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0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董菲菲

关键词:医学期刊, 肛肠, 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医杂志, 治疗便秘, 出口梗阻性便秘, 中医药, 黑龙江, 习惯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 老年性便秘, 护理学杂志, 阳虚便秘, 西沙必利, 四川, 术后便秘, 牵牛子粉, 临床荟萃, 疗效观察, 分型治疗
摘要:bianmi  便秘  叶剑萍等.高渗通便剂保留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0,15(9):561.  黄彬.温肾缩尿法治疗老年肾阳虚便秘66例.四川中医,2000,18(9):31.  戚建明.牵牛子粉治疗顽固性便秘.四川中医,2000,18(9):12.  贺新玉.出口梗阻性便秘辨治体会.浙江中医杂志,2000,35(9):373.  包广勤等.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便秘173例.黑龙江中医药,2000,(5):22.  邓泽潭.便秘病验案3则.中医杂志,2000,41(10:625.  张月玲.菟丝子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医杂志,2000,41(10):585.  丁宁.西沙必利治疗青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0,15(19):883.  张正荣.辨证治疗痔瘘术后便秘210例小结.黑龙江中医药,2000,(5):29.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普瑞博思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普瑞博思(Prepulsud)是一种新型全胃肠道促动力药,近两年用于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60岁,病程>1年.排便间隔≥24h,大便干结.排除结肠、舡门病变及药物所致便秘. 用药方法: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Prepulsud片,10mg,每日2次,分早晚服.逐渐减少或停止使用其它促泻剂.疗效标准:停用其它促泻剂,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无痛苦者为有效;用药2周仍不能停用促泻剂者为无效.结果:30例中1周内有效13例,1~2周有效11例,总有效率90%,3例无效者年龄均>75岁,病程>10年.但停药后有2/3的病例恢复原状.

    作者:贺道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68例

    自拟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0~7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药物组成及用法:肉苁蓉24 g,首乌18 g,枳实15 g,生地15 g,白芍18 g,黄芪15 g,当归15 g,蜂蜜10 g.上药共置砂罐内煎20min,取汁150ml,连续煎3次,3次药液混合再煎浓缩至300ml.一般便秘每晚睡前服100ml,顽固性便秘服150ml,服用时加热.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生冷食物,宜多活动,每晨宜定时排便.习惯性便秘一般需2~3个疗程,每疗程7天.

    作者:杜仲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黄芪麻仁汤为主治疗子宫直肠综合征100例

    子宫严重后倾、妇科慢性炎症所致直肠一系列不适症状,称为子宫直肠综合征,我科以黄芪麻仁汤为主治疗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经产妇92例,未产妇8例;年龄23~74岁;病程3个月至15年.经直肠指诊、B超、肠镜及排粪造影检查,子宫严重后倾100例,子宫慢性炎症46例,直肠慢性炎症74例,直肠粘膜脱垂42例,严重混合痔39例.65%以上的病人同时具有2种以上症状.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g,枳实、川朴、杏仁、香附各15g,麻仁、白芍各10g,大黄3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作者:白玉臣;黄瑞珍;王长来;李鸿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国肛肠病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国肛肠病学》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消痔液直肠粘膜注射过敏致死1例

    患者女,72岁.因直肠粘膜内脱垂,门诊行直肠粘膜点状注射.取2%利多卡因5ml 2支,丁氏消痔液10ml 1支,两药混合,药液注射至10ml时,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青紫,随即心跳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紧急抢救,心跳,呼吸15min后相继恢复,30h后死亡.讨论:患者3个月前因直肠粘膜内脱垂曾行套扎法,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时发生过呼吸困难,吸氧后好转,完成手术.利多卡因虽无需作过敏试验,但临床上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经常发生,所以应严格掌握用量、浓度、注射速度,特别对年老体弱、儿童、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同时消痔灵或消痔液行注射术时应慎加其他稀释液.

    作者:袁冠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00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bianmi  便秘  叶剑萍等.高渗通便剂保留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0,15(9):561.  黄彬.温肾缩尿法治疗老年肾阳虚便秘66例.四川中医,2000,18(9):31.  戚建明.牵牛子粉治疗顽固性便秘.四川中医,2000,18(9):12.  贺新玉.出口梗阻性便秘辨治体会.浙江中医杂志,2000,35(9):373.  包广勤等.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便秘173例.黑龙江中医药,2000,(5):22.  邓泽潭.便秘病验案3则.中医杂志,2000,41(10:625.  张月玲.菟丝子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医杂志,2000,41(10):585.  丁宁.西沙必利治疗青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0,15(19):883.  张正荣.辨证治疗痔瘘术后便秘210例小结.黑龙江中医药,2000,(5):29.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旋转术治疗直肠脱垂4例

    我们用直肠旋转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病史1~28个月.脱垂直肠可自行还纳者3例,1例需手法还纳.肛门括约肌松弛4例,均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脱垂长度4~7cm.术前行骶尾部侧位摄片4例,未发现异常.行钡灌肠检查4例,均有乙状结肠冗长.术前2例曾行注射疗法,1个月后复发.治疗方法及疗效:手术为直肠旋转90°,乙状结肠折叠,盆底抬高术.术中见乙状结肠冗长4例,膀胱直肠陷窝低于正常4例.术后并发排便困难1例.随访4例,随访时间2~3.5年,无1例复发.

