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可建;尹春方
为观察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将83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水肿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水肿程度、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是一种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简单、有效、恢复快的新术式.
作者:谭星;百合;陈战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探讨应用18F-FDG显像剂行PET/CT联合WB-DWI诊断直肠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价值,选取了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直肠腺癌各10例,进行PET/CT及WB-DWI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和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中,PET/CT检查指标SUV值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呈上升趋势,而WB-DWI的检查指标ADC值呈下降趋势,rSUV值与rADC值呈负相关.结果表明,应用18F-FDG显像剂行PET/CT和WB-DWI的联合检查可以为诊断直肠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提供参考,是一种较好的术前检查方法.
作者:向振东;崔兰兰;王涛;王飞;杨熊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男,47岁.因“腰骶部疼痛1周,多饮、多尿3d”,于2014年4月14日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查体:T 37.7 C,HR 84次/min,R 20次/min,BP130/71mmHg.急性病容,查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肛门检查:左臀部距肛缘约5 cm处扪及约18cm × 10 cm包块,皮肤发红,皮温高,有压痛,无明显波动感.血常规:WBC 11.54×109/L、N 94.6%.GLU 37.6 mmol/L,β-HB 0.67mmol/L,CRP 22.18mg/L.肝肾功、电解质未见异常;臀部B超示:左臀部皮下低回声区,左臀部皮下软组织水肿.
作者:毛祥坤;潘琦虹;魏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弧形切割器治疗直肠前突患者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1岁,平均41岁;病程4~28年,平均11年.其中依赖泻药排便7例,手助排便3例.直肠前突深度2.5~4.5 cm.前突部位位于阴道下1/3者11例,阴道中1/3者1例.术前排粪造影均见“鹅头征”.术前均排除慢传输型便秘、耻骨直肠肌肥厚等.
作者:余洪艳;韦俊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主管道挂实线、侧管道挂虚线治疗半蹄铁型肛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病程6个月至5年.管道长8~12cm,其中手术2次者1例,手术1次者2例,其他无肛瘘手术史.治疗方法:患者取患侧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从前方的外口向后方探查,若行程过长可适当切开前方的管道,探至肛门后方肛尾韧带处,由后向前做弧形切口(人造外口),切开深度至探查的管道.人造外口距前方的外口留适当的距离不切开,引入橡皮筋,无张力下结扎橡皮筋两端(虚挂).
作者:沙启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是以甘温为主的培中举陷之名方.临床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为辨证要点,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自2012年9月以来,王吉侯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肛肠疾病,如内痔出血、慢性腹泻、肛瘘术后发热、肛瘘术后创口久不愈合、混合痔术后便秘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郭红平;孔维民;龚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肛门病术后尿潴留为术后常见并发症,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口服特拉唑嗪治疗肛门病术后尿潴留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行肛门疾病手术后尿潴留患者48例,年龄20~5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作者:余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肠癌术后腹泻在临床多见,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没有一种标准而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1-2].单纯采用抗感染和止泻等药物治疗,用药泻止,停药复发,使病情缠绵难愈.大肠癌术后腹泻采用中医药治疗极为必要.
作者:张云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因“排便困难、肛内出血2d”入院.患者3d前间断食用大粒石榴,连同籽一同嚼服2.5kg.次日排便时肛内疼痛,大便不能排出,当地医院给予口服三黄片,并予开塞露灌肠治疗后仍不能排出,进而出现腹胀、腹痛,肛内坠胀、疼痛,排不出大便,肛内出血,遂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陈东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P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对65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PH,吻合口上端直肠黏膜下柱状注射1∶1消痔灵液,术后给予中药坐浴等对症治疗.结果显示,65例中,治愈30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治愈时间7~15 d.结果表明,P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新;席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罗哌卡因局麻下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嵌顿痔临床疗效,对28例老年基础脏器疾病多而复杂的急性嵌顿痔患者在罗哌卡因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后约5 min,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坠胀疼痛消失,水肿逐渐消退,痔核向肛内回缩,然后采用1∶1消痔灵注射液行内痔注射治疗.发病24h以内痔黏膜无糜烂、坏死者治疗效果更好.术后6h肛门疼痛0级6例,Ⅰ级17例,Ⅱ级5例,平均治愈时间7.6 d.治愈25例,好转3例,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能够完全满足老年急性嵌顿痔手术麻醉要求,治疗早期急性嵌顿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银山;李海亮;谢川;田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男,42岁.因“肛内坠胀疼痛不适4d”入院.入院中医诊断:肛痈(火毒蕴结证).西医诊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混合痔.肛门直肠B超:肛门右侧7~11点位距肛门2.1 cm处探及4.4 cm×2.6cm的囊性包块,呈半环状,透声差.考虑肛门右侧囊性包块(多考虑肛周脓肿).血常规:WBC 11.1×109/L,N 78.8%.入院当天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周瘘道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作者:陈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笔者对50例环状混合痔行电刀外痔剥离、内痔以自动痔疮套扎器(RPH)套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病程2~19年.均采用电刀外痔剥离、内痔RPH套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1~62岁;病程3~23年.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宋其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功能性便秘(FC)的发病机理较复杂,现对FC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1饮食、气候和生活方式因素有研究显示[1],便秘发病率的增高可能与气候干燥,食用蔬菜、水果较少有关.生活方式上[2],主要是对排便不利的生活方式,如不定时排便、长期摒便、人为抑制便意等,低级中枢经常受到高级中枢压抑,原有的排便反射受到破坏,从而造成便秘.
作者:白凤全;贺平;谢敏江;董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分段齿形结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法治疗的30例患者资料.结果显示,30例患者全部治愈,肛门皮肤平整,排便正常.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6.1 d;创面愈合时间11~20 d,平均14.6d.结果表明,分段齿形结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王长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口服美沙拉秦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便秘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72例便秘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79.4%,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 VS 14.7%,P<0.05).结果表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便秘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较单用美沙拉秦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马成仁;鲍聚喜;马存林;冯作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三钳定位”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6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0例采用“三钳定位”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治疗,对照组310例采用外剥内扎并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当,但在创口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二对照组.结果表明,“三钳定位”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程短,损伤少,术后不良反应小,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保华;魏旭凤;魏会玉;刘海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肛瘘术后3年,肛周潮湿、瘙痒2年”于2014年4月20日入院.3年前,患者因肛旁肿痛流脓于当地县医院行肛瘘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尚可.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潮湿、瘙痒,大便稀时内裤常沾染少量粪便,大便干时则无,无便血、疼痛等不适,自行予以熊珍栓、肤痔清软膏等药物局部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来我科治疗.
作者:吴芸;李东平;董根骥;秦靓;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消痔灵注射、肛门环缩及肛尾间沟缝闭术综合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5~67岁,平均61岁;病程10~30年.Ⅱ度直肠脱垂4例,Ⅲ度直肠脱垂7例.直肠脱出长度5~15cm,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闭合不紧,稀便控制不利,蹲位或用力时直肠全层脱出.
作者:杨锟;周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内痔结扎悬吊消痔灵注射及外痔切扎术治疗以内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2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87例;年龄21~72岁;病程0.5~22年.其中环状混合痔内痔Ⅱ期88例,Ⅲ期72例,Ⅳ期55例;并发肛裂14例,肛乳头肥大28例,便鲜血56例.
作者:韩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