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宏
目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的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抗生素、祛痰剂以及体位引流等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的观察和配合、术后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再次发生肺不张,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童全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MI)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杜景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对收治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本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11例,气管切开者6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者7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及精心的监护与护理,本组17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例,植物人l例,死亡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急救措施落实,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效果。
作者:李程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指导以后护理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接触器械采样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表面接触及器械采样消毒检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的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继发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学习采用。
作者:周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诊断阴道细菌的过程中,应用3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妇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了的阴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检验方法,并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予以三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细菌培养法(71.75%)与革兰染色法(31.7%)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PCR检验法(83.3%)与革兰染色法(31.7%)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且PCR检验法(83.3%)与细菌培养法(71.75%)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阴道细菌的过程中,应用3种检验方法均可诊断,但是,PCR检验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其准确率略胜一筹,且操作简捷,价格低廉,应广泛推广。
作者: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是指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较晚,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才能找到解决我国社区护理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对社区护理的现状以及已有的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郑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发生在年轻的战士和竞技体育运动员,本文探讨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制、治疗和预防。根据《根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指导部队科学施训,进行医学监督,避免盲目训练,注重劳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
作者:王济翰;李彬;郭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整体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5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治疗与护理,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在实验组中施行整体护理办法,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收集治疗反馈信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接受常规护理的27名患者中,治疗有效率达65.3%,护理好评率为43.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0%,护理好评率为88.4%。结论:慢阻肺整体护理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我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不良发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PG、餐后2hPG、 HbA1c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易接受,值得在基层社区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转变护理理念,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强化护理效果考核机制,完善各方面护理指导,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且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明显的上升,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结论:在基层医院全面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同时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重要的心身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1]。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用药依从性高低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光眼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用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决定青光眼治疗的效果[2]。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科对住院的47例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例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痊愈11例,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氨溴特罗口服液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支气管患儿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效率,此外在患儿治疗改善时间上,实验组治疗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支气管患儿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不仅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使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87例患者中治愈患者84例,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达96.5%。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顾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松梅;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总用效率。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曹学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齐拉西酮组(给于齐拉西酮治疗),并以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PAN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及 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水平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4, P<0.05)治疗后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于晓婕;孙国平;高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在老年人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来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眩晕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例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受试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观察椎动脉走形、内径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椎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2.25±0.41mm vs 3.34±0.38mm),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37.28±11.45cm/s vs 56.83±18.14cm/s)。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1.69%vs 4.71%)。观察组颈椎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2.16%vs 11.37%)。结论: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是一种无创的评价椎基底动脉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以为老年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鞠晓华;徐新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4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郭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以及操作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争取了抢救时间,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钟赛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