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琳;张跃
为探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PPH悬吊组、外剥内扎(MMH)悬吊组和MMH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各组系列评价指标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残余外痔、肛门渗液、治疗效果方面,PPH悬吊组优于MMH悬吊组及MMH组.结果表明,PPH结合悬吊术能大限度地保留齿状线,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具有手术时间短、一次性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传思;谢贻祥;郑学海;黄鸿武;吴永军;姚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手术疗效,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结合肛垫双向固定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术后出血、肛门狭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结合肛垫双向固定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疗法.
作者:王文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的疗效,对23例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患者采用TST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显示,TST术后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患者排便次数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78.3%,肛管直肠角也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TST联合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是一种微创、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苏志钊;程卫东;孙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加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6例,女52例;年龄15~69岁;病程3d至1个月.肛周皮下脓肿75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蹄铁型脓肿4例.
作者:窦红云;窦安宁;窦修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出血、肿物脱出、排尿及排便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TST治疗混合痔疗效与PPH相似,但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于登峰;董毅;张文俊;程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笔者采用原位创口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与侧切术治疗肛裂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43例;年龄20岁以下5例,21~40岁47例,40岁以上8例;病程3个月至15年.肛裂部位:后正中位37例,前正中位23例,前后正中位均有13例.并发结缔组织性外痔25例,肛乳头肥大52例.
作者:李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经湿热下注证.祖国医学认为,多数肛肠疾病是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而致,或因泄泻痢疾等湿热之邪下注肛门,或因肠燥便秘、虫积骚扰所致.故湿热下注肛门是导致多种肛肠疾病发生的病因,清利湿热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因此,大凡是湿热证型的肛肠疾病,皆可用龙胆泻肝汤化裁取之,临床随证加减,疗效较满意.现择例介绍如下.
作者:彭位俊;朱琼;唐学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腹膜透析患者由于肠壁的长期压迫,活动量少及控制饮水量,容易发生便秘,使粪便在肠内长时间堆积而发生肠梗阻.此类患者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我科采用多途径中医给药技术治疗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赞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外剥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5例,女215例;年龄22~65岁;病程3~15年.其中环状混合痔嵌顿水肿60例,环状混合痔并血栓性外痔70例,不包括同时患有肛裂、肛乳头瘤等其他疾病患者.
作者:贺新政;余东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分段分级引流术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临床效果,采用分段分级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63例,与传统挂线术治疗的63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分段分级引流术在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传统挂线术.结果表明,分段分级引流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疗效确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卫建强;宁桂兰;闫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对Ⅲ、Ⅳ期脱垂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PPH联合普通电刀治疗,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肛门坠胀、肛缘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1,P<0.05).结果表明,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宋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腰麻联合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对肛肠病手术镇痛的效果,对248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在0.375%罗哌卡因2ml腰麻下手术,术后创缘皮下及创面基底部点状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镇痛.结果显示,完全无痛89例(35.9%),Ⅰ度疼痛135例(54.4%),Ⅱ度疼痛24例(9.7%).结果表明,腰麻联合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为肛肠病手术理想的镇痛方案,达到了肛肠外科术中、术后无痛的目的,故可作为肛肠病手术首选的麻醉镇痛方案.
作者:杨冬青;任黎栋;李琴;徐国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并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3例,女15例;年龄43~67岁,平均52岁;病程5~27年,平均12年.脱垂程度:Ⅱ度5例,Ⅲ度13例.合并直肠前突3例,混合痔7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并发出血的原因及对策,回顾性分析138例行P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中荷包缝合时出现血肿14例(10.1%),吻合口渗血99例(71.7%),其中活动性出血84例(60.9%),吻合后吻合口裂开1例(0.7%),术中需要缝合者90例(65.2%);大出血5例(3.6%).结果表明,PPH虽然是痔病治疗的常规手段,但必须注意防范其并发出血的发生,应积极探寻其对策,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仲超祥;胡玉超;江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手术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对96例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低切高挂虚线对口引流与中药内服外用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结果显示,9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0.5~3年,全部病例无肛门变形、移位、狭窄、失禁、漏气漏液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无复发,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作者:孟德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们采用芍倍注射液注射加切扎治疗混合痔5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混合痔516例,男297例,女219例;年龄15~76岁;病程6个月至30年,1年以内54例,1年以上至5年211例,6~10年128例,10年以上123例.其中合并肛瘘14例,肛裂69例.
作者:常亮;常燕;肖伊娜;常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地奥司明片联合应用对痔与肛裂术后创缘水肿、疼痛、渗出、坠胀等症状的治疗效果,将300例痔、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口服地奥司明片;对照组采用1:5000PP液熏洗坐浴,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果表明,金玄痔科熏洗散、地奥司明片联合应用对痔与肛裂术后创缘水肿、疼痛、渗出、坠胀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杨士磊;王峰;余传学;陈勇;高亮;刘亮;韦俊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将64例不能采取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联合应用2~3种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8.7%,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治愈率31.3%,有效率59.3%)(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微化脓性阑尾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采取手术的患者.
作者:钱灵岚;吕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们对65例肛瘘及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面愈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8例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6个月至76岁,平均37.5岁;病程3d至30年,平均10.3年.肛瘘70例,肛周脓肿58例.将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红玲;侯波;王荣光;刘兴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58例,观察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无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和后遗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疗效可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永泉;谭杏珍;陶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