员危害的发生,以确保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
作者:孙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借助随机抽选的方式,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临床护理方式将7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并发症发生率为5.1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7.17%,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突出,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萍;赵会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中药质量控制可分为两方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制备级液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纯化分离中。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后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王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于临床检验工作来说,检验质量的合理控制能积极促进临床疗效的增强。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因此,需要对检验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主要在分析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提升的合理对策,从而能够积极保证临床医学生化检验的质量,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生化检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尿液潜血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受的650份尿液标本,分别才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尿液潜血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尿液样本阳性检查结果来看,尿液分析仪法为200例(30.77%),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为180例(27.69%),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尿液分析仪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法的结果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5.56%与6.38%、15.00%和2.13%。结论:对尿液潜血进行检验时,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将两种检验方法结合应用,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王鑫荣;郭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有30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27例是经桡动脉穿刺,在桡动脉穿刺置管前均采用改良的Al en’s试验来检查掌部血管弓吻合情况。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监测,在动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管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动态的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指导治疗,但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操作,有很多并发症,而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丽娟;祁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拳参(Polygonum Bistora L)是常用的中药之一。药用拳参系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拳参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镇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口腔炎、咽喉炎、肝炎、肠炎、痢疾、痈肿、痔疮肿痛、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脓血、毒蛇咬伤、湿热泄泻等病症[1-3]。近年来对拳参及拳参提取物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拳参及拳参提取物主要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本课题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拳参,本文对其心脑血管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黄子倩;曾靖;黄起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把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的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神经内科中的一些基础护理,研究组的55例脑卒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这样的护理进行4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高达92.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1%;在在生活自理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舒适与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水仙;毛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8%;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1.4%;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1.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周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急诊实习是护理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很多实习护生在急诊科动手机会较少,因此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在急诊科尤为重要。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急诊临床带教效果。笔者从情景模拟教学的优点及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详叙。
作者:周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症中的常见病,脑卒中后因为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导致抑郁,另外由于沟通障碍,肢体功能恢复过程长、速度慢,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加大,而抑郁情绪反之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阻碍病人的有效康复,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献[1]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40%~50%,已成为脑卒中较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对其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影响,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