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

崔岩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妇, 具体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在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在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0例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依据厚度不同将其分为三组:I级瘢痕组80例、II级瘢痕组80例和III级瘢痕组70例.比较三组阴道试产成功率和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结果:I级瘢痕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II级瘢痕组、III级瘢痕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II级瘢痕组、III级瘢痕组,II级瘢痕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III级瘢痕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III级瘢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阴道试产和妊娠结局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郭文博;张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尿sFlt-l水平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尿sFlt-l水平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 h蛋白尿水平将其分为Ⅰ组(蛋白尿阴性)、Ⅱ组(24 h蛋白尿<3.5 g)和Ⅲ组(24 h蛋白尿≥3.5 g),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受试者血、尿sFlt-l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24 h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血、尿sFlt-l水平依次升高、Ccr水平依次降低,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lt-l水平与Ccr呈明显负相关(r=-0.518,P<0.05),与24 h蛋白尿呈明显正相关(r=0.426,P<0.05),尿sFlt-l水平与Ccr和24 h蛋白尿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Flt-l水平检测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剂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并发早期肾衰竭的影响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并早期肾衰竭应用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治疗对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并早期肾衰竭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予以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小剂量激素治疗,分析两组血液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血糖及血钾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钾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U-TP)及血肌酐(SCr)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并早期肾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对血糖、血压及血钾水平的不良影响,同时保护肾功能.

    作者:张意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肾功能水平、皮肤瘙痒程度、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Ca2+、P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利于缓解瘙痒,降低PTH和β2MG水平,且对肾功能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4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观察组46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和对照组301例(未发生对比剂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临床指标,总结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对比剂用量、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均是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对比剂用量、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等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常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期组50例和亚急性期组42例;根据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组26例,中面积梗死组30例和小面积梗死组3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23例,中度组32例和轻度组37例.比较不同组患者之间脑钠肽(Brain natriretic peptide,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急性期组BNP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P<0.01),且亚急性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大面积梗死组BNP和Hcy水平高,其次是中面积梗死组,后是小面积梗死组,且两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重度组BNP和Hcy水平高,其次是中度组,后是轻度组,且两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随着急性脑梗死病变范围的扩大和病情的严重,BNP和Hcy水平逐渐升高,临床检测BNP和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先兆子痫、子痫、剖宫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质量.

    作者:崔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对19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及220例包含维吾尔族、汉族与之相匹配的已婚健康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和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研究组198例)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已婚健康受试者(对照组2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社会支持.

    作者:张晓英;李霞;崔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伴焦虑和抑郁的青年女性性病患者行全程心理疏导的效果

    目的:观察全程心理疏导在伴焦虑和抑郁的青年女性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伴有焦虑和抑郁的青年女性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程心理疏导治疗,研究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按需心理疏导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和心境异常情况,包括手足颤抖、心悸、不幸预感、乏力、尿频和多汗;统计三组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1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各心境异常情况和满意度均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研究2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各心境异常情况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心理疏导改善伴焦虑和抑郁的青年女性性病患者身心状态的效果优于按需心理疏导和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刘传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麦默通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

    目的:分析麦默桶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肿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性肿块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均行麦默通手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的乳腺肿块均完全切除,10例(12.66%)术后有血肿形成,19例(24.05%)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下瘀斑,随访2年,4例(5.06%)复发.结论:麦默通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较好,但可能出现并发症和复发,需做好术后防护.

    作者:王新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外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骨盆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在早期实施外固定技术能有效降低出血,缩短治疗时长,提高复苏几率,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死亡率.

    作者:谷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预防压疮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头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压疮预防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郭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快吸慢呼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快吸慢呼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快吸慢呼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H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及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采取快吸慢呼训练配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各项生理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艳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及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效果.

    作者:张明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男性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FEV1/FV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和FEV1%pred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头孢呋辛钠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头孢呋辛钠疗效.

    作者:葛宗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相障碍78例临床特点与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的临床特点与诊疗.方法:对78例BPD患者住院病历资料采用自制的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基本资料、临床诊断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出院时情况等信息,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诊疗.结果:43.59%的患者有药物滥用史,25.64%的患者具有两系三代精神障碍家族史;出院诊断编码为F31.1和F31.2者各36例;药物治疗以碳酸锂片和利培酮片使用者多;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87%;出院诊断ICD-10编码为F31.1和F31.2者在是否急诊(Z=-3.140,P=0.002)、送诊主体(Z=-2.637,P=0.00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D患者主要临床特点为药物滥用史和家族史,诊疗过程需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张俊;宋红涛;崔明;宋红梅;吴延海;焦东亮;王立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ESCA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四化延续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志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动态增强MR和钼靶检查的105例(185个病灶)乳腺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动态增强MR的诊断敏感性(88.68%)、准确性(85.95%)及特异性(69.23%)均明显高于钼靶检查的敏感性(76.10%)、准确性(70.81%)和特异性(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及腹痛消失的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WBC、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胡世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河南省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目的:分析河南省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7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年龄、疾病类型、性别、致病原因、发病部位、并发症和死因等情况.结果:65~74岁患者的比例高(P<0.05);发病率无性别差异(P>0.05);脑出血为主要类型,高血压为主要致病原因,基底节区出血为主要发病部位,中枢性发热为主要并发症,脑疝、循环呼吸衰竭为主要死因(P<0.05).结论:应加强高血压的控制力度,预防脑出血发生,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时采取降颅内压措施,加强监管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田旺松;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