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赖玉琼
目的 探讨VEGF、Ang-2与PET/CT SUVmax值在孤立性肺肿块的表现及相关性,旨在为孤立性肺肿块性质判定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6月连续性孤立性肺肿块患者89例,根据病理分成良性组、恶性组,术前用PET/CT测定病灶SUVmax值,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灶VEGF、Ang-2表达,比较良、恶性组间VEGF、Ang-2、SUVmax值,绘制ROC曲线找出三者诊断肺肿块良恶性的佳截点,并对VEGF、Ang-2与SUVmax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1)恶性组中的VEGF、Ang-2、SUVmax值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GF=89.0,Ang-2=81.5,SUVmax值=2.85时,诊断孤立性肺肿块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75%、82.8%、92.2%,特异性分别为80.0%、76.0%、64.0%;(3)良性组中VEGF(r=0.534,P=0.006)、Ang-2(r=0.558,P=0.004)与SUVmax值具有相关性;恶性组中VEGF(r=0.575,P=0.000)、Ang-2(r=0.598,p=0.000)与SUVmax值具有相关性.结论 VEGF、Ang-2与SUVmax值在肺恶性肿瘤表达高于良性,且存在相关,对肺肿瘤良恶性质判断及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梁月明;李敏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相关性.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记录CT征象,对CT影像中许莫氏结节、髓核病变情况、经骨突出情况、髓核突出大小、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经测评,128例患者中,轻度43例,中度60例,重度25例;髓核情况、髓核密度、额状位和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神经受压程度与硬膜囊方式,与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的轻重,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前后径越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矢状径越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CT影像的某些指标存在一定关系,这些指标能很好评价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吴维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低智能化药房调配差错率的干预措施和优化方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优化前(2015年1月)和优化后(2015年5月)1周工作日共计27867张处方出现的98例调剂差错的原因和类型,并评价优化措施的效果.结果 自动发药机引起的调剂数量差错为主要因素,占调剂数量差错的78.5%.针对自动发药机的出现的调剂差错从轨道卡药、机器缺药、瓶装药品轨道设计问题、传动带卡药、药盒粘连、机器滞后等6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对以上原因采用优化特殊药品轨道,加药臂加装泡沫条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动发药机的准确性.实施优化方案后,自动发药机的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的4.61‰下降至改善后的2.64‰,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降低智能发药机调剂差错的实践研究有效解决了新的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达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的目的.
作者:陈秀兰;李桃;沈颖燕;李智辉;焦韵婷;陈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在心肌细胞的损伤、心肌重构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其发生发展过程复杂,主要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众多研究表明,MMPs和TIMPs的动态平衡在心肌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为心肌梗死的早期检测和及早治疗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检测试剂,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对后续的治疗起到准确、科学的指导作用.下面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吴伟东;刘丹;侯文进;易永盛;王跃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髌股关节不稳定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多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本文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来对于该病的保守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作者:司在武;林石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和PTEN的表达,另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Livin和PTE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在90例乳腺癌中Livin和PTE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9%,凋亡指数为4.79%±1.6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 05),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和PTEN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Livin高表达和PTEN失表达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调控两种基因的表达有望影响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玉钿;郑曦;吴钦穗;黄双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丘脑病变后认知障碍为当前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热点,不同部位丘脑病变引起的认知改变模式仍在不断探索和争议中.本文对丘脑病变后认知障碍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试图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之部分原因.
作者:陈志伟;李月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慢性腹痛在临床上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折磨,腹部的良性和恶性疾病都能引起慢性腹痛,在治疗这些腹部内脏引起的疼痛方面,腹腔神经丛阻滞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和诊断技术.目前,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引起的慢性疼痛经过腹腔神经丛阻滞后,明显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药物的镇痛效果.早腹腔神经丛阻滞是通过触诊皮肤和骨性解剖标志来确定穿刺点,如今,介入医师可以利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辅助定位.在这些影像引导技术的选择上,不同的介入医师会依据各自的专长来选择.本文将从腹腔神经丛阻滞的适应证、阻滞技术、阻滞剂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该技术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杨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门诊作为医院提供服务的第一窗口,其流程的通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医院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门诊流程存在“三长一短”、患者诊疗满意度低等问题,如何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是医院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我国门诊流程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作者:文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国内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资料.方法 检出1980~2013年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报道70篇(共104例),对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先天指趾畸形、首发症状、易受累部位、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我国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1.36:1.发病年龄为0~38岁,0~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呈全身进行性发展,第一指趾畸形的有60例,首发症状多为头颈部肿块,颈部、脊柱易受累,肿块多由颈部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各大关节,造成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甚至丧失,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尚无特殊的有效疗法,需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探索系统诊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包和婧;朱立新;杨联军;包和红;张孟吉;周启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胸部CT平扫的门诊或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A组)运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扫描后分别采用FBP(B组)和迭代重建技术(C组)生成图像.