    作者:张在东;范亚川;曾升明;景杰;崔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因便秘致阴道流血1例

    患者女,38岁.因便秘10年余,努责时流血10天余入院.局部检查:肛边结缔组织增生,齿线处3,5,7,9,11点粘膜隆起,肛管前侧0.2cm×0.3cm溃疡面,子宫后倾后屈,突向肠腔,致肠腔狭窄.诊为便秘(子宫后倾后屈综合征)、混合痔、肛管炎,拟择期手术治疗.术前患者诉便时鲜血似从阴道内流出.嘱其在院内排便,便毕即行检查.见:鲜血从阴道流出至肛门边,肛内无出血.妇科检查:阴道口见两淡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基底溃疡,渗血;阴道上段至宫颈口未见出血;子宫稍后倾,未扪及其它.B超检查:子宫增大.透环:位置形态大致正常.既往无出血史,近期未同房,亦未服用抗凝药及其它药物,经产史无特殊.诊为阴道下段后壁溃疡,肉芽增生.

    作者:罗光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改良直肠内闭式修补治疗直肠前突的研究

    对Block直肠内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术式进行改良:(1)将连续锁边缝合改为间断垂直褥式缝合;(2)缝合处及周围注射消痔灵液;(3)肛门前正中切开.采用改良术式共治疗直肠前突53例,近期治愈率81.1%,好转率18.9%,近期总有效率为100%.远期治愈率76.6%,好转率21.3%,复发率2.1%,远期总有效率为97.9%,效果优于经直肠或经阴道切开修补术.

    作者:庄在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贴脐加艾灸治疗小儿脱肛

    为了提高小儿脱肛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中药敷脐(神阙穴)配合艾灸百会穴、长强穴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8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12岁;病程1个月至2年.Ⅰ度直肠脱垂21例,Ⅱ度直肠脱垂7例.其中便秘9例,慢性腹泻10例.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 g,升麻10 g,柴胡10 g,枳壳10 g,五倍子10 g,金樱子10 g,诃子10 g,蝉衣10 g.将上药研为极细末收瓶备用.取药粉10 g加米醋适量调成饼状,置患儿脐窝(神阙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

    作者:周长海;李中文;于广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五倍子散治疗小儿脱肛36例

    采用复方五倍子散治疗小儿脱肛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小儿,年龄1岁6个月至6岁;病史1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为直肠粘膜脱出,其中Ⅰ度20例,Ⅱ度12例,Ⅲ度4例.药物配制及用法:五倍子、木贼、蛇床子、赤石脂、明矾各等份,分别研极细末,分装瓶内备用.Ⅰ度直肠脱垂用明矾0.5g,其余药物各0.8g;Ⅱ度用五倍子粉1.2g,明矾0.6g,木贼、蛇床子、赤石脂各1g,冰片适量;Ⅲ度用五倍子1.5g,明矾0.8g,木贼、蛇床子、赤石脂各1.2g,冰片适量.患儿取蹲位,使直肠粘膜脱出,用清水或淡盐水将其洗净,取无菌纱布,根据脱肛的程度,将已配制好的复方五倍子散均匀地撤在纱布上,药面的面积大于脱出物直径的1/2.将纱布置于脱出物的底部,轻轻向上推,直至把脱出物送入肛内,药物随之进入,让患儿站立.

    作者:高梅霞;刘海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结肠动力学变化

    为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CIC)患者结肠运动功能变化,应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对59例老年CIC患者及36例对照者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结果显示:(1)CIC组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其中老年CIC患者全结肠通过时间正常者32例,有16例(50%)存在局部结肠通过时间延长;(2)老年CIC患者中排便次数≤3次/周者与排便次数>3次/周者之间全结肠通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长期服用泻药的老年CIC患者其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明显延长(P<0.05);(4)直乙部位通过时间明显延长的老年CIC患者其运输指数(TI)明显高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者(P<0.05).结果提示:(1)老年CIC患者存在结肠动力学异常,其中长期服用泻药者结肠动力学异常更严重;(2)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可以较好地反映结肠运动功能变化.

