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修宇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痉挛型小儿脑瘫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现代康复法治疗,观察组行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四肢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优于单纯现代康复法治疗效果.
作者:邵科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心率、RR间期、QT间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R间期、QT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噎食发生率、NOI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5.00%,噎食发生率为0,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35.00%,噎食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跌倒、噎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OISE量表各维度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噎食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CRVO继发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2.13%),程度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恢复;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CRVO继发ME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CMT,改善视力,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陈志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化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顺铂+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新辅助化疗,化疗后给予广泛子宫全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指标、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64.10%(2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5%(18/39)(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率为46.15%和56.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3%和79.49%(P<0.0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新辅助治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可提升客观缓解率,减少术后淋巴结阳性情况.
作者:李伟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0例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激素使用剂量、复发频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患儿的激素使用剂量以及复发频率都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具有相似性,但他克莫司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彦红;陈丹;张广超;孙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疑似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CT平扫、CT血管造影(MSCTA)、DSA检查,比较CT平扫、MSCTA、DSA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及M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1)DSA结果:造影结果显示,36例患者70条狭窄或闭塞血管,其中颈内动脉37条,大脑中动脉20条,大脑前动脉9条,颈总动脉4条;重度狭窄45条,闭塞25条,其中5例合并有动脉瘤;CT平扫显示,脑梗死19例(52.78%),脑出血11例(30.56%),脑实质未显示异常6例(16.67%),与DSA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3.33%.MSCTA显示36例患者共检出70条狭窄或闭塞血管,显示颈动脉重度狭窄45条(64.29%),闭塞25条(35.71%);颈内动脉37条(52.86%),大脑中动脉20条(28.57%),大脑前动脉9条(12.86%),颈总动脉4条(5.71%),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100%;MSCTA对烟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平扫,漏诊率明显低于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烟雾病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T平扫检测效果.
作者:金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189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96例)和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研究组(93例).将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低于对照组的1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ESS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较好的保护神经功能,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洁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致婴幼儿及儿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抗生素使用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年龄、性别、住院使用抗生素种类、疗程、营养状态、免疫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儿的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儿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抗生素联用及使用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抗生素联用、抗生素使用时间≥1周、患儿年龄<1岁、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低下是婴幼儿及儿童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婴幼儿及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较小、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种类过多、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低等均会引起腹泻,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彭红霞;袁雪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9例ESE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略高于对照组的2.27%(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ESES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智力,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胃排空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胃排空率93.10%,复发率5.45%,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31%、胃排空率79.31%,复发率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效果.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损伤评分(LIS)及炎症因子(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IS、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单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王继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木香顺气丸、盐酸伊托必利片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木香顺气丸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酸碱度、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DQ量表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反流及烧心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长反流时间、总计pH<4的百分比、酸反流>5 min的次数及酸反流的总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木香顺气丸、盐酸伊托必利片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优于盐酸伊托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效果.
作者:李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出院后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6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并能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甜梦口服液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按入组先后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早晚各口服甜梦口服液10 mL,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综合量表(Kupperman)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upperman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甜梦口服液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BDNF水平,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苏玉晨;韩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上肢运动障碍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上肢运动功能障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手部力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与握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运动训练,可显著提高患儿手部力量,改善患儿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马小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配合葡萄糖酸钙与缩宫素预防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的177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出血的防治用药不同,将采用地塞米松配合葡萄糖酸钙与缩宫素进行防治的89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将采用葡萄糖酸钙与缩宫素进行防治的88例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49%(4/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7%(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时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b和HCT的降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配合葡萄糖酸钙与缩宫素预防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产妇血清Ca2+水平,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及胎儿未发现负面影响.
作者:崔秀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AB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4/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71±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24±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CVVH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CVVH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细菌清除率、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5.71%(36/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为(9.14±2.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42±3.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联合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优于CVVH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
作者:周红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6例(10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51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50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佳矫正视力(BCV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MT、SDF-1、VEGF水平较对照组低,BCVA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医源性裂孔、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迎彬;陈梦平;高延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