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霞
我科采用口服曲克芦丁加中药坐浴的方法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取得满意疗效,与单纯采用中药坐浴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肛门病术后肛缘发生水肿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2岁,平均37.6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水肿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扬轶;周祥春;彭达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润肠通便汤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将60例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润肠通便汤口服,对照组予开塞露注肛等常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排便困难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6.7%(20/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治愈率为16.7%(5/30),总有效率为80.0%(24/3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困难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排便困难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果表明,润肠通便汤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疗效肯定.
作者:陈福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回顾分析2009~2011年我院行Delorme手术治疗的16例直肠脱垂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3~8d,平均6.5d.术后肛门狭窄1例,排便困难1例.术后随访1~2年,复发1例.术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
作者:洪洙;李会晨;张锡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金属支架植入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疗效,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应用该法治疗,具体方法:先通过腹部CT及X线片检查等评估肠梗阻严重程度,然后于内镜下行肿瘤占位肠管处金属支架植入术,1周后行开腹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显示,33例患者金属支架植入均成功.其中2例患者支架植入后3h左右出现腹膜炎体征,考虑肠穿孔,2例患者支架植入后第5天再次出现肠梗阻,急诊行肿块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肠管封闭术;余2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金属支架植入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可避免二次手术的理想术式.
作者:徐天生;毛兴龙;林水泉;徐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比较不同体位小剂量0.5%盐酸左布比卡因鞍区麻醉(简称鞍麻)在肛门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肛门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两组麻醉用药均为0.5%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0.8ml(4mg)加麻黄素3~5mg.A组:传统“坐位”鞍麻,即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行L3-4或L4-5穿刺并注药,然后保持坐位10~15min后改平卧位.B组:“头高足低位”鞍麻,即患者取侧卧位行L3-4或L4-5穿刺成功后,改取头高足低位(10°~15°)注药,注药完毕后患者改平卧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注药结束至术野消毒所需时间、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变化、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成功行鞍区神经阻滞,顺利完成手术,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均无下肢运动神经阻滞.但A组鞍麻注药完毕后患者需保持坐位10~15min才可开始手术,B组鞍麻注药完毕后即刻开始手术;而且A组鞍麻坐位等待时5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改平卧位后缓解;术后48h内A组发生头痛14例,B组仅2例.结果表明,“头高足低位”小剂量0.5%盐酸左布比卡因鞍麻下行肛门病手术安全可靠,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可明显缩短鞍麻注药后至手术开始的等待时间,避免传统“坐位”鞍麻坐位等待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术后麻醉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胡建军;殷艳萍;何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利用成人电子肠镜在钛夹辅助下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的疗效,采用此方法治疗小儿大肠巨大息肉27例(27枚).结果显示,27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未发生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利用成人电子肠镜在金属钛夹辅助下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可靠,在无条件用小儿肠镜的地区谨慎使用成人肠镜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是可行的.
作者:荆巧玲;周力;田强;张玉英;王成君;丰义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69例临床怀疑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及血清CEA检测,并将18F-FDG PET/CT检查及CEA检测结果与复发转移的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69例患者中,终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47例.血清CEA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59.1%;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90.9%;两者联合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95.5%.结果表明,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血清CEA高,血清CEA对18F-FDG PET/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对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业;杨熊飞;张艾莉;朱建新;张维胜;崔兰兰;史新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痔痛宁软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术后并发疼痛、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痔痛宁软膏纳肛,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均每天2次.结果显示,在止痛方面,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1.7%),P <0.05;在消肿方面,治疗组显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应用痔痛宁软膏的止痛、消肿疗效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作者:张增强;韩松;毛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科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坐浴防治360例痔瘘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0例患者中,男195例,女165例;年龄26~65岁,平均42.0岁;混合痔226例,肛瘘134例.治疗方法:每日排便后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坐浴.
作者:吕光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挂线治疗PPH术后直肠狭窄的疗效,将2007年7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PPH术后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一组予手术挂线(观察组),一组予纵切横缝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复发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原发性大出血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与纵切横缝术治疗PPH术后直肠狭窄相比,挂线疗法操作更简单,耗时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所需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强;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总结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回顾32例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的环状嵌顿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指导、详细了解合并症、肠道准备,术中心理护理,术后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创口及并发症观察处理等,并就护理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均能以信任、放心的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d.术后无大出血、感染、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成功随访28例,均无复发.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安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在患者治疗康复中起积极作用.
作者:徐晓利;蒋进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复方大承气汤在结直肠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结直肠术后单纯性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静脉高营养等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措施基础上,经胃管给予复方大承气汤.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体疗效、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结直肠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作者:冯丽莉;张小元;罗占林;张艾莉;杨熊飞;张维胜;杜斌斌;王涛;韩纪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综合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对109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组),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102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的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创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可减轻混合痔术后创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王成敬;张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吻合器非对称性可选择性切除术(ASR)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科应用ASR治疗混合痔50例.结果显示,50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为2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d.术后均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ASR治疗混合痔治愈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智宇;许国城;林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06~2010年,我科采用瘘管切除、远端缝合近端敞开引流治疗肛门前侧瘘4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病程2个月至20年;低位肛瘘34例,高位肛瘘6例.治疗方法:腰俞穴麻醉或肛周局部阻滞麻醉,患者取截石位.采用视、触、牵拉、亚甲蓝双氧水染色、探针检查、瘘管造影等方法,明确内口及瘘管走行及与括约肌的关系.
作者:杜仲代;岳春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男,48岁.因肛周肿痛破溃流脓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10年前出现肛周肿痛,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至今已先后行7次手术.2011年11月9日在德州武城某医院拟行手术治疗,见病情复杂遂转入我院.查体:肛周截石位8点位距肛缘约6cm见外口,并有稀薄脓性分泌物流出,7点位见手术创口未愈.指诊:直肠右后壁黏膜下饱胀感,上端不能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3.8×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
作者:史忠瑞;陈伟伟;韩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将150例ST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莫沙比利口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27例,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9.3%(52/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复发情况:对有效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7%(18/70),对照组复发率为67.3%(35/5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治疗STC疗效肯定,服用方便,无腹痛、腹泻及药物性依赖等副作用,患者易接受,而且复发率低,可作为STC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钱雄杰;曹红波;刘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科应用自制肛裂专用药局部外涂治疗肛裂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65岁,其中不满6岁的儿童4例;病程3d至10年.患者临床均有疼痛、便秘和出血等表现,其中20例患者以肛门剧烈疼痛为主,10例以便后出血较多为主.合并痔15例.1个裂口24例,2个裂口6例.裂口部位均在肛管前正中线和(或)后正中线上.
作者:孙振华;许德仓;王伟龙;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自2010年以来,我院采用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病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感染、渗血、创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686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中,964例术后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治疗组),722例术后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对照组).治疗组男593例,女371例;年龄18~75岁;混合痔术后240例,外痔术后104例,肛门、肛管息肉术后30例,肛周脓肿术后150例,肛瘘术后170例,肛裂术后230例,耻骨直肠肌肥厚术后17例,直肠前突术后19例,肛旁皮脂腺囊肿感染术后4例.
作者:邱胜民;杨继闽;闫守月;吕辉;段明戈;周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肛门括约肌微创修复术治疗肛门不完全失禁的疗效,回顾分析采用该法治疗的50例肛门不完全失禁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49例手术成功,1例失败,治愈率98.0%.术后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均恢复正常.结果表明,肛门括约肌微创修复术治疗肛门不完全失禁患者创伤小,术后效果好,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清华;王琥;夏淙瑶;于文皎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