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毅;崔燕
将苦参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坐浴治疗252例,疗效显著,突出表现为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促进创口愈合.与硝矾洗剂组和高锰酸钾组相比,创口愈合时间平均缩短5~7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茂香;周锡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观察痔安散熏洗疗法对痔水肿、疼痛的治疗效果,按不同病种分为两组,治疗组218例采用痔安散熏洗疗法,对照组148例采用市售膏剂局部涂擦.结果表明,各病种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痔安散熏洗疗法具有热疗和药疗双重疗效,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而达到消除水肿、缩小痔核、缓解疼痛的作用,并有助于肛垫支持组织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疗效明显,使用方便,可作为痔疾患者常备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正东;段延筑;马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或手术并中药治疗血栓性外痔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39例;年龄18~58岁;病程2~15天.中药治疗:内服中成药化痔丸、三黄片,外用大黄30g、芒硝30g,煎水1 000ml,先熏蒸后坐浴,每日1~2次.患部外敷膏药,初起用自拟三黄膏(由大黄、黄柏、姜黄组成),病起多日者用金黄膏.
作者:曾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寻求肛肠科手术适当的内括约肌切断方法和位置,以提高疗效,设计了异位内切扩肛术用于相应的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该法避开母痔区及肛裂外痔所在位置,行异位小切口内括约肌挑出切断并轻柔扩肛,创口开放,自行愈合.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创口愈合时间缩短,尿潴留少,未见水肿、感染发生.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程短、远期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福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混合痔165例,全部一次性治愈,住院时间1~10天,平均3.2天.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58例,一次性治愈147例(占93%),二次手术治愈11例(占7%),住院时间5~13天,平均(6.3±1)天.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唐学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在治疗混合痔手术中加用括约肌松解术,在减少病人术后疼痛、水肿、皮赘及缩短疗程等方面均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卓;陈丽荣;赵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吻合器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选46例嵌顿环形混合痔,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吻合器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V形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23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10~20min,住院时间1~3天,术后肛缘平整,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果表明,吻合器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向阳;韩宗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内扎注外切缝治疗环状混合痔45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2例,女259例;年龄28~68岁;病程2~42年.
作者:张连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外剥缝合内扎注射侧切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维宜;杨军;沈武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将洁悠神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2例肛肠疾病患者,男100例,女92例;年龄22~68岁;病程3天至18年.外痔32例,混合痔64例,肛周脓肿50例,肛瘘46例.
作者:万开成;崔晓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评价痔吻合器切除术(PPH)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PPH治疗组和外剥内扎传统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指数、排便受阻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康复时间.结果PPH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指数、排便受阻时间、住院时间、完全康复时间与外剥内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比较,PP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少、运动及排便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较早恢复工作等优点.
作者: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蒋邦好;金浩生;罗真东;胡世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肛门病手术308例采用骶管阻滞麻醉加局部注射长效麻醉剂,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6例,女182例;年龄21~68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202例,血栓性外痔切除术47例;外痔继发感染切除术14例,肛瘘切除加挂线25例,陈旧性肛裂切除加侧切20例.
作者:刘峰;刘捷登;薛丹阳;樊荣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2000年以来,我们将双黄连注射液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178例,并与常规换药的1 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178例中,男92例,女86例;年龄18~72岁.其中环状痔术后67例,肛瘘术后62例,肛裂术后49例.对照组130例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19~70岁;其中环状痔术后58例,肛瘘术后42例,肛裂术后30例.
作者:张俊峰;何东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中药利尿合剂治疗痔瘘术后排尿困难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368例肛门直肠疾病行病理检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孟燊;祝明珠;陈火根;陶黎敏;杨丕忠;吴文乔;黄素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2003年,我科应用放射网状小切口治疗环状嵌顿痔6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15~70岁.其中15~20岁5例,21~40岁25例,41~60岁30例,61~70岁3例.
作者:张树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在对直肠颈动脉搏动与肛门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炎性外痔内血栓分布与直肠颈动脉搏动强度呈正相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9~70岁.胸膝位炎性外痔肿块出现率:5点位11例,7点位5例,3点位4例,2点位1例,1点位3例,8点位2例,9点位4例,10点位4例,11点位2例.
作者:刘百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溴吡啶斯的明治疗肛肠病术后特发性逼尿肌无力导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Ⅰ组直接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Ⅱ组在持续导尿延长1周无效后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接受常规处理无效,并给予保留导尿.结果Ⅰ组有效率93%,Ⅱ组86.6%.结果表明,单纯给予导尿治疗对特发性逼尿肌无力所致的尿潴留无效,同时尿潴留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期越长,疗效降低.
作者:罗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采用已字汤治疗内痔6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70岁;病程1~20年.Ⅰ期内痔42例,Ⅱ期内痔14例,Ⅲ期内痔4例.
作者:韩岗;阎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局麻或骶麻下行肛肠病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25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0例随机分为A组(带镇痛泵)和B组(不带镇痛泵)各250例.A组男120例,女1 30例;年龄1 7~71岁,平均44岁.混合痔97例,肛瘘46例,肛裂51例,合并有两种疾病者56例.B组男131例,女119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混合痔86例,肛瘘57例,肛裂49例,合并有两种疾病者58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