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液熏洗坐浴配合太宁栓及太宁膏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左云领;练以东

关键词:中药液, 熏洗坐浴, 太宁栓, 混合痔术后, 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外敷, 提肛运动, 术后患者, 芒硝, 临床资料, 肛门, 五倍子, 水洗净, 桃仁, 苏木, 乳香, 年龄, 没药
摘要:我们采用中药液熏洗坐浴配合太宁栓及太宁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2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16~79岁,平均39.3岁;病程3~40年,平均4.2年.治疗方法:中药液熏洗坐浴配合太宁栓及太宁膏纳肛或外敷.药物组成:苦参30g,黄连30g,黄柏30g,大黄30g,芒硝30g,苍术30g,桃仁30g,红花30g,乳香30g,没药30g,苏木30g,五倍子30g.将中药装纱布包内,放入盆中,加水2500ml,煮沸30min,加入芒硝30g,用温水洗净肛门后,先熏洗再坐浴,每日2次,每日1剂,每次坐浴20~30min,坐浴后将太宁膏外敷肛门周围,太宁栓1枚纳肛,并嘱患者做提肛运动.10d为1个疗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

    我科采用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7岁;病程3~25年.其中合并肛乳头肥大2例,肛裂5例.治疗方法:行PPH治疗.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扩肛,固定肛管扩张器,在缝扎器引导下于齿状线上3~4cm处行黏膜下层荷包缝合.荷包缝针自出针点原位进针,缝线全部潜行于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共缝合4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固定.适度牵拉荷包线,收紧吻合器达安全刻度后击发,并保持关闭状态1min,逆时针旋开吻合器,并退出,不可强行取出.若遇阻力可将吻合器与肛管扩张器一并取出,避免撕裂吻合口.若出血可行8字缝合止血.

    作者:吉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术式治疗肛裂疗效比较

    为观察肛裂切除加括约肌松解术和传统的肛裂侧切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近、远期效果,将10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肛裂切除加括约肌松解术和传统的肛裂侧切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出血、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100例均治愈,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出血、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裂切除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比传统的肛裂侧切术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容易操作,对肛门括约肌损伤小,复发率低.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对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相关研究

    为研究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口服对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龄前儿童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2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两组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hl细胞(IFN-γ)和Th2细胞(IL-4)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著缓解率为54.8%、无效率为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hl细胞和Thl/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整肠道微生态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蒋圣灿;汪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异物致粪便嵌塞4例

    2006~2011年,我们收治异物致粪便嵌塞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6~50岁.其中瓜子皮致粪便嵌塞3例,鱼刺致粪便嵌塞1例.治疗方法:均行灌肠治疗后,粪便不能排出,肛门检查见瓜子皮及鱼刺等异物.3例瓜子皮致粪便嵌塞者用手指直接取出;1例鱼刺致粪便嵌塞者因鱼刺两端较尖嵌插入直肠壁内,直接用小剪刀将鱼刺从中间剪断,后将两断端分别拔出后取出大便,然后用温盐水加入液体石蜡清洁灌肠,常规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用复方角菜酸酯栓2枚纳肛,每日1次,直至完全愈合.

    作者:常春晓;张光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的临床护理

    为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的护理方法,选取经ESD治疗的肠道肿瘤患者31例,给予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手术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结果显示,31例患者中,除1例因肿瘤侵犯到肌层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行ESD治愈.结果表明,ESD治疗早期肠道肿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而在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具体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作者:方夏英;王文英;孙琳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扎外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5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内扎外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5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愈91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未发现排便困难、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内扎外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高龙英;康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06例

    2006~2009年,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0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4例,女22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3d.局部检查见肛周红肿,触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脓肿部位:肛周皮下脓肿4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2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蹄铁型脓肿11例,肛管黏膜下脓肿10例.

    作者:姚文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规范化护理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作用

    为观察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作用,将68例Miles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由专门护理小组根据Miles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人工肛门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64.7%;干预组发生人工肛门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菊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原发性大肠癌1例

    患者男,52岁.因腹痛、呕吐2d入院,入院时查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肠镜检查显示乙状结肠增殖性病灶,距肛门40 cm,肿块占据3/4肠腔,3cm×4cm大小,肠镜未能通过,病理检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CT和结肠造影均提示结肠肝曲、乙状结肠二处占位性病变.结合肠镜下肿块性状和患者长期反复腹痛、肠梗阻的病史,考虑两处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中探及横结肠近肝曲见4cm×2cm质硬肿块,侵犯至浆膜外,呈浸润性生长,肠腔完全梗阻;降结肠中段见3cm×3cm质硬肿块,乙状结肠系膜处见3cm× 3cm质硬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横结肠为中分化腺癌、降结肠为管状绒毛腺瘤局部癌变(中分化腺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性癌.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降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术中诊断:横结肠癌伴肠梗阻,降结肠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同时性)Ⅲ期.

