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仁杰
为比较混合痔术后中药熏洗不同坐浴时间对水肿程度的影响,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熏洗一号坐浴,一组每次坐浴15min(试验组),另一组每次坐浴30min(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口水肿程度.结果显示,用药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和第7天试验组水肿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创口水肿消退时间为(5.83±1.83)d,对照组为(9.50±2.43)d,试验组创口水肿消退明显比对照组快,P<0.05.结果表明,适当缩短坐浴时间(15min为宜)可减轻术后创口水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硝酸甘油为硝酸酯类药物,可解除平滑肌的痉挛,近年来在肛肠科的应用十分广泛,对肛裂、肛窦炎、痔术后疼痛等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新;席顺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观察外用复方黄柏液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选取肛门瘙痒症患者181例,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用10%复方黄柏液坐浴患处(A组),一组用复方黄柏液原液涂抹患处(B组),另一组用冰磺洗剂涂抹患处(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总显效率分别为74.6%、93.5%和71.7%.经统计学分析,B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A、C组,P<0.05;而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原液外涂患处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
作者:叶浩波;吴庭;孙晓虹;乔子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本研究选择3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联合侧切、皮桥修整术治疗(观察组),另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98.7%,对照组为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出血、肛缘水肿和皮赘残留)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作者:张卫萍;黄明;周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24岁.因肛周肿痛半月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因食烧烤辛辣刺激食物引起肛周肿物,坠胀疼,大便排出费力,在当地诊所以“肛周脓肿”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肛门肿物渐增大,遂来本院就诊.入院证见:肛门肿胀隐疼,肛门及骶尾部坠胀不适,大便排出费力,无发热.既往体健,否认过敏史.专科检查:患者取膝胸位,肛门右侧皮肤色暗,皮温较左侧略高,可触及5cm×10cm大小肿物,质韧硬,触疼轻,无波动感,左侧皮肤正常,未及肿物.指诊:肛门右侧可及一约10cm×10cm×10cm大小的肿物,质韧硬,无波动感,触疼轻;左侧未及异常;肛门齿状线处未及内口样凹陷,直肠下端未及可疑肿物.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较正常稍高;凝血四项、血生化、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1)肛周脓肿;(2)肛周囊肿合并感染.遂予抗生素静滴4d,4d后患者仍无发热症状,疼痛不明显,肛门及骶尾部坠胀感较前加重.专科检查:肛门右侧肿物未见明显变化,左侧指诊可及一约5cm×5cm×5cm大小肿物,质韧硬,无波动感,触痛轻,肛门齿状线处仍未见内口样凹陷.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囊性肿物合并感染,予手术治疗.
作者:刘红霞;姜春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36岁,教师.因“5个月前发现肛门前侧有囊包,时大时小,无疼痛”入院.术前检查:肛门前侧皮肤有明显长条形膨隆,长约4cm,宽约2cm,局部质软,触压时有囊性感,无触压痛.手术时切开皮肤表层约0.3cm时,随囊腔打开有气体溢出,囊腔随之缩小,溢出气体无明显异味,囊腔内无任何分泌物,内层被覆上皮样结构,毛细血管丛清晰可见.病理切片报告:纤维脂肪组织中大量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囊壁见肉芽组织,局部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少量鳞状上皮下毛细血管簇状增生,间质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为会阴前部囊肿.
作者:史仁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高压氧对肛肠病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三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肛肠外科常规换药、TDP理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1组给予珍珠生肌散外用,对照2组无其他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 <0.05或P<0.01;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高压氧可明显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修复.
作者:王大(王争);刘小文;白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选择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内痔减量减半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外痔切除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换药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兴东;丛樾;曾宪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肛周脓肿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导致的化脓性疾病.目前其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赵凤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9例湿热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惠迪口服,每次1.0g,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每次1.0g,4次/d.两组均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疗程均为6周.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及镜下肠黏膜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惠迪口服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UC安全有效.
作者:席作武;王凯;刘文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手术处理方法及疗效,回顾分析56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例的诊治资料.结果显示,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55例大肠癌患者中共发现并存大肠息肉者56例,其中45例行术前息肉摘除手术,7例行术中结肠息肉切除,4例在术后进行结肠息肉摘除.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息肉切除部位无残留、恶变或癌种植转移.结果表明,术前应用内镜切除是治疗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不宜内镜切除者,尽量采用扩大切除术;远离大肠癌常规切除范围、较分散的息肉和不宜扩大切除的患者,可在内镜定位下行局部切除,如为恶性息肉则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双镜联合可提高大肠息肉的诊治水平.
作者:李夏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观察和评价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此方法治疗混合痔6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对照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3%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栩丞;王婴;刘燕;李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藏毛窦是指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发生于后部近骶尾骨处的称之为骶尾部藏毛窦.此病以往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近年来有明显增高.我科2006~2009年收治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9例,予切除开放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许鹏;黄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或金属钛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疗效,对19例26枚大肠巨大息肉采用此方法治疗.结果显示,17枚亚蒂或有蒂息肉一次性尼龙绳套扎并切除成功,9枚长蒂息肉金属钛夹阻断血流后切除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周后内镜复查显示,14例创面愈合仅留瘢痕;3例创面处形成浅溃疡;1例创面处留有息肉样组织,追加热探头灼除;1例残端过长,追加尼龙绳套扎切除.结果表明,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或金属钛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巨大息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杨治中;王卫芬;吴秀萍;李金萍;潘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6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对6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PPH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41例;年龄28~65岁;病程2~12年;合并直肠带蒂息肉1例,肛乳头瘤12例,混合痔24例.全部病例均经过纤维结肠镜、排粪造影或静息直肠造影等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直肠粘膜内脱垂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王宏波;陈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梗阻性结直肠癌以左半结肠更多见.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将原本用于血管狭窄治疗的金属内支架应用到食管、胆道梗阻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疗效.2009年以来,我们对3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会林;尹和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肛肠科收治肛管直肠下端异物嵌顿致肛周脓肿5例,经临床治疗痊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9~72岁.嵌顿物为鸭骨头2例,鸡骨头1例,鱼骨头1例,牙签1例.均为经口误食,长3.2cm.就诊时间10d至3个月.
作者:杜士梅;吉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帕瑞昔布钠短期应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和肾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5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即帕瑞昔布钠组(A组)、帕瑞昔布钠复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B组)和安慰剂复合PCIA组(C组).对比分析各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前即刻及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36h和48h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测定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36h和48h时的疼痛程度;记录各相邻时间点之间舒芬太尼的消耗量.结果显示,三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和12h VAS评分升高,B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和6h VAS评分降低,B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和36h舒芬太尼各时段消耗量减少.结果表明,短期、少量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肾功能正常的直肠癌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术后PCIA复合应用帕瑞昔布钠使镇痛更完善,并可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消耗量.
作者:姜万维;王庆辉;张乙;隋成;周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急诊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06~2010年使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5例急诊肠梗阻患者资料.结果显示,全组术中吻合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创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结果表明,应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行肠梗阻手术可提高吻合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安全、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郭景泉;朱锡元;蒋清平;程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10年1~10月,我科对254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4例患者中,男102例,女152例;年龄22~68岁,平均48.5岁;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210例,外切内扎术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后32例,外切内扎术加断桥缝合术后12例.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