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白芍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

陶黎敏;祝明珠;陈火根;陈尔东

关键词:便秘, 白芍, 临床观察
摘要:为观察不同剂量白芍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将5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中等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白芍应用量分别为20~30g.35~60g和10~15g.结果显示.常规剂量无明显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5.0%).中等剂量有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46.2%).大剂量有非常显著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88.2%).结果表明,白芍通便疗效明显,但作用缓和,无副作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

    我院对118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0例;年龄18~60岁;病程1年内28例,1~3年62例,3年以上28例.肛裂在后位56例,前位48例,其它部位14例.合并前哨痔65例,外痔78例,肛乳头肥大32例,内痔65例,便秘98例,出血105例.

    作者:李加国;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内括约肌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0例

    我科对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在外剥内扎术后选择后正中位进行切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17~62岁.伴内痔脱出嵌顿,外痔部分合并大量血栓14例;伴随肛裂、乳头状瘤、直肠黏膜Ⅰ度脱垂3例.

    作者:李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的疗效,将123例嵌顿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顾百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指尖穴位按摩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90例

    笔者采用指尖穴位按摩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尿潴留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20~68岁,平均45岁.其中混合痔手术40例,肛瘘根治手术30例,肛周脓肿切开排脓11例,肛裂手术7例,其他手术方法2例.

    作者:王可美;王孝莲;杨永丽;刘统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白芍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

    为观察不同剂量白芍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将5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中等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白芍应用量分别为20~30g.35~60g和10~15g.结果显示.常规剂量无明显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5.0%).中等剂量有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46.2%).大剂量有非常显著通便作用(通便有效率88.2%).结果表明,白芍通便疗效明显,但作用缓和,无副作用.

    作者:陶黎敏;祝明珠;陈火根;陈尔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骶尾部藏毛窦1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骶尾部分泌物溢出1年入院.1年前出现肛门后感骶尾部肿胀疼痛,后自行破溃溢脓,反复发作,分泌物旱淡黄色或深黄色,偶有带血,污染内裤.入院查体:膝胸位见骶尾部后正中线上12点位距肛缘约4.5cm处有一窦口,直径约0.5cm,周围轻度潮湿;同时8.5cm处可见3个呈线状排列的皮肤隐凹,各相距0.5cm,周围体毛浓密.

    作者:杨向东;屈景辉;谢敏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肛门病手术采用骶麻加长效止痛剂237例临床观察

    自2006年1月始,我科在肛门病手术237例中采用骶管麻醉,术后采用长效止痛剂,经l临床观察止痛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士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Skp2、Cullin-1 的表达及意义

    为了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Cullin-1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结直肠癌和32例结直肠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Skp2、Cullin-1的表达.结果显示,Skp2蛋Lq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轻度异型增生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早期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3%、30.8%、58.3%、61.0%;Skp2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早期结直肠癌及进展期结直肠癌(P<0.05).Cul-lin-1 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轻度异型增生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早期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5.8%、53.8%、41.7%、70.7%.结直肠黏膜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Cullin-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轻度异型增生组(P<0.05).结直肠癌中Cullin-1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Skp2的表达与Cullin-1的表达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Skp2、Cullin-1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监测癌前病变进展及结直肠黏膜早期癌变的有用指标.

    作者:徐继业;米建强;杨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PPH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33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33例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女性患者实施PPH治疗.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内复查排粪造影20例,未发现直肠前突征象.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28例(84.8%),好转4例(12.1%),无效1例(3.0%),总有效率97.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PPH用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冷蔚;李蜀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直肠癌造口术2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为探讨直肠癌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对21例直肠癌行围手术期护理.行根治术后造口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护理有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护理有造口护理、造口皮肤护理、造口扩肛、便秘灌肠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训练自我护理等.总体护理效果良好,平均住院18d,未发生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秀华;孙素红;韩玲玲;李先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妥布霉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2岁.大便时肛门疼痛、带血来院就诊,门诊以肛裂、混合痔于2008年3月15日收入院.人院查体:无药物过敏史,各种辅助榆查均正常,于16日上午.在腰麻下行肛裂松解、混合痔切扎术.

    作者:刘士英;刘林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90例临床分析

    探讨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90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抗感染及胰岛素应用,均获痊愈,无并发症.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病灶,充分引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学莉;林赛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儿肛瘘56例术后护理体会

    2005年全年我科对小儿肛瘘56例实施术后护理方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为男性,年龄46d至5岁.均行肛瘘切除术.患儿平均住院18d,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林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类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观察地噢司口月片治疗痔类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将痔类疾病急性发作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0例,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220例,采用口服槐角丸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d、1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有设率分别为90.9%和79.5%(P<0.05).治愈率分别为42.6%和35.9%(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临床治疗痔类疾病急十牛发作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平;李咏;钟瑜;杨元红;万曹刚;任叔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切开排脓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38例

    近年来我院采用切开排脓法治疗38例婴幼儿肛周脓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2例,发病年龄5d至4个月,1个月者28例,占73.7%;就诊年龄20d至4个月;病程5~10d.脓肿单发,在截石位2、3、9、11点位共32例,6点位2例,7点位1例,3、9点同时存在有3例.其中5例曾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3例曾自行溃破复发而行切开排脓术.本组均是感染所致低位皮下脓肿.

    作者:姚卫健;谭康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局部封闭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

    我科近年来采用局部封闭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17~52岁;病程2个月至8年.

    作者:姜桥;侯再义;徐茂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3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或挂线术对30例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明生;张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包扎肛带的临床应用简介

    目前在肛肠病手术后,需要对手术的部位进行包扎,常使用的包扎方法是用一种丁字带.将肛门全部兜住,并用带子系在腰上,每天都需要换药.这种包扎方式所用的包扎材料也较多,易感染,给包扎和换药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作者:朱宝山;陈强;戴春红;于海滨;于德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愈肛汤的临床研究

    观察愈肛汤在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的疗效.根据肛周脓肿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将212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0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并配合口服愈肛汤,对照组10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9.1%,对照组为91.3%(x2=7.2,P<0.01).结果表明,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愈肛汤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治愈率,促进创口修复.

    作者:沈常平;卢红勤;周馨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进展

    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属中医学肛门痈疽范畴.其临床表现局部特征为肛门会阴部红、肿、热、痛及坠胀不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等.常因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1].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20~40岁中青年人发病较多见,婴幼儿也时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2~8:1.

    作者:郭玉琨;程跃;王晓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