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愈煎洗液坐浴加肛周按摩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聂剑卿;李加国

关键词:洗液, 坐浴, 按摩, 肛肠病, 术后
摘要: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27例临床疗效

    2006~2009年,我院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27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例患者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7~72岁.临床均表现为肛周红肿、疼痛,排便时加重,行走不便,局部有波动感.其中3例有发热,体温38.5℃左右;脓肿破溃1例;白细胞高于12.0 X 10~9/L者8例.

    作者:栾海霞;王开辉;刘素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创愈煎洗液坐浴加肛周按摩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作者:聂剑卿;李加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在肠道手术后的应用效果

    由于肠道手术后的患者脏腑虚弱、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加上手术麻醉药品的刺激,使肠蠕动恢复较.慢,易出现肠胀气、肠麻痹,因而加重患者的不适.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对30例肠道手术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维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强兵;王三吉;刘镜;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坐浴Ⅰ号对肛瘘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为了探讨中药坐浴Ⅰ号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回顾分析肛瘘术后应用中药坐浴Ⅰ号坐浴治疗(治疗组,92例)或温水坐浴治疗(对照组,80例)的患者资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分泌物、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术后应用中药坐浴I号坐浴可减轻肛瘘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刘红英;俞立民;郭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PH结合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采用PPH结合电刀治疗(PPH组)或外剥内扎治疗(外剥内扎组)的重度混合痔患者的资料,对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无复发病例,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PP H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肛门控便能力、皮赘及痔核残留等方面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结果表明,PPH结合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国学;王茂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赛霉安散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赛霉安散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复发率,回顾87例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三组,即赛霉安散组、地塞米松组和复合组.赛霉安散组30例,用赛霉安散6g加20m1生理盐水保留灌肠,2次/d;地塞米松组25例,用地塞米松5mg加20m1生理盐水保留灌肠,2次/d;复合组32例,用赛霉安散6g加地塞米松5mg加20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2次/d,10d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赛霉安散组V.效1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23/30),复发5例(16.7%);地塞米松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4.0%(16/25),复发7例(28.0%);复合组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31/32),复发1例(3.1%).经统计分析,复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表明,赛霉安散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景之;马玉华;常秀英;王连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联法加心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三联法加心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将1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一组患者口服补脾益肠丸、酪酸梭菌活菌片和谷维素(即三联法),同时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组),另一组患者单纯口服补脾益肠丸治疗(对照组).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6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78/8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7.5%(62/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三联法加心理干预治疗IBS-D疗效满意.

    作者:王绍臣;何桦波;徐静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16例临床分析

    为总结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回顾分析16例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及内镜特征.结果显示,女性多见(男,女为1.2.2),且多数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等基础疾病及腹部手术史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疼痛、便血、腹泻三联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与正常黏膜界限分明的结肠黏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及增生性改变,病变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果表明,中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作者: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笔者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哈乐)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亮;梅笑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麻仁丸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58例临床分析

    本研究采用麻仁丸辩证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5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36例;年龄26~58岁,平均43岁.其中痔术后22例,肛周脓肿术后15例,肛裂术后10例,肛瘘术后11例.

    作者:杜仲代;岳春涛;张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期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32例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一期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3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29例,女3例;年龄18~49岁,平均36岁;病程3~9d, 临床均表现为肛内持续性胀痛,发热不适,其中25例伴里急后重感,18例排便和排尿困难.

    作者:贺俊;候绪春;付佳颖;张英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门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廖秀军;张延祥;茅伟明;武文静;邓群;杨关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肛周局部注射得宝松加中药外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肛周局部注射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加中药外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将92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得宝松加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派瑞松乳膏外用加中药外洗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结果显示,用药2周后,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无效病例,总显效率为95.7%(44/46);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87.0%(40/46).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4.300);对照组复发7例(15.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周局部注射得宝松加中药外洗治疗肛周湿疹起效快,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峰;肖永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消痔灵注射加高频电容场等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为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力求一次性消除痔羊病,笔者根据肛管直肠的解剖特点及痔的病理特征,采用消痔灵直肠猫膜注射固定术加高频电容场及亚甲蓝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6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剡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诊疗体会

    为探讨老年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9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65岁以上42例(60.9%).结果显示,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23.8%),死亡3例(7.1%).结果表明,手术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认识其临床特点、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文庆;陈会林;童蕾;陆松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对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OOC患者应用STARR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25~45min),平均术中出血20ml(10~50ml).术后除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排气失控、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急便感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排便频率、排便感、肛门坠胀感、排便方式、排便时间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36例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34/36).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果表明,STARR治疗OOC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方建明;方跃君;覃胜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PH治疗重度痔152例疗效观察

    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行PPH治疗重度痔患者152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2例患者中,男80例,女72例;年龄19~87岁,平均51.4岁;其中Ⅲ期内痔72例,Ⅳ期内痔43例,多发混合痔37例;合并息肉6例,肛裂9例,肛乳头肥大1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3例.

    作者:梁建静;钟进营;陈朝文;詹学斌;刘东生;耿全利;张玉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克罗恩病56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回顾分析56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结果显示,56例CD患者的男女之比为2.11:1,年龄13~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分类,56例CD患者中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36例(64.3%),≥40岁(A2)者20例(35.7%);病变位于末端回肠(L1)者22例(39.3%),结肠(L2)者12例(21.4%),回结肠(L3)者21例(37.5%),上消化道(L4)者1例(1.8%);无狭窄、穿孔(B1)者25例(44.6%),发生狭窄(B2)者17例(30.4%),发生穿孔(B3)14例(25.0%).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4 %,A2型中病变位于回结肠者占45.0 %.狭窄发生率在L1及L2中的比例相近(36.4% vs 33.3%),而穿孔发生率L1明显高于L2(31.8% vs8.3%).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等.活检标本的肉芽肿检出率为33.3%,手术标本为74.1%.27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48.2%.结果表明,简单易行的维也纳分类标准适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CD的诊断较困难,手术率高,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延缓患者首次手术时间.

    作者:陈晓琴;金夏;韩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47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膜切除(TME)的临床疗效,对采用TME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47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组无手术死亡,无骶前大出血,输尿管损伤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局部复发2例吻合口出血3例,吻合口狭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果表明,TME是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 效措施,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采用TME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程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