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贵
将苦参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坐浴治疗252例,疗效显著,突出表现为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促进创口愈合.与硝矾洗剂组和高锰酸钾组相比,创口愈合时间平均缩短5~7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茂香;周锡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0例,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各200例,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王与胜;马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人们对痔的认识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痔的本质才为人们认识.新近研究资料表明,痔与盆底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痔的盆底动力障碍理论及其解剖生理基础作一综述.
作者:姚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混合痔切除、内痔部锁边式缝合、外痔部间断褥式缝合治疗混合痔37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43例,女132例;年龄17~68岁;病程1年以下126例,1~5年120例,5年以上129例.合并肛裂74例.
作者:何峰;胡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混合痔165例,全部一次性治愈,住院时间1~10天,平均3.2天.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58例,一次性治愈147例(占93%),二次手术治愈11例(占7%),住院时间5~13天,平均(6.3±1)天.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唐学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内扎注外切缝治疗环状混合痔45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2例,女259例;年龄28~68岁;病程2~42年.
作者:张连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对肛肠病术后患者采用持续镇痛泵(PCA)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鈺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溴吡啶斯的明治疗肛肠病术后特发性逼尿肌无力导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Ⅰ组直接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Ⅱ组在持续导尿延长1周无效后给予溴吡啶斯的明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接受常规处理无效,并给予保留导尿.结果Ⅰ组有效率93%,Ⅱ组86.6%.结果表明,单纯给予导尿治疗对特发性逼尿肌无力所致的尿潴留无效,同时尿潴留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期越长,疗效降低.
作者:罗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甘露醇导泻的方法来代替肥皂水灌肠做肛肠疾病手术前肠道准备,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肛肠疾病(痔、肛瘘、肛裂等)20例,随机分为口服甘露醇组和肥皂水灌肠组,每组10例,年龄20~43岁.口服甘露醇组:在手术前晚(晚饭后1h左右),将20%甘露醇注射液0.5h内分2次服完,服150ml 1例,250ml 6例,350ml 3例,同时口服5%葡萄糖盐水1 000~1 500ml.肥皂水灌肠组:肥皂水溶液800~1 200ml在手术日晨灌肠,直到无粪便为止,一般每例需要灌3~4次.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368例肛门直肠疾病行病理检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孟燊;祝明珠;陈火根;陶黎敏;杨丕忠;吴文乔;黄素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混合痔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B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作为对照.观察指标包括创口愈合时间、痔核结扎线脱落时间、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肛门舒适度.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3.3%VS83.3%,P<0.05).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陈亮;李国峰;江海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6年以来共行肛肠病手术486例,其中骶管麻醉术后排尿困难15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02例,女184例;年龄15~70岁.痔切扎术321例,肛瘘切除术和挂线术68例,肛旁脓肿切开引流术49例,肛裂切除和内括约肌切断术48例.排尿障碍151例,发生率31.09%.导尿42例,发生率8.64%.
作者:马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或手术并中药治疗血栓性外痔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39例;年龄18~58岁;病程2~15天.中药治疗:内服中成药化痔丸、三黄片,外用大黄30g、芒硝30g,煎水1 000ml,先熏蒸后坐浴,每日1~2次.患部外敷膏药,初起用自拟三黄膏(由大黄、黄柏、姜黄组成),病起多日者用金黄膏.
作者:曾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选择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败毒的中药制成龙脑消痔露.将60例有肿痛症状的痔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同时作龙脑消痔露的抗炎、镇痛、安全性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龙脑消痔露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动物实验证明,龙脑消痔露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痛觉反应百分率,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作者:钱海华;杨柏林;陈玉根;李国年;陈红锦;许惠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7~2002年,应用复方化痔膏治疗内痔340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5例,女105例;年龄15~70岁;病程5~30年.Ⅰ期内痔170例,Ⅱ期内痔92例,Ⅲ期内痔33例,混合痔45例.
作者:刘子会;崔玉芝;李西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116例环状混合痔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bFGF和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表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9.3±1.6)天,比对照组(18.6±3.6)天明显缩短(P<0.001).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治疗组(5.8±0.6)mm/3天,比对照组(2.6±0.8)mm/3天明显增快(P<0.001).2组均未见明显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说明外用bFGF可加速痔术后创面的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痛苦,应用安全.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中药利尿合剂治疗痔瘘术后排尿困难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有病理资料的128例肛门及肛周疾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结核病、肿瘤的误诊率分别为100%和50%,说明病理学检查对减少肛门及肛周病的误诊误治非常重要.
作者:曹桂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用浸湿硝苯地平溶液的纱条,均匀敷于痔切除后的创口上,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百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98年以来,我科辨证熏洗治疗肛肠病5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军;张洪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