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21例

孙雯霞

关键词:改良式外剥内扎术, 痔, 临床应用
摘要:为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治疗方法,针对混合痔的各种不同情况,用多种切口配合保留皮肤桥和粘膜桥、植皮、扩肛等综合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521例,临床疗效满意,治愈率达100%,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后壁多重修补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单纯直肠前突

    为观察经阴道后壁多重修补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单纯直肠前突的效果,对31例单纯直肠前突病人行经阴道后壁多重修补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观察其对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31例患者的便秘症状均得到缓解,无切口感染、直肠瘘及肛门失禁.随访2~12个月,未见复发者.复查直肠排粪造影显示前突得到明显纠正或完全消失.结果表明,经阴道后壁多重修补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直肠前突疗效可靠.

    作者:刘勇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

    经肠镜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采用不同方法均顺利止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7~64岁.大肠单发息肉3例,多发息肉2例,息肉大小0.8~3.5cm.全部病例均在术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女性为非月经期.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观察1~3min无出血后退镜,术后进流质饮食1~3d,常规应用止血敏2d,口服云南白药、氟哌酸7d.出血发生时间为息肉切除术后36h至7d,其中36h 1例,48h 1例,60h 1例,3d 1例,7d 1例.止血方法:除继续用云南白药外,4例中量出血,给予肌肉注射立止血1 000U2次,其中2例用生理盐水100ml加凝血酶1KU灌肠1次止血,1例少量出血,用2%的普鲁卡因合剂100ml加云南白药3g灌肠2次出血停止.

    作者:荆巧玲;周力;朱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肛垫微循环及循环障碍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痔病因有肛垫下移学说及循环障碍学说.循环障碍首先出现,因循环障碍导致Treitz肌变性,继而发生肛垫下移出现痔脱垂.因而研究肛垫微循环及其调节机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东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改良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21例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治疗方法,针对混合痔的各种不同情况,用多种切口配合保留皮肤桥和粘膜桥、植皮、扩肛等综合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521例,临床疗效满意,治愈率达100%,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孙雯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丙泊酚与芬太尼配伍用于肠镜检查术106例

    我院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术中,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配伍进行镇静镇痛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6例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34~66岁;体重38~74kg.肠镜检查指征:腹痛56例,腹泻35例,排便习惯改变40例,黏液及脓血便28例.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例.

    作者:陆卫升;杨维健;张发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分段外切内扎加痔下静脉丛剥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8例

    我们采用分段外切内扎加痔下静脉丛剥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27~78岁;病程3~45年.伴便血者36例,脱出伴嵌顿者22例,伴血栓形成者43例.

    作者:张学睿;邹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4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便秘刘传祥.润肠导秘汤直肠滴注法治疗食管贲门癌便秘42例.河南中医,2004,24(1):40.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方大黄胶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90例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根据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通过乙状结肠镜将复方大黄胶囊置入结肠黏膜病变部位治疗19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0例中,男130例,女60例;年龄18~70岁;病程4个月至30年.

    作者:郭金生;李忠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切开挂线术在肛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笔者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管直肠狭窄1 60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切开挂线术治疗肛裂临床资料:本组352例,男185例,女167例;年龄16~72岁;病史1周至40年.Ⅰ期肛裂63例,Ⅱ期肛裂161例,Ⅲ期肛裂128例.

    作者:李师;陈静新;温镜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方亚甲蓝注射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

    为探讨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采用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两组镇痛效果:试验组Ⅰ级94例,Ⅱ级6例;对照组Ⅰ级17例,Ⅱ级72例,Ⅲ级11例.结果表明: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费立升;孟贤芳;秦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功能性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为研究慢性功能性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对332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发现诱发和加重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原发病及伴发病等.主要伴发病的发生率为冠心病60.54%,糖尿病28.61%,脑血管疾病16.87%,帕金森病6.93%,原发病或伴发病并发3种以上(包括3种)分别为65.66%和59.34%.分析结果表明:慢性功能性便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深入探讨其特点及规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极大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伟森;杨绍勃;金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针刀闭合性切断肛管内括约肌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性便秘20例

    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性便秘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2~65岁.内括约肌肌电图放电频率均超过9.4周/min,肛管压力测定静息压和直肠大耐受量MTV均高于正常.患者无痛性粪便困难,排大便淡漠或无便意.排便多次仍感排出困难,有一半患者大便干结.

    作者:田淇第;石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挂线结合留桥切开治疗后蹄铁型肛瘘158例

    我院采用挂线、留桥、切开术治疗后位蹄铁型肛瘘1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7例,女61例;年龄19~71岁;病程3~30年.2次以上手术者未愈65例.

    作者:申月霞;常洪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蹲位与坐位排粪造影结果对比观察

    为探讨蹲位与坐位两种排便姿势对排粪造影结果的影响,给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对130例长期取蹲位排便有不同程度排便障碍者,同时进行坐位与蹲位排粪造影检查.两种排便姿势检查结果:长期取蹲位排便的病人取蹲位检查较坐位检查会阴下降、直肠前突、内套叠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坐、提肛力排时,两种排便姿势肛直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静坐、力排时耻尾线肛上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直肠前突、内套叠、耻骨直肠肌压迹所测数据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长期取蹲位排便习惯的病人在进行该项检查时应取蹲位.

    作者:于书增;隋振忠;李学章;盛延兴;郑芳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果矾洗剂熏洗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观察

    以民间治痔良药无花果、明矾为主药制成的果矾洗剂熏洗治疗肛肠疾病,具有清热祛湿、收敛止血、消肿固脱、缩痔止痛之功效.对1 544例内痔、肛裂、直肠粘膜脱垂患者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6.7%,经二十余年临床应用,无毒副作用.

    作者:李树正;王卫平;侯玉华;鞠传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黄金牛止痛膏外敷治疗肛门疾病的临床观察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三黄金牛止痛膏外敷治疗肛门疾病28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4例,女121例;年龄15~82岁;病程12d至6年.混合痔并内痔嵌顿52例,外痔炎症水肿92例;血栓外痔45例,混合痔术后84例,肛周脓肿12例.

    作者: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我们采用自拟中药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病程3个月至20年.治疗方法:中药灌肠.方用大黄30g,白头翁20g,地榆30g,白及20g,乌梅20g,诃子20g,五倍子30g,白芍30g,黄芪30g,甘草15g等.腹胀者加川朴;发热者加公英、金银花;粘液多者加败酱草、炒苡仁.上药兑水1 500ml,浸泡30min,文火煎取汁400ml,再兑水1 000ml,文火煎取汁400ml;二煎混合,文火煎取汁500ml,放置沉淀虹吸清液400ml,装瓶消毒备用,每次取药液100ml灌肠,早晚各1次,15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d.

    作者:黄君敖;赵晓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环状痔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改良的剥扎注射术治疗环状痔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28例;年龄32~90岁;病程6~50年.其中伴内痔脱出嵌顿10例,伴血栓性外痔8例,伴前列腺增生18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1例,重度贫血1例,中度贫血2例.

    作者: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剥缝内扎注法治疗混合痔1982例

    采用外剥缝内扎注法一次性治疗混合痔1 98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 028例,女954例;年龄19~78岁.环状混合痔219例,合并肛裂203例(10.2%),肛乳头肥大197例(9.9%),痔嵌顿炎性水肿293例(14.8%),贫血35例(1.8%).

    作者:于俊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