    作者:高利利;吴本俨;邵勇;李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注射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88例

    笔者对老年人直肠脱垂,采用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肛门环形紧缩术治疗,经88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59~78岁;病程4~18年.直肠脱垂2.8~8.8cm,自行还纳21例,手托还纳67例.合并气管炎28例,便秘24例,慢性肠炎18例,直肠壶腹明显膨大12例,前列腺肥大12例,直肠息肉3例.经单纯环缩术治疗26例,注射治疗38例,未曾治疗的24例.本组直肠脱垂患者脱出物均呈淡红色,触之较厚,有弹性,脱出物长的呈圆锥形,表面有环状粘膜皱襞,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

    作者:邵仁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益脾补肾理肺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采用益脾补肾理肺法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6例,直肠镜检查排除直肠器质性病变.男48例,女38例;年龄65~84岁;病程1~8年.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32例服用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导泻,18例直肠粘膜松弛.对照组:28例,15例服用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导泻,10例直肠粘膜松弛.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益脾补肾理肺法,方药为黄芪、白术、当归、肉苁蓉、锁阳、紫菀、桔梗、苏子、枳壳.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每日2次,水煎服或粉碎制成丸剂服用,20天为1疗程.对照组用通便灵胶囊(南昌博大制药有限公司制)每次服5粒,日服1次,20天为1疗程.

    作者:邓泽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便秘40例

    采用直肠粘膜吸扎术、粘膜下注射硬化剂加补中益气汤治疗40例顽固性使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4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5~46年.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及肛门阻塞感、下坠感,排便时间延长.直肠指诊触及粘膜松软,有触痛,并能触及锐利边缘.直肠镜下见直肠粘膜松弛,有粪便滞留直肠.治疗方法及疗效:(1)直肠粘膜吸扎、粘膜基底部注射消痔灵.适用于直肠前壁粘膜内脱垂及轻度全周粘膜内脱垂.术前清洁灌肠,病人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在肛门镜下,齿线上方粘膜脱垂处以1:1消痔灵液(消痔灵与生理盐水)点状直肠粘膜注射,勿进针过深,每点注药量3ml为宜,总量不超过30ml.(2)直肠粘膜下注射硬化剂.

    作者:曹树怀;杨玉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假性肛门失禁13例诊治体会

    通过对13例假性肛门失禁原因及诊治结果分析,提高了对便秘引起反常性腹泻的认识,减少了误诊、误治.临床资料:本组13例,其中儿童5例,成人8例;患病时间9天至4年不等.儿童发病无明显诱因,成人患者则多因肛门直肠手术所致.所有患者肛门不自觉地流出大便或粪水,自觉肛门无约束作用或大便次数多,量极少,肛门矢气频繁,肛周潮湿并有糜烂、破损,大便污染内裤.治疗方法:直肠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好,直肠内有大量干结大便,确定系假性肛门失禁.用温热生理盐水加液体石蜡灌肠,同时服缓泻剂;如肠道内粪石嵌塞者在局麻下将其取出,然后灌肠,服缓泻剂直至大便通畅为止.清洗肛周,中药坐浴,换药.补液、抗炎、支持疗法,同时继续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唐学贵;杨勇军;李敏;李兴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肛门修补直肠前壁治疗直肠前突

    为探讨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1997~1999年我们采用经肛门申联折叠法直肠前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均为女性;年龄30~60岁;病史5~20年.生育1~4胎,均经阴道自然分娩.排便困难20例(100%),排便时间15~45min,腹胀15例(75%),需辅助排便(口服泻剂、灌肠等方式)20例(100%),会阴部压迫坠胀感19例(95%).合并混合痔8例(40%),直肠粘膜松弛、脱垂6例(30%),直肠指诊远端凹陷20例(100%).排粪造影:轻度前突6~15mm,中度16~30mm,重度>30mm,<6mm为正常.本组病例全部为中、重度患者.

    作者:杨珍宝;董顺芳;冯建平;陈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加针刺耳穴压豆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80例

    采用中药内服加针刺耳穴压豆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19例;年龄均60岁以上,大年龄92岁;病程1~5年87例,6~10年72例,10年以上21例.所有病例均作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治疗方法:自拟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方,药用肉苁蓉、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何首乌各15 g,熟地30 g,枳壳10 g,甘草3 g.针刺穴取大肠俞、足三里、孔、天枢、上巨虚、肾俞、脾俞,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便秘.期间指导患者摄入一定量的纤维素,每日饮水不少于2 000ml,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蹲厕时间不超过5min,疗程均为3个月.

    作者:葛宗淦;杨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排粪造影诊断盆底内疝178例分析

    盆底内疝分为:乙状结肠疝、小肠疝、乙状结肠和小肠混合型疝,为女性多见病.共同表现为乙状结肠或小肠通过子宫直肠凹或膀胱直肠凹疝入盆腔,压迫直肠前壁或肛管上缘,造成出口梗阻,而静态时或提肛时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位置.目前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内疝的可靠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同时也能发现其他的异常征象.

    作者:潘世友;吕朋华;张奕;程大文;段胜;曹长贵;丁义江;王业皇;叶辉;樊志敏;余苏萍;刘智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