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
目的 通过尝试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质量,创造优质服务.方法 2008年5月起护理部开展护理分级管理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以科室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1个品管圈活动周期,护理部通过开展开题报告,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 全年在护理人员中共开展20个品管圈项目.我科于2008年6月开始运用QCC的方法来解决了各种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理质量.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可行的,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能提高护士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进科室护理人员的融洽关系,从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作者:李芳;谢林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也是21-羟化酶缺失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隐匿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目前对非经典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研究已上升到了分子水平,可直接进行基因缺陷诊断,对其治疗除传统外科手术外,激素疗法等也有了新的突破.
作者:邬洪梁;邵志兵;冯丹;祝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慢性腹痛在临床上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折磨,腹部的良性和恶性疾病都能引起慢性腹痛,在治疗这些腹部内脏引起的疼痛方面,腹腔神经丛阻滞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和诊断技术.目前,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引起的慢性疼痛经过腹腔神经丛阻滞后,明显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药物的镇痛效果.早腹腔神经丛阻滞是通过触诊皮肤和骨性解剖标志来确定穿刺点,如今,介入医师可以利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辅助定位.在这些影像引导技术的选择上,不同的介入医师会依据各自的专长来选择.本文将从腹腔神经丛阻滞的适应证、阻滞技术、阻滞剂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该技术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杨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相关性.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记录CT征象,对CT影像中许莫氏结节、髓核病变情况、经骨突出情况、髓核突出大小、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经测评,128例患者中,轻度43例,中度60例,重度25例;髓核情况、髓核密度、额状位和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神经受压程度与硬膜囊方式,与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的轻重,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前后径越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矢状径越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CT影像的某些指标存在一定关系,这些指标能很好评价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吴维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使用脑磁生理仪治疗失眠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脑生理治疗组(观察组)35例和安定治疗组(对照组)35例.共治疗7d,停止治疗后观察3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睡眠状况和停止治疗后3d的睡眠状况.结果 观察组失眠症缓解有效率为91%,对照组失眠症有效率为94%,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止治疗后观察组失眠症缓解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1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磁生理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可作为失眠症的非药物代替疗法.
作者:李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NSTEMI),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碎裂QRS(fQRS)波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评价72名NSTEMI患者,对患者RDW与总胆固醇(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fQRS导联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年龄,冠状动脉狭窄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统计学分析.结果 LVEF与RDW、fQRS导联数显著相关性(r=-0.285,P<0.05;r=-0.263,P<0.05);冠状动脉狭窄数与RDW显著相关性(r=0.299,P<0.05),而与fQRS导联数非常显著相关(r=0.375,P<0.01);年龄与RDW、fQRS导联数、冠状动脉狭窄数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602,0.355,0.493;P<0.01);血脂水平与RDW、fQRS导联数、LVEF、冠状动脉狭窄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在NSTEMI患者中RDW、fQRS数与LVEF、冠状动脉狭窄数显著相关.对于NSTEMI患者预后的近期评估,LVEF、冠状动脉狭窄数、RDW、fQRS导联数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指标.
作者:梁祺琳;马颖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从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临床多表现为皮肤固定的结节状肿物,手术切除不完全易局部复发.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梭形细胞排列成典型的车辐状或席纹状.免疫组化所有病例Vimentin及CD34均阳性,S-100均阴性.其中2例局部伴高级别肉瘤转化,转化区域CD34表达减弱或不均匀.结论 CD34有助于DFSP与其他皮肤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当CD34表达减弱时需注意观察是否局部伴高级别肉瘤转化.
作者:翁洁玲;欧阳小明;郝卓芳;黄世章;廖德贵;梅开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与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的优劣.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历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MSO)年会文献汇编及北美临床试验注册网.评价指标为总体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FPS)、客观缓解率(ORR)及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纳入32篇文献,共3994位患者参与(奥沙利铂组1992例,顺铂组2002例).采用含奥沙利铂方案的总生存期(HR=0.90,95%CI 0.81~0.99)、无进展生存期(HR=0.89,95%CI 0.81~0.98)、有效率(OR=1.33,95%CI 1.17~1.51)明显优于顺铂组.白人亚组和亚洲人种亚组均受益于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OR=1.55,95%CI 1.05~2.01).严重不良反应方面奥沙利铂方案较少发生的贫血(OR=0.49,95%CI 0.38~0.62)、白细胞减少(OR=0.37,95%CI 0.27~0.51)、中性粒细胞减少(OR=0.49,95%CI 0.40~0.59)等骨髓抑制,易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OR=0.37,95%CI 0.21~0.61)和周围神经病变(OR=7.16,95%CI 4.06~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顺铂方案相比,奥沙利铂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与预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被推荐和替代顺铂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未来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进一步探讨不同因素对两种方案的影响.
