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PH在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王爱华;宾东华

关键词:痔, 肛瘘, PPH, 低位肛瘘切除术, 疗效
摘要:为探讨PPH联合低位肛瘘切开术治疗痔合并低位肛瘘的疗效,本研究将60例痔合并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PPH联合低位肛瘘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低位肛瘘切开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24h疼痛及首次排便疼痛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次数、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PPH联合低位肛瘘切开术既能将两种肛肠疾病一次性治疗,且术后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创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单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3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应用单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的疗效,对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直肠残端用7号丝线行手工荷包缝合后,应用单吻合器进行吻合.结果显示,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缘组织均无癌细胞浸润.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结果表明,应用单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费用低.

    作者:陈斌武;黄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制复方硝酸甘油膏外敷治疗肛裂80例

    2006~2010年,我科采用自制复方硝酸甘油膏外敷治疗肛裂8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2~55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至5年;一期肛裂31例,二期肛裂49例;裂口位置:截石位6点位52例,12点位19例,其他点位9例.

    作者:常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在肛肠病术后镇痛效果的交叉对照研究

    为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交叉对照设计双盲法,将24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镇痛试验.结果显示,氟比洛芬酯在镇痛强度和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P<0.05).结果表明,氟比洛芬酯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疗效肯定.

    作者:陈海滨;蔡敏;杨小钰;刘声;温世华;刘传连;蔺涛;杨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拖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拖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将84例高位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多切口拖线引流治疗(试验组),另一组采用弧形切开内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4天疼痛程度、创口水肿情况、肛门功能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拖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疗效较好,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仲贵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和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为系统性评价中药和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纳入2005年1月1日至今的关于中药和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 Man 4.2软件对文献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并分析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共纳入5项RCT研究.中药和西药保留灌肠的痊愈率分别为44.7% (110/246)和16.1%(37/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58,P<0.00001).中药和西药保留灌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 (242/246)和82.6% (190/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8,P<0.00001).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的疗效优于西药保留灌肠.

    作者:黄宏俊;张清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袋形缝合术结合术后复方黄柏液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8例

    骶尾部藏毛窦多需手术治疗,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偏长.为此,我科对骶尾部藏毛窦患者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换药,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换药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共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4岁,病程1~2年.

    作者:卢福辉;管仲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0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成人急性结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为探讨多层螺旋CT在成人急性结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的37例急性结直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逐一与手术或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37例成人急性结直肠梗阻患者中,CT报告定位诊断正确37例,与临床结果对照符合率为100%;CT报告定性诊断正确35例,与临床结果对照符合率为94.6%.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对成人急性结直肠梗阻的早期定性、定位诊断准确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失为临床诊断成人急性结直肠梗阻的首选有效手段.

    作者:黄洪;江时忠;余龙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期切除吻合术结合术中灌洗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一期切除吻合术结合术中灌洗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采用此方法治疗的3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创口感染2例,经创口换药后治愈;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发生吻合口漏1例,终死于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一期切除吻合术结合术中灌洗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武伟;何桦波;王雄;王绍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肠癌术后放疗的临床护理

    放疗作为直肠癌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直肠癌术后放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机体及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理,影响患者康复.为提高直肠癌术后放疗疗效,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放射性副损伤.具体护理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李威;聂敏;林红霞;李春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11月应用双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8例患者吻合效果较佳.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无出血与盆腔感染.随访3~60个月,肝转移15例(22.1%),腹股沟淋巴结转移3例(4.41%),无吻合口复发,3年后死亡3例.结果表明,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成功率高.

    作者:谢睿;方泉;谢君钦;陆杰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258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此方法治疗混合痔258例.结果显示,本组治愈24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2%(256/258).术后肛管狭窄1例,创口出血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

    作者:刘利华;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位直肠癌Miles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为提高低位直肠癌Miles术护理水平,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回顾分析42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加强营养和肠道准备、术后造口护理、饮食指导、各种引流管护理和排便指导等.结果显示,本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创口感染4例(9.5%),肺部感染2例(4.8%),经治疗后均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果表明,对低位直肠癌Miles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颖;于锦绣;周永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口端管道挂线引流治疗远外口肛瘘28例

    2007~2011年,我科采用外口端管道挂线引流治疗远外口肛瘘2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1~60岁,平均38.5岁;病程0.5~3年.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骶管麻醉.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制消痔膏与消炎栓合用治疗痔

    2010年2~10月,我院采用自制的消痔膏和消炎栓联合用药治疗痔78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痔患者156例,均符合1975年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防治肛门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出血、痔脱垂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8~72岁.对照组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8~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急腹症就诊的结肠癌外科诊治分析

    为总结以急腹症就诊的结肠癌患者的外科诊治体会,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以急腹症就诊的2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7例患者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例,肠穿孔7例,肠梗阻8例,腹腔内出血3例,病因不明3例.全部行手术治疗,16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行全结肠切除术,5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术,2例行经腹前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 148.87±47.32) min;平均术后住院(17.87±5.48)d.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4例,创口感染2例,肠瘘1例,短期腹泻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果表明,结肠癌急腹症不同于一般急腹症,术式选择以挽救生命为第一原则,依病情和病变部位而定,实施个体化方案,以达到延长生命之目的.

    作者:赵灿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概况

    环状混合痔是痔发展进程中较为严重的病理阶段,无论是病理解剖,还是生理功能,其已具有不可逆性,此时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现就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霖;王佳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组织改变的影响

    为探讨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组织改变的影响,本研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I)组、参白合剂高剂量组(参高组)和参白合剂低剂量组(参低组)5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小鼠UC模型.在造模第1天、第10天、第20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第21天处死小鼠,制备结肠组织病理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模型组DAI评分下降、病理损害显著;空白组结肠组织正常.治疗后参高组、参低组、SASP组较模型组DAI评分及病理损害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参白合剂能有效改善小鼠UC的症状和病理损害,对UC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赵党生;晋梅;李琳;冯传秀;许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窦切开敞开引流治疗肛窦炎20例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病窦切开敞开引流术治疗肛窦炎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8~66岁,平均43.3岁;病程13个月至16年.19例患者为1个病窦,1例患者为2个病窦.病灶部位:截石位6点15例,3点2例,9点3例.

    作者:姜国丹;刘慧峰;李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术加部分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8例

    我们采用3、7、11点位外剥内扎术加部分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23~76岁,平均41.5岁;病程3~42年,平均9.5年.本组并发痔核急性嵌顿11例,肛管狭窄10例.所有患者均有长期反复肛门内肿物环状脱出、便秘、便血病中.

    作者:蒋先能;莫成聪;王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