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杜斌斌;刘婷婷;陈玲娟;周嫣茹;李德芳
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儿童直肠脱垂8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儿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1岁7个月至12岁;病程6个月至9年;Ⅰ度直肠脱垂44例,Ⅱ度直肠脱垂36例.病例均为第一次行注射治疗.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男,73岁,因“肛周脓肿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9d,肛周肿痛、发热症状无缓解,炎症侵袭筋膜,并沿筋膜顺腹股沟蔓延至右侧阴囊,阴囊肿胀”于2013年1 2月26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9℃,血压145/90mmHg,脉搏96次/min,精神差,呼吸急促,意识模糊,腹部胀满,叩诊鼓音,肠鸣音3~4min一次,双侧下肢水肿,肛周肿胀、剧痛.专科检查(左侧卧位),(1)视诊:以肛门为圆心、半径约12cm的圆形肿胀区,炎症沿右侧腹股沟蔓延至右侧阴囊,红肿明显,肛周无斑疹及溃疡等.(2)指诊:环肛门一周肿胀区质硬,触痛(+),皮温较高,皮肤感觉缺失;右侧腹股沟触及捻发感,压痛(+),且皮下组织质硬,按压呈木质感;右侧阴囊质硬,触痛(+);肛温较高,肛管直肠环弹性差,肛内未触及肿块及硬结等,指套退出无血迹及脓血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24×109/L,血钾2.7mmol/L,血球蛋白21.2g/L.
作者:陈域;石秦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臭氧水冲洗及中药液熏蒸在肛门疾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108例行手术治疗的肛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术后应用LC-C多功能熏蒸治疗机对患处进行臭氧水冲洗和中药液熏蒸,对照组术后应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患处,每天1次,3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剧烈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肛门疼痛消失时间、肛缘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门疾病术后应用LC-C多功能熏蒸治疗机对患处进行臭氧水冲洗和中药液熏蒸可减轻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促进创面愈合,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李强;王倩;鞠应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我科于局麻下行胶圈套扎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12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22~70岁;病程1~30年;合并肛裂40例,低位肛瘘25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局部麻醉.充分扩肛至可容纳3~4指,将喇叭口肛门镜置入肛内,拔出内筒,暴露痔核,将套扎器对准痔核,扣动扳机进行胶圈套扎.对于多个痔核者,由小至大分次套扎痔核.套扎完毕,可见痔核呈暗紫色葡萄样.肛门镜下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肛内指诊有无胶圈脱落.然后,用手术剪将肛门口外痔部分剪除.术毕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术后第2天排便后,用中药液熏洗坐浴肛门局部.
作者:郭金亮;古丽巴哈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12年,我院引进了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并将其用于混合痔患者以减轻其术后并发症,促进其康复,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熏洗法治疗者,现对比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将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3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6例.观察组男92例,女94例;年龄18~70岁,平均45.0岁;病程2~20年.对照组男88例,女98例;年龄20~70岁,平均43.9岁;病程1~2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王敬元;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08~2012年,我院采用外剥内扎加直肠黏膜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1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100例,女110例;年龄17~83岁,平均48.0岁;病程6个月至34年,平均4.5年;伴有痔嵌顿水肿及血栓57例,排便后肿物脱出62例.
作者:左云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换药,对照组术后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肛缘水肿程度、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24h肛缘水肿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肛缘水肿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果表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换药能够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程度,促进肛缘水肿消退及创面愈合.
作者:左保廷;张军霞;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会阴重建及肛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回顾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行会阴重建及肛门松解术治疗的103例直肠前突患者资料,患者术前便秘症状严重,均符合罗马Ⅲ标准,多数依赖服用泻药排便.结果显示,经治疗,痊愈82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1%(99/103).结果表明,行会阴重建及肛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可行,效果肯定.
作者:爱勇;于俊兰;尹剑;张伟;海燕;李宏兵;王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应用复方蜜油膏换药促进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复方蜜油膏换药,对照组应用凡士林油纱换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创口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复方蜜油膏换药可促进肛瘘术后创口愈合.
作者:刘刚;胡卫华;朱晔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肛门病手术患者,我们多采用口服止痛药、术中注射长效止痛剂、TDP灯(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局部照射等方法联合镇痛,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肛肠疾病患者859例,其中男573例,女286例;年龄16~75岁;混合痔331例,肛裂216例,血栓性外痔142例,嵌顿痔67例,肛瘘56例,肛周脓肿47例.