对三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重建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A、C组噪声值明显低于B组,而CNR、SNR则高于B组(P<0.05).A、C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观察者间具有较好一致性,而B组CT图片在图像总体质量方面评分明显较低,与A、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迭代重建技术运用于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安全可靠,能够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作者:钟周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后路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自2011年3月~2014年10月共行后路三维矫形术治疗5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13~18岁,平均16.5岁;52例患者均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30个月,统计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冠状面主胸弯Cobb角分别为86.67°±10.31°(74.32°~96.51°),手术时间为200.59±38.12min,术中出血量838.10±197.90 mL,术后1周冠状面主胸弯畸形矫正率为(72.07±10.80)%,冠状面Cobb角平均残留21.37°±10.31°(11.32°~31.38°);终末随访平均丢失21.37°±10.31°(11.32°~31.38°);顶椎偏距平均残留2.37±1.25 cm,矫正率为(50.07±9.80)%,终末随访时平均丢失0.51±1.05 cm,丢失率为(8.07±3.11)%.4例中1例因侧凸进展而采用延长融合范围治疗;1例因近端交界后凸加剧而需向近端延长融合范围;1例感染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1例假关节形成患者采用更换断裂内固定及局部植骨治疗.结论 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能有效改善AIS畸形,但存在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树芳;陈荣春;钟红发;游辉;郭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使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的护理.方法 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童眼底外科就诊的眼底血管类疾病婴幼儿共19例.均使用Retcam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经FFA确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所有患儿检查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Retcam行婴幼儿F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检查准确、顺利地完成.
作者:宋湘梅;康建芳;郭金莲;何红辉;张国明;赵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使用脑磁生理仪治疗失眠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脑生理治疗组(观察组)35例和安定治疗组(对照组)35例.共治疗7d,停止治疗后观察3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睡眠状况和停止治疗后3d的睡眠状况.结果 观察组失眠症缓解有效率为91%,对照组失眠症有效率为94%,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止治疗后观察组失眠症缓解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1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磁生理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可作为失眠症的非药物代替疗法.
作者:李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在早期视网膜病变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CRA血流参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临床已确诊糖尿病、但经眼底检查未见视网膜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CR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先根据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与否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B组为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然后将A组患者通过各种措施使血糖水平在4个月内均控制良好者重组为C组.结果 A组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B组更明显;C组CRA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改变先于临床病理改变;CRA血流参数与血糖水平有密切相关;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逆的功能性改变.
作者:陈少兰;林汉楚;刘凤齐;冯何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患者常用的麻醉镇痛药,但有许多研究提示阿片受体及其药物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本文对阿片类药物对乳腺癌和阿片受体对乳腺癌以及μ阿片受体多态性A118G与乳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周成茂;刘震;阮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10年实施的28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疗效、并发症分析.结果 30例术后产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其中分流管堵塞17例(腹腔端堵塞12例,脑室端堵塞4例,分流阀堵塞1例).术后颅内感染4例,伤口感染3例.腹腔囊肿1例,肠穿孔2例,直肠内移位1例.脑室端脱出1例,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是安全、有效的,需掌握手术技巧,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
作者:邓高燕;张焯荣;郑永钦;刘斐;胡超;邓丽珊;曾悦;王间维;邓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e)、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319例血透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卡尼汀对血红蛋白水平[MD=-3.30,95%CI(-6.44,-0.17),P=0.04]、红细胞压积[MD=-0.60,95%CI(-1.06,-0.13),P=0.01]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MD=-1.71,95%CI(-3.31,-0.12),P=0.04]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应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疗效.
作者:陈秀兰;曾英彤;陈春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探讨BI-RADS-US分级标准在乳腺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412例BI-RADS分级结果及随访做一回预性分析.结果412例乳腺病变BI-RADS分级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367例,恶性病变45例.BI-RADS-US分级对乳腺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度为85.83%,准确度为86.17%,其中,Ⅲ~V中,PPV逐步增高.结论 BI-RADS分级对于乳腺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实施BI-RADS分级可为乳腺病变的规范化及标准化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张志斌;吴晓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100个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测量淋巴结VTI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及其SWV值,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获得区分颈部淋巴结良恶性VTI面积比值及SWV的临界值.结果 5个常规超声评价指标中P<0.01的有短径/长泾、淋巴门及微钙化,它们在常规超声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81%,90.47%,86%;86.07%,95.23%,88%;0,52.38%,1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VTI面积比为1.07±0.26,恶性淋巴结组的VTI面积比为1.68±0.3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356,P<0.00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1.72±0.89 m/s,恶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2.68±0.48 m/s,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41,P<0.001).构建VTI及SWV的ROC曲线后,其AUC分别为0.799和0.862,根据ROC曲线选取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VTI面积比及SWV值的临界值分别为1.2、1.9,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0%,95.23%,96%;89.87%,90.47%,90%.结论 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
作者:刘丽娟;徐晓红;杨永光;戴海霞;刘尔球;程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