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内切扩肛在肛肠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沈福兴

关键词:肛肠疾病, 手术, 临床应用
摘要:为寻求肛肠科手术适当的内括约肌切断方法和位置,以提高疗效,设计了异位内切扩肛术用于相应的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该法避开母痔区及肛裂外痔所在位置,行异位小切口内括约肌挑出切断并轻柔扩肛,创口开放,自行愈合.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创口愈合时间缩短,尿潴留少,未见水肿、感染发生.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程短、远期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化痔膏治疗内痔340例

    1997~2002年,应用复方化痔膏治疗内痔340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5例,女105例;年龄15~70岁;病程5~30年.Ⅰ期内痔170例,Ⅱ期内痔92例,Ⅲ期内痔33例,混合痔45例.

    作者:刘子会;崔玉芝;李西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了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混合痔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B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作为对照.观察指标包括创口愈合时间、痔核结扎线脱落时间、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肛门舒适度.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3.3%VS83.3%,P<0.05).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陈亮;李国峰;江海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病理学病因学林汉利等.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广东医学,2003,24(11):1191.陈赞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遗传及病理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69.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P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我科行52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现就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下腹部不适和胀痛:12例(23.1%)病人在术后第1天内主诉下腹部胀痛,60%的病例在术中收紧吻合器时出现下腹痉挛疼痛,同时伴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适.考虑为术中肠管受牵拉,刺激内脏神经所致.术后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必要时行热水袋热敷下腹,局部微波理疗等.

    作者:艾旭;龙舟;丁梅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放射网状小切口取栓治疗环状嵌顿痔63例

    1998~2003年,我科应用放射网状小切口治疗环状嵌顿痔6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15~70岁.其中15~20岁5例,21~40岁25例,41~60岁30例,61~70岁3例.

    作者:张树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括约肌松解术在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治疗混合痔手术中加用括约肌松解术,在减少病人术后疼痛、水肿、皮赘及缩短疗程等方面均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卓;陈丽荣;赵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环状痔急性期手术的临床评价

    我科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0例,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各200例,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王与胜;马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吻合器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23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吻合器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选46例嵌顿环形混合痔,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吻合器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V形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23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10~20min,住院时间1~3天,术后肛缘平整,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果表明,吻合器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向阳;韩宗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肛肠病470例

    采用杭州大力神有限公司生产的ZZ-Ⅱ500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各种肛肠病47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文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扩肛缝扎注射治疗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837例

    采用扩肛、直肠粘膜缝扎、注射疗法治疗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837例,对225例进行了1个月、6个月、1年、5年、10年随访,未见复发.结果表明,直肠粘膜松弛、脱垂、肛垫的移位是造成痔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适度扩肛可解除肛垫肥大造成的相对狭窄,药线缝扎、硬化剂注射治疗松弛、脱垂的直肠粘膜和移位的肛垫是治疗Ⅱ、Ⅲ期内痔和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凡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混合痔切除内痔部锁边式缝合外痔部间断褥式缝合治疗375例

    采用混合痔切除、内痔部锁边式缝合、外痔部间断褥式缝合治疗混合痔37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43例,女132例;年龄17~68岁;病程1年以下126例,1~5年120例,5年以上129例.合并肛裂74例.

    作者:何峰;胡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肛肠病术后疼痛机理及治疗

    肌肠病术后疼痛不但可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患者情绪紧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的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本文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诱因和机理进行了阐述,对目前临床使用的镇痛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陈宝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痔安散熏洗疗法在痔科疾病中的应用

    为了观察痔安散熏洗疗法对痔水肿、疼痛的治疗效果,按不同病种分为两组,治疗组218例采用痔安散熏洗疗法,对照组148例采用市售膏剂局部涂擦.结果表明,各病种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痔安散熏洗疗法具有热疗和药疗双重疗效,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而达到消除水肿、缩小痔核、缓解疼痛的作用,并有助于肛垫支持组织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疗效明显,使用方便,可作为痔疾患者常备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正东;段延筑;马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洁悠神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

    我们将洁悠神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2例肛肠疾病患者,男100例,女92例;年龄22~68岁;病程3天至18年.外痔32例,混合痔64例,肛周脓肿50例,肛瘘46例.

    作者:万开成;崔晓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加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镇静效果临床观察

    研究咪唑安定加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时镇静效果、遗忘程度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对2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生理盐水5ml;实验组:芬太尼0.05mg加咪唑安定0.06mg/kg,观察其镇静分级,记录检查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对检查过程中的感受情况、遗忘程度、检查后的满意度.结果:芬太尼0.05mg加咪唑安定0.06mg/kg用于结肠镜检查镇静程度明显,遗忘程度高,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任何后遗症.结果表明,芬太尼0.05mg加咪唑安定0.06mg/kg在结肠镜检查中作为清醒镇静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邱小蕾;崔西玉;刘洪珍;黄燕霞;罗笑雁;傅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括约肌切断术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

    对50例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分别施行不同方式的内括约肌切断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35~72岁.单纯环状混合痔12例,伴随肛裂、直肠脱垂,甚至已出现肛管狭窄者38例.行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19例,内括约肌挑切术31例;2例曾有暂时性排气控制障碍,无肛门渗液污染内裤者.

    作者:林晖;史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环状混合痔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为了比较线形剥扎法与V形外剥内扎缝合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各30例.结果显示,两组间创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线形剥扎法组各临床疗效指标明显优于V形外剥内扎缝合法组,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痔的盆底动力障碍理论及其相关的解剖生理基础

    人们对痔的认识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痔的本质才为人们认识.新近研究资料表明,痔与盆底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痔的盆底动力障碍理论及其解剖生理基础作一综述.

    作者:姚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辨证熏洗治疗肛肠病572例

    自1998年以来,我科辨证熏洗治疗肛肠病5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军;张洪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已字汤治疗内痔60例

    我们采用已字汤治疗内痔6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70岁;病程1~20年.Ⅰ期内痔42例,Ⅱ期内痔14例,Ⅲ期内痔4例.

    作者:韩岗;阎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