作者:吴国平;肖寒;祝庆平;杨光;卫保华;陈天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在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择期行混合痔切除术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麻药物为0.5%罗哌卡因1.5ml.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生理盐水组(NS组)、地佐辛组(D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P组),各20例,于手术结束前10min经静脉滴注相应药物.对比各组患者术后4h(T4)、8h(T8)、12h(T12)、24h(T24)时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术后补给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T4时点各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8和T12时点,P组、NS组、D组VAS评分均高于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时点,DP组VAS评分与P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术后补给镇痛药量略少于D组和P组,明显少于NS组,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DP组和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联合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且可以减少其他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玄国城;姜万维;王庆辉;段海霞;于学美;许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发病原因较多,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我院采用冰黄肤乐软膏外涂加亚甲蓝局部注射治疗肛周湿疹4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9~59岁,平均34.8岁;病程30d至5年,平均3.6年.
作者:高彩霞;林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男,61岁,因“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间断性便血4年余,近期加重”入院.患者4年余来便后肛门脱出物不能完全回纳,尤以劳累时加重,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染纸,大便日行1次,质软成形,排便时无明显痛感.查体:截石位3、7、11点见跨齿状线肿物脱出,齿状线下移明显.入院诊断:混合痔、高血压2级.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示肝内多发血管瘤、脂肪肝、胆囊壁稍厚.入院后完善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于局麻下行PPH.术中及术后换药发现手术创面较易出血,追问病史,患者年幼时有反复自发性鼻出血病史,搔抓四肢及躯干皮肤后易出现皮下出血.
作者:黄晓东;汤朝阳;毛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直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根治直肠癌的惟一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应运而生.1992年,K(o)ckerling等[1]首次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Miles手术,揭开了直肠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序幕.2009年,我国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中,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纳入了治疗标准方案.
作者:庞雪;王玉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观察柏红痔消外洗方在痔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将80例痔急性发作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柏红痔消外洗方熏洗,对照组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每天2次,7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便血、疼痛、痔核脱垂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P<0.01.结果表明,柏红痔消外洗方熏洗可有效缓解痔急性发作时的便血、疼痛、痔脱垂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省;朱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男,55岁.患痔病10余年,2013年12月于当地医院行环状混合痔PPH,术后用凡士林纱布包裹肛管填塞肛门.术前第7天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未予治疗.术后当天肛管内流出大量新鲜血液,约1000ml,术后7d内行黏膜出血点缝扎止血术4次,术毕皆用凡士林纱布包裹肛管填塞肛门,止血效果均不佳,患者每日出血量大约3000ml.遂转入我院治疗.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不佳,面色蜡黄,嘴唇焦干,皮肤弹性差,自诉肛门部疼痛难忍,憋胀急迫,排便感强烈,肛管堵塞,自肛管有新鲜血液流出.血常规:红细胞2.98×1012/L,血红蛋白58g/L,凝血功能检查无异常.遂急诊手术,先后手术2次,方法同前,无明显效果.行B超检查,示乙状结肠膨胀,直径6cm,降结肠、横结肠直径4cm,升结肠直径4cm,回盲部可见双向液体流.
作者:石斌;许方方;严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TST加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肛缘水肿、便血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术后感染、吻合口或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果表明,TST结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且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强;李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采用保留齿状线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2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0例患者中,男120例,女110例;年龄25~65岁;病程2~25年.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局部麻醉.检查痔核分布情况,根据痔核分布设计好分段.用止血钳夹住外痔皮肤向上拉起,用手术剪剪一梭形切口,潜行剥离梭形皮瓣下的曲张静脉丛及结缔组织;将梭形切口上的组织连同内痔组织钝性加锐性分离至齿状线上0.5cm处,断端用7号丝线对位缝合;用大弯钳夹住内痔核基底部,用10号线“8”字贯穿结扎,结扎线位于齿状线内,剪除痔体残端.同法处理其他痔核.缝扎相邻痔核时应上下错开,使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痔核之间皮桥保留不少于0.5cm.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18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先用1%亚甲蓝1.5ml、0.9%氯化钠注射液10ml、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5mg的混合液于肛周皮损区做皮内皮下浸润注射,然后用高频电刀做点状皮神经阻断,各点间隔2~3mm.对照组常规采用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8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治愈率为93.4%(85/91),总有效率为100%(91/91).对照组痊愈6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治愈率为69.2%(63/91),总有效率为84.6%(77/9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2.2%),对照组复发9例(9.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智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针刺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将72例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补液,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并早期给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干预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针刺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腹胀、创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PA)浓度、淋巴细胞总数(TL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进行针刺干预治疗能促进患者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而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孔维民;王吉侯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