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华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秋季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治疗后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积分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疗效显著,可缩短腹泻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田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EC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病情程度变化情况、认知功能、体质量指数及腹围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量表分、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测查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齐拉西酮相比,MECT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月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的400例MHD合并C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未死亡组378例,检测透析前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血肌酐(Scr.PHD)、载脂蛋白B(apo B)、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蛋白(ALB)、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MHD患者CVD死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C、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死亡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未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apo A1、apo B、ALB、ScrPHD、Hcy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玉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共78个肿块)经手术切除的乳腺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究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共78个结节,恶性10个,良性68个;高频彩超与弹性超声单独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高频彩超和弹性成像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联合弹性成像诊断方法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作者:付伟娟;江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感染类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412份抗感染药物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对患者的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分类统计.结果:2014-2018年我院涉及抗感染药物处方总数为78893份,其中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12份(0.52%);科室中内科的抗感染药物处方数量多,但儿科发生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1.11%);虽然成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略高于儿童,但儿童发生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1.11%)显著高于成人(0.35%).3岁以下婴幼儿、80岁以上高龄人群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发生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分布并无明显差异,单一用药较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抗细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1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高为1.49%,其次是喹诺酮类占比1.12%、青霉素类占比1.01%、大环内酯类占比0.97%;从具体使用的抗感染药品来看头孢拉定占比高为0.82%,其次是左氧氟沙星占比0.67%、克拉霉素占比0.60%;药物不良反应集中体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和给药部位损害;其中药品用量错误是导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32.52%).结论: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诸多因素均有关,通过加强对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监测并加强药物的临床应用监督与管理,能够尽量确保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樊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0例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激素使用剂量、复发频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患儿的激素使用剂量以及复发频率都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具有相似性,但他克莫司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彦红;陈丹;张广超;孙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再将其分为观察A亚组(心功能Ⅰ级)56例、观察B亚组(心功能Ⅱ级)32例、观察C亚组(心功能Ⅲ级)20例、观察D亚组(心功能Ⅳ级)12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将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心肌圆周应变(CS)、舒张期峰值纵向应变(LS)、心肌舒张期峰值径向应变(RS)水平均持续下降,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持续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期间观察组8例追踪失败,对照组9例追踪失败(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效果优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效果.
作者:王凤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R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行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吸烟等基本资料,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情况,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桡动脉路径是否异常、导管交换次数等治疗情况.分析RAS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桡动脉路径异常、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等均是R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AS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桡动脉路径异常、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及导管交换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积极给予预防.
作者:岳修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6例(10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51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50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佳矫正视力(BCV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MT、SDF-1、VEGF水平较对照组低,BCVA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医源性裂孔、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迎彬;陈梦平;高延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予以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治疗效果.
作者:尚玉龙;董云生;李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9例ESE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略高于对照组的2.27%(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ESES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智力,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189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96例)和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研究组(93例).将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低于对照组的1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ESS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较好的保护神经功能,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洁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在采用纠正脱水、合理喂养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65.6%)明显高于对照组(38.9%),腹泻、发热、呕吐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
作者:刘学胜;杨会方;班丹丹;张宏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木香顺气丸、盐酸伊托必利片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木香顺气丸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酸碱度、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DQ量表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反流及烧心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长反流时间、总计pH<4的百分比、酸反流>5 min的次数及酸反流的总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木香顺气丸、盐酸伊托必利片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优于盐酸伊托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效果.
作者:李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唐颖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对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心律失常、桡动脉痉挛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缓解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接受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及颗粒骨植骨联合带蒂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骨水泥填充及颗粒骨植骨联合带蒂组织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骨髓炎窦道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为80.00%(12/15),与对照组的60.00%(9/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髓炎窦道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联合带蒂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可靠,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李春广;叶明蕊;高凯;陈春冉;张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程中无效沟通的原因.方法:选取20例儿科护士及20例患儿的家属作为观察对象,采取调查方式进行,包括:患儿家属无法沟通原因及护士无法沟通原因,分析护理过程中无效沟通的原因,针对无效沟通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患儿家属无效沟通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情绪焦虑,家属对患儿疾病不了解,护士言语失度、解释不到位,分别占82.50%(33/40)、80.00%(32/40)和60.00%(24/40).结论:住院患儿及其家属情绪焦虑、家属对患儿疾病不了解、护士言语失度是造成儿科护理中无效沟通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加强对这三个方面的重视,提高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有效率.
作者:李肖肖;王文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痉挛型小儿脑瘫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现代康复法治疗,观察组行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四肢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优于单纯现代康复法治疗效果.
作者:邵科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胃排空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胃排空率93.10%,复发率5.45%,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31%、胃排空率79.31%,复发率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效果.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