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东林
为观察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将120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派瑞松霜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65.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内服、中药熏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紧缩术、直肠瘢痕固定术、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提肛运动在直肠脱垂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现结合1例说明如下.
作者:陈亮;梅笑玲;樊庆文;麻清;李心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痔切除术预防与控制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242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单纯PPH组57例和PPH结合痔切除术组185例.结果显示,PPH结合痔切除术组在术后出血、痔核脱垂等方面优于PPH组.结果表明,采用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只要规范手术操作就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疗效,对32例Ⅱ、Ⅲ期环状内痔脱垂伴出血的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患者痔脱垂和出血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直肠血肿、创口出血及创口感染,无肛门、直肠狭窄,也无术后痔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不失为治疗轻度环状内痔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微创、微痛及与PPH相比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戎放;叶能红;陈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张增强;邢乃姣;韩松;毛葵;郑昌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肛泰软膏局部外用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肛裂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62岁,平均31.27岁;发病时间1d至4年不等.其中后位裂口23例,前位裂口12例,前后裂口均有者3例,后位、左后位均有裂口者1例,后位、左中位均有裂口者1例.伴哨兵痔者11例,肛乳头肥大者4例,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均有者3例.40例患者中Ⅰ期肛裂6例,占15%;Ⅱ期肛裂21例,占52.5%;Ⅲ期肛裂12例,占30%;Ⅳ期肛裂1例,占2.5%.
作者:张学军;何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TST (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又称选择式微创痔吻合器,主要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出血或伴脱垂内痔患者.我院采用TST辅助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49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岁;病程1.5~30年.其中赘皮性环状混合痔39例,血栓性环状混合痔20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21例.
作者:贺平;吴莉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将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后方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陈烁;龚银银;邱绪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0例.A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痔核结扎线脱落时间、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肛门舒适度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3.3% vs 83.3%,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发病时间1~8d.发病因素:疲劳过度46例,饮酒、过食辛辣食物15例,便秘努责12例,剧烈咳嗽5例,妊娠产后8例.治疗方法:人院当天或次日行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或骶麻.
作者:钱亚军;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肿瘤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淋巴道转移是其常见的扩散方式.有关肿瘤血管发育和新生的调节机制颇受重视,然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分离纯化技术的提高及特有分子标志的发现,肿瘤淋巴管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本文就淋巴管的生成及其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结合近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振军;应晓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索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性,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义;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32例;年龄30d至59岁;病程3~10d.肛周皮下脓肿90例,括约肌间脓肿3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例,低位蹄铁型脓肿10例;合并糖尿病2例.治疗方法:成人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1岁以内的小儿取侧卧位,静脉全麻.
作者:苏维霞;曾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采用PPH加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8例(治疗组),并与单纯PPH治疗的环状混合痔28例(对照组)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肛门水肿、肛门残留皮赘或痔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PPH加皮桥减压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在峰;刘士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住院时间及疗效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肛门疼痛评分、肛门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能有效治疗混合痔,相关指标优于传统痔外剥内扎术,具有创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殷文明;季利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闫守月;邱进;吕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急性发作症状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痔宁片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便血、痔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两组均能显著改变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宫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选择性应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术、保留齿状线区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41岁;病史14个月至25年.其中环状血栓性外痔69例,炎性外痔12例;Ⅱ期内痔25例,Ⅲ期内痔56例;有3个及3个以上内痔者48例,3个母痔均较大伴脱出者45例,无其他并发症.
作者:孙成安;夏安平;项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04~2010年,我们采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痔和肛裂便血7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50例中,男350例,女400例;年龄17~78岁,平均39.5岁;病程3d至5年,平均7个月.均有便血症状.诊断为Ⅰ、Ⅱ期内痔600例,Ⅰ、Ⅱ期肛裂150例.内痔便血采用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便血较重者加服槐角丸,经肛门直肠给药云南白药胶囊2粒与九华痔疮栓1枚.肛裂便血者扩肛后,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经肛门直肠给药云南白药胶囊2粒与九华痔疮栓1枚.
作者:董敬艳;林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0~66岁.其中各类痔35例,肛裂11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10例.全部病例术后采用局部中药外洗换药,肛门下坠无明显缓解者.
作者:平丽红;郁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