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燕
为观察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肛门病术后水肿的疗效,肛门病术后312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以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另两组以PP液和温水熏洗.治疗组总有效率95.2%,PP液组总有效率73.5%,温水组总有效率69.2%,治疗组与PP液组和温水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温水组与PP液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药外洗方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晨;夏峰;朱菊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直肠前突是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隔和阴道后壁向前突入阴道的一种疾病,该病占排便困难的30%~60%.我们选用滋阴通便中药治疗,疗效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巩树研;石临红;管立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讨P16基因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抗P16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10例正常大肠粘膜、66例绒毛状或管状腺瘤(其中伴轻度异型增生28例,伴中度异型增生21例,伴重度异型增生17例)及89例大肠癌组织进行了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大肠粘膜全部表达P1 6蛋白,随着大肠粘膜病变的进展,P16蛋白的阳性率逐渐下降.P1 6蛋白在伴有轻、中、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1%,76.2%和52.9%,大肠癌的阳性率为47.2%.伴轻度异型增生腺瘤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伴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组(P<0.05)及大肠癌组(P<0.01);伴中度异型增生腺瘤组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大肠癌组(P<0.05);高分化大肠癌组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Dukes分期中的A期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C期组和D期组(P<0.05).结果提示:大肠粘膜的癌变过程与P16表达缺失密切相关,P16蛋白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米建强;沈铭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bianmi便秘胡献国.怎样选择外治法治疗便秘.中医杂志,2002,43(12):947.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121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1例中,恶性肿瘤81例,良性肿瘤40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大便性状改变、黄疸等.121例均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十二指肠13例,空肠62例,回肠46例,术前诊断符合率61.9%(75/121).恶性肿瘤81例,根治切除率为44.4%(36/81),其中71例获随访,已死亡38例,平均存活(36±18)个月,B超、CT、全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低,病人膝胸位腹部查体发现可移动性腹部包块是发现小肠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结果表明,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早期诊断极其困难,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永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内镜室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使用OlympusCF-140型电子结肠镜对1 128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检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龚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对252例肛裂患者分别采用中药熏洗痔疮膏外敷法、维生素E注射肛管按摩法、潜行侧切手指扩肛法治疗,疗效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5年来笔者用剥扎术治疗痔1 000例,对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应用高频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辅助手术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培霖;唐武;樊福珍;陈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肛门坠胀5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33例;年龄19~68岁;病程1周至3年.伴前阴坠胀、小便频数21例,伴排便时间延长7例,伴腹痛12例,伴大便干硬15例,伴焦虑9例.
作者:陈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结扎治疗混合痔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巨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针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肛门坠胀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28例;年龄31~75岁;病程5天至0.5年.
作者:许建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立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肛门失禁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江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自拟润肠通便汤治疗便秘40例,并与服用通便灵胶囊的对照组40例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7~60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1~65岁;病程1个月至12年.均排除肛门狭窄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便秘.
作者:雍玉玺;热西提;董兴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采用中药苁蓉通便汤和六磨汤加减配合西沙必利口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40例,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讨myc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yc基因的表达.大肠癌组织myc基因阳性扩增率为53.6%(15/18),并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发生部位、体积大小、肿瘤中心坏死、病人年龄及性别关系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myc基因过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范伟;周峰;卢丽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9年以来,我们将自拟止痛促愈膏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换药210例,并与九华膏换药的120例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金庭;孙英;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经肛门前方切开直肠前壁闭式缝合术治疗直肠前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元廷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