    作者:陈会林;王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直肠癌经腹前切除低位吻合术后吻合口漏147例原因分析

    为探讨手术操作预防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要点,回顾性分析147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行开腹TME手术,以吻合器械完成肠道重建,于吻合口前方及两侧行减张缝合,于骶前吻合口旁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显示,147例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发生吻合口漏8例,6例经二次手术横结肠造口,2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果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准的手术操作,确保吻合部位的良好血供、无张力,正确掌握吻合器械的操作,保持术后骶前通畅引流是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的要点.

    作者:朱锡元;郭景泉;蒋清平;程涛;卢吉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宣教与出院后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与出院后进行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将2007~2012年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 5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由专门护理小组给予院内健康宣教,并于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46.7%;干预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与出院后进行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作者:颜丹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对肛肠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注射对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将380例痔、肛瘘、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行创缘多点注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包扎创口.必要时给予常规镇痛;两组分别于术后2d对镇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创面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凶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刘星;王敬源;齐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分离、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等.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讨论如下.1 术后出血1.1 原因分析术后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是PPH手术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根据出血的来源可分为渗血和活动性出血;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渗血一般量较少,不需特殊处理,多数可以自行终止,严重者予以压迫止血即可;活动性出血多较凶猛,出血量多,需紧急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处理.

    作者:贾小强;李东冰;蔡亭;李权;谢振年;曹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括约肌松解断端缝合法治疗肛裂92例

    笔者采用括约肌松解断端缝合法治疗肛裂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51例;年龄20~62岁.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腰俞穴麻醉.于肛门7点位做一Ⅴ形切口,将手指伸入肛内,摸到括约肌间沟,以小血管钳由切口处伸向括约肌间沟,在左手食指引导下,挑出外括约肌皮下部及部分内括约肌,直视下切断,将括约肌断端剪除,修剪创缘,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括约肌断端并止血.将油纱条纳入肛内,外盖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加压固定.

    作者:宫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为肛肠科常见病证之一,中医称为“脏毒”、“肛痈”、“悬痈”、“坐马痈”等,属疮疡范畴.本病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肛门肿痛,溃破流脓,发热,排便甚至排尿发生困难.由于肛周脓肿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后会遗留肛瘘,故对肛周脓肿的处理正确与否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梅笑玲;高善语;迟春华;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9例

    2007~2010年,我科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在外院经2~3次手术治疗无效者7例.2个外口14例,3个外口6例,4个外口4例,5~9个外口5例.2个内口者25例,3个内口者4例.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硬膜外麻醉,用球头探针探查后,再行亚甲蓝溶液染色,沿着色部位将主管的管腔部分切开至肛内齿状线处,一手食指在肛内作引导,将球头探针从外口仔细缓慢探入肛管直肠环,由内口穿出,沿探针引入橡皮筋,将橡皮筋收紧结扎,同法处理其余各处高位肛瘘.

    作者:郭红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段结扎、胶管埋入、高渗葡萄糖液局部注射治疗高龄重度直肠脱垂2例

    我们采用分段结扎、胶管埋入、高渗葡萄糖液局部注射治疗2例高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86岁.因肛门肿物脱出2年余,以重度直肠脱垂收住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肿物脱出,脱出物鲜红,呈筒状,分泌物较多,以排便用力时为甚,肿物脱出后需用手还纳,或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大便间断带血,色鲜红,便后肛门坠胀不适.无畏寒、发热、心慌、气短及其他不适.曾在某院诊断为Ⅲ度直肠脱垂,建议其行PPH,遭患者拒绝.

    作者:叶龙生;孙流星;董惠;祁生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拒检率调查

    为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的拒检率,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措施,提高粪便检测及肛 门指诊检查的依从性,以便对大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现代人群的生活质量.对2011年度单位体检人群体检项目的检测情况进行基线调查,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各单位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检查依从性很低,拒检率很高,分别为11.51%~71.72%和28.28%~88.49%;20.31%~65.79%和34.21%~79.69%.结果表明.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是发现大肠疾病基础、经济、易被接受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易被体检人群忽视和拒检的体检项目,应引起体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改进对策,提高体检人群粪便检测的依从性,降低其拒检率.

    作者:徐厚兰;危静;刘民杰;蒋瑜;耿桂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点缝扎松弛直肠黏膜、内痔注射治疗脱出性痔126例疗效观察

    为提高脱出性痔的疗效,采用分点缝扎脱出痔上方的松弛直肠黏膜、内痔核用2:1芍倍注射液注射、保留齿状线的方法治疗脱出性痔126例.结果显示,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8个月;126例均无肿物脱出,创面一期愈合.3例经肛镜检查内痔核萎缩不全,但无出血和肿物脱出症状.结果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脱出性痔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内痔、混合痔脱出的治疗.

    作者:马磊;张勇;刘广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49例经内镜确诊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美沙拉秦口服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服药8周后复查内镜,治疗4周和8周后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服药4周和8周末,治疗组患者主观评价为明显好转者分别为53.9%和73.1%,对照组分别为21.9%和52.2%( P<0.05).治疗组服药8周内镜下显效率为65.3%,有效率为23.1%,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显效率为30.4%,有效率为34.8%,总有效率为64.8%;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评价为很好者(42.3%)显著高于对照组(4.4%)(P<0.05).结果表明,美沙拉秦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窦红宇;孙滨滨;丁柯;李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