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探讨

吴晓华

关键词:西药药剂, 合理应用及管理, 处方
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方法,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西药药剂处方中选取200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处方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予西药药剂针对性的管理,经管理考核后,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相等数量的西药药剂处方,对比管理考核前后西药药剂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西药药剂不合理应用主要有药物滥用、给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管理措施为加强药品、人员管理,严格工作制度;管理考核前的合理用药率为66.0%,低于管理考核后的合理用药率91.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368,P<0.05).结论:合理的应用及管理西药药剂,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效率,促进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

    抗凝治疗是心血管领域药物治疗中极为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因其疗效显著和院外使用方便[1],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做好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郁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全面配合与护理,观察、记录患者行无痛内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结论: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检查安全性.

    作者:邓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BNP对ACS患者治疗指导价值及预后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指导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本院心脏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接受介入治疗的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血浆BNP的含量,分别分为小于1000pg/ml组,1000~2000pg/ml组和大于2000pg/ml组.每组按照随机数的方法抽取患者35例,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一周内所出现的心血管事件.结果:1000~2000pg/ml组各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小于1000pg/ml组(P<0.05),而大于2000pg/ml组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2例,急性心力衰竭7例,心源性休克5例,心源性猝死4例,均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随着血浆BNP水平的升高,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

    作者:金盼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77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登记健康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筛选高脂血症患者,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7.9%,50-60岁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高(P<0.05),各型高脂血症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50-60岁、体质指数≥25kg/m2、饮酒、吸烟是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恽景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相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66例.给予治疗组患者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尼群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冠心病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快速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体征,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蔺刘亚;马会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是从牛胰腺中提取的生物制剂,辅料为甘露醇,具有抗原性,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肿瘤作用,临床上适用于肝癌、胃癌、胰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也适用于免疫机能低下引起的其它疾病[1].有关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道很少,近期我科1例病人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后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春梅;牛秀峰;赵艳;吕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探讨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血容量下降、透析液因素、药物因素、进食过多/过快、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等等因素,实验组患者对低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实施针对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6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注射,观察组应用改良方法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9.23%,重度出血率是8.33%;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17.69%,重度出血率是26.09%,观察组局部出血率与重度出血率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用改良注射方法相比于常规注射方法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局部出血率更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春;杜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为研究组,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胆管损伤、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9.76%、14.63%;对照组分别为4.88%、9.7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分别为4.88%、7.32%;对照组分别为2.44%、2.44%,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能充分发挥腹腔镜、内镜及液电的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许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宝石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图像的影响分析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进一步提高冠脉图像质量,我和同学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三级甲等医院亲临调查研究与分析,消除或减弱各种干扰因素后行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得到的图像效果.方法:248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常规冠脉检查与286例接受消除干扰各种因素的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的两组患者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结果:常规冠脉检查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84.27%,消除干扰各种因素的冠脉检查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90.90%,相比Ⅰ级图像图像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项目以中学生为视角,研究科学合理的降低各个影响因素对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杨昊璇;张婉泽;谷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6年4月以来收取的5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区别护理的要求将之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常规组给与常规组助产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其护理方式为常规组助产法结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常规组在产程时间、出血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等几方面的表现都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出血情况,助产质量明显提高,对产妇和幼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妇的幸福感.

    作者:包兴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152例小儿肺炎患儿,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与一般常规治疗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p<0 05),且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中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04月-2016年0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研究组(44例,予以细节护理),参照组(43例,予以普通护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4例:患者满意度97.73%(43/44),参照组43例:患者满意度79.07%(34/43)(P< 0.05);两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护理操作等指标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时,建议选择细节护理,可改善患者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史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轻,手术效果好,更具有无疤痕的美容效果.

    作者:杨永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后身体情况的改变,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大大降低,相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亚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切除术联合疗法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42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切除术联合疗法.选取42 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0.95%),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手术疗法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49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的患者49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轻(P均<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莫翠葵;吕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价值评析

    目的:探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00例产妇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100例产妇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1 0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访视,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我照顾知识掌握情况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我照顾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产后访视,能显著增加产妇对自我照顾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忻晓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二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患者服用每晚睡前服用米非司酮,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的内分泌6项功能、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服药后3个月后PRL、E2、P明显降低,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8、6.349、8.233,P<0.05),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小,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1、9.023,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例、8例,2例,有效率为94.4%其中1例患者出现皮疹.36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以发挥止血、闭经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加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