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宇;夏焕娟;储浩然
《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原名《懒翁心领》,又名《海上心领》《海上医宗心领》,为越南医学宗师黎有卓所撰的汉文医籍,该书被誉为越南第一部医学全书[1],是研究中医药向越南传播概况以及越南传统医药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
作者:刘秋霞;戴铭;夏琰;赖洪燕;曹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合治痰湿瘀滞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9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甲硝唑缓释片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口服、外洗、外搽联合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3个疗程后的治愈率、临床治愈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临床治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3个疗程后的治愈率分别为83.00%、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为45.33%、1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42.67%、1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合治痰湿瘀滞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较好,可恢复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复发.
作者:谭文举;吴文琪;韩雯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滑胎是指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屡孕屡堕”或“数堕胎”[1],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复发性流产”.近年来,国际上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西医认为其病因复杂,临床上可概括为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等,但仍有约50%的患者不明原因[2],且临床疗效不理想.滑胎是妊娠期的常见病、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3].陈慧侬系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批全国名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执教50余年,对中医治疗妇科各种疑难杂症有深厚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陈师学习,侍诊左右,见证老师屡起沉疴,获益匪浅.现将陈慧侬教授治疗滑胎的临床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余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又分为12h、48 h、72h 3个亚组.采用自体尾部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MMP-9、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AQP-4、MMP-9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IMP-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之间比较,低、中剂量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与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的表达,并升高TIMP-1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
作者:王蔚;杜渊;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项背强直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颈项部或颈项部连及背部出现肌肉强直、不能自如的俯仰转动等.此病症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痉病”和“痹证”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基本病机,后世对此病症的病机认为主要有肾气不足、劳倦内伤、外感六淫和邪毒与跌仆损伤等[1].纵观古今,论及其病机,诸家众说纷纭.细细研读仲景学说,其论述此病,或明或暗,遥相呼应,甚为详备,故本文旨在以仲景学术为经纬,探讨其对“项背强直”的证治分析.
作者:戴辉煌;王常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桴鼓.现略举数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江晓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碱性反流性胃炎又称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胃切除术后,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过量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导致胃黏膜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以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为主;恶心及呕吐,以胆汁性呕吐为主要特征表现;其他症状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胃手术后幽门或迷走神经干的切断使幽门失去神经支配,十二指肠液流入胃的机会明显增多,其中胆汁和胰液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致使H+逆向弥散进入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出血、糜烂及溃疡的形成.故现代医学多运用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考来烯胺(消胆胺)中和胆盐,并加速其排除,以及H2受体阻断剂减少H+分泌,促进胆酸溶解等[1].
作者:刘欣欣;彭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粉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熏洗坐浴10天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肛门VAS疼痛和坠胀评分,痔核大小变化及表面黏膜改变评分.结果:两组在肛门疼痛、坠胀、痔核大小及表面粘膜改变评分方面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地桃痔消汤对于急性炎症发作期混合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高哲;覃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治疗组服用益气补肾排石汤(黄芪100 g,金钱草50 g,菟丝子30 g,鸡内金、狗脊各20 g,冬葵子、泽泻、川牛膝、王不留行、当归各15g,海金沙、炙甘草、石韦各10 g)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
作者:赵书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糖痹通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27名住院及门诊DS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3例常规予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124例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糖痹通方(黄芪30 g,桂枝10 g,赤芍15 g,白芍15 g,延胡索15 g,当归1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地龙10 g,威灵仙15 g,伸筋草15 g,川牛膝10 g,麦冬10 g)共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NO及PGI2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血AGEs水平下降(P<0.01),IGF-1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自拟糖痹通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与其下调AGEs水平、提高NO及PGI2浓度有关.
作者:王振刚;安晓霞;陈莉;唐爱华;陈文辉;翟琳娜;龙春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罗汉果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对不同产地、生长期、商品规格等的罗汉果的祛痰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衡阳、南宁坛洛、永福龙江等产地的罗汉果,一级果和二级果,大果和中果,鲜果或干果,授粉后40~45 d、60~70 d的未成熟果或85~90 d的成熟果,扦插苗或组培苗均有祛痰作用(P<0.05);但响果和小果均没有祛痰作用(P>0.05).结论:产地、育苗方式、是否烘干、生长期对罗汉果的祛痰作用影响不大,但商品规格可能会影响罗汉果的祛痰作用.
作者:龙颖;林吴;董威;唐慧勤;肖喜泉;米惠;田慧;王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证候群,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进正常食量未完即感饱胀)、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厌食、反胃、烧灼感中的一个或几个症状,且症状持续3个月及以上,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及各种化学检验正常者.在我国普通内科门诊病患中,FD患者的比率为10%,在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中,这一比率高达50%[1].近年来针灸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FD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吴克宇;夏焕娟;储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疗效.方法:9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加减;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临床痊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根除Hp,防止溃疡复发.
作者:黄冬梅;焦圣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感冒后咳嗽患儿86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10 g,白芍10 g,厚朴10 g,化橘红10 g,白术10 g,杏仁6 g,大枣3枚,生姜3片,炙甘草3 g)加味治疗,7~14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6±1.8 d,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9.5±1.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脏腑受损,气血津液失衡,病及奇恒之府及诸窍,导致诸多并发症的产生.目前针刺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本文就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方面做一总结探讨.
作者:刘敬;姚辉;石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患者采用微针刀治疗,松解腰臀部软组织的阳性反应点,并配合火罐治疗,每3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18(60.0%)例,有效11(36.7%)例,无效1(3.3%)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尹群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黄连、吴茱萸、半夏、柴胡、木香、甘草、海螵蛸、焦栀子、郁金、党参、白芍、延胡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治疗满意.
作者:黄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症之一,临床上以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至拒食为特征,是一种以影响食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障碍性疾病[1].该病相当于西医的“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儿童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以1~6岁小儿多见[2].该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尤为夏季,暑湿当令的季节,湿常困脾,常使患儿症状加重.长期厌食可造成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影响小儿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的吸收,阻碍小儿智力发育,影响小儿智力水平及未来的成长[3].导师农志飞主任医师从事小儿肺、脾系疾病临床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彭悠悠;叶渊渊;邹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生地黄15 g,当归15 g,白芍10 g,川芎10 g,桃仁9 g,红花10 g,牛膝10 g,茯苓10 g,泽泻10 g,车前草10 g,金钱草10 g,甘草6 g)内服,手法治疗每天1次,中药每日1剂,治疗2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7例,好转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克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壮瑶医药是我国壮族和瑶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民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壮族总人口为1 800多万,90%以上聚居在广西;瑶族总人口约260万,60%以上聚居在广西[1].壮瑶医药是广西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壮瑶医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尤剑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