作者:肖伟;莫志辉;陈丽萍;肖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国内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资料.方法 检出1980~2013年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报道70篇(共104例),对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先天指趾畸形、首发症状、易受累部位、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我国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1.36:1.发病年龄为0~38岁,0~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呈全身进行性发展,第一指趾畸形的有60例,首发症状多为头颈部肿块,颈部、脊柱易受累,肿块多由颈部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各大关节,造成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甚至丧失,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尚无特殊的有效疗法,需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探索系统诊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包和婧;朱立新;杨联军;包和红;张孟吉;周启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10年实施的28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疗效、并发症分析.结果 30例术后产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其中分流管堵塞17例(腹腔端堵塞12例,脑室端堵塞4例,分流阀堵塞1例).术后颅内感染4例,伤口感染3例.腹腔囊肿1例,肠穿孔2例,直肠内移位1例.脑室端脱出1例,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是安全、有效的,需掌握手术技巧,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
作者:邓高燕;张焯荣;郑永钦;刘斐;胡超;邓丽珊;曾悦;王间维;邓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髌股关节不稳定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多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本文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来对于该病的保守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作者:司在武;林石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指导手术切除基底节区胶质瘤及降低致残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48例基底节区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I+DTI,用纤维束示踪方法重建出锥体束,明确肿瘤和锥体束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以避开锥体束设计手术入路,按纤维束受肿瘤侵袭程度指导手术切除肿瘤范围,术后评估神经功能状况.同时选取同期30例基底节区胶质瘤未行DTI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了解两者两组全切率及术后4周KPS评分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镜下全切19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4例,全切率63.3%;DTI组镜下全切29例,次全切13例,部分切除6例,镜下全切率60.4%,两组镜下全切率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KPS评分为77.67±19.09分;DTI组KPS评分为87.29±14.84分,两组KPS评分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DTI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基底节区胶质瘤有重要临床意义,起到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作用,但无提高肿瘤全切率.
作者:周德祥;林晓风;詹升全;周东;唐凯;王鹏;郭文龙;秦琨;李炎稳;毛承亮;郑聪颖;彭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和PTEN的表达,另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Livin和PTE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在90例乳腺癌中Livin和PTE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9%,凋亡指数为4.79%±1.6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 05),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和PTEN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Livin高表达和PTEN失表达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调控两种基因的表达有望影响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玉钿;郑曦;吴钦穗;黄双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丘脑病变后认知障碍为当前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热点,不同部位丘脑病变引起的认知改变模式仍在不断探索和争议中.本文对丘脑病变后认知障碍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试图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之部分原因.
作者:陈志伟;李月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使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的护理.方法 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童眼底外科就诊的眼底血管类疾病婴幼儿共19例.均使用Retcam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经FFA确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所有患儿检查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Retcam行婴幼儿F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检查准确、顺利地完成.
作者:宋湘梅;康建芳;郭金莲;何红辉;张国明;赵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实时三维、多平面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别应用经食管二维超声常规切面法、经食管二维超声十二切面法、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法进行测量,并将各测量结果与封堵器大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食管二维超声常规切面法在整体(P<0.001)、大ASD组(P<0.001)、椭圆形ASD组(P<0.01)测量ASD大径小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食管二维超声十二切面法在小ASD组(P<0.05)测量ASD大径大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法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径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高于经食管二维超声常规切面法及十二切面法.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可准确测量房间隔缺损,对封堵器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经食管二维超声十二切面法可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法互为补充.
作者:王飞;赖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伴有临床症状的鼻腔结构异常患者的治疗技术,总结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86例排除了鼻腔鼻窦新生物而确诊为鼻腔结构异常的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即:个性化的“鼻内镜下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治术、鼻腔结构调整(鼻中甲内移固定和减容、鼻下甲骨折移位和减容)、中鼻道鼻窦开放术,同时联合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并进行临床总结;同时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时的鼻阻力测量评分、鼻堵塞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鼻窦CT检查评分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手术进程顺利,双侧鼻腔异常结构的矫正满意、通气容积扩大、通气的对称性恢复;全部病例中中隔粘骨膜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均未出现鼻中隔脓血肿、中隔对穿孔、鼻梁塌陷、空鼻不适等手7术并发症;患者总鼻阻力值由术前的0.643±0.142 KPa/L.S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0.278±0.154 KPa/L.S(P<0.05);主观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由术前的6.696±1.532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3.378±1.371(P<0.05);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由术前的0.81±0.69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0.52±0.69(P<0.05);鼻窦CT检查Lund-Mackay评分由术前的11.02±1.34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4.37±1.05(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伴有临床症状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对扩展鼻腔鼻窦有效通气容积、有效降低鼻腔通气阻力、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是安全实用、经济有效的.
作者:方均平;孔勇刚;肖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行白细胞单采联合化学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行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护理、治疗中护理及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行白细胞单采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均迅速下降,单采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头昏、乏力、骨骼疼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经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全面完善的护理,为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任晓虹;敬雪明;李莉萍;罗万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在心肌细胞的损伤、心肌重构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其发生发展过程复杂,主要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众多研究表明,MMPs和TIMPs的动态平衡在心肌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为心肌梗死的早期检测和及早治疗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检测试剂,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对后续的治疗起到准确、科学的指导作用.下面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吴伟东;刘丹;侯文进;易永盛;王跃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100个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测量淋巴结VTI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及其SWV值,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获得区分颈部淋巴结良恶性VTI面积比值及SWV的临界值.结果 5个常规超声评价指标中P<0.01的有短径/长泾、淋巴门及微钙化,它们在常规超声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81%,90.47%,86%;86.07%,95.23%,88%;0,52.38%,1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VTI面积比为1.07±0.26,恶性淋巴结组的VTI面积比为1.68±0.3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356,P<0.00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1.72±0.89 m/s,恶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2.68±0.48 m/s,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41,P<0.001).构建VTI及SWV的ROC曲线后,其AUC分别为0.799和0.862,根据ROC曲线选取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VTI面积比及SWV值的临界值分别为1.2、1.9,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0%,95.23%,96%;89.87%,90.47%,90%.结论 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
作者:刘丽娟;徐晓红;杨永光;戴海霞;刘尔球;程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