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中分娩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思考

雷金菊

关键词:水中分娩, 疼痛程度, 产程时间, 出血量,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 探讨水中分娩对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的优点,评估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水中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水中分娩组,抽取同期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24 h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水中分娩组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24 h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水中分娩可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并无增加,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及推广.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罕见的胃肠道疾病,本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因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我科于2014年6月收治典型的EG患者1例,现进行报道,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叶院宁;陆恒;李楠;孙文荣;汪芳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水中分娩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思考

    目的 探讨水中分娩对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的优点,评估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水中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水中分娩组,抽取同期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24 h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水中分娩组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24 h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水中分娩可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并无增加,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及推广.

    作者:雷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血症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由于革兰氏阴性细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其中心肌损伤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近年来针对内毒素血症心脏损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炎症因子调控、心肌能量代谢、心肌细胞凋亡及微血管功能障碍.本文就目前关于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为今后研究和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心脏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作者:唐利玲;唐靖;古妙宁;梁佳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柱外科术中合理安置体位与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与体位保护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115例不同年龄段脊柱外科手术病人手术体位正确摆放,加强受压部位的护理及保护.结果 11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压疮.结论 合理的体位安置和体位保护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潘婕;吴伟东;侯文进;刘芳;龙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并高血压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强化降压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伴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对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标准降压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强化降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甘油针进行强化降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2例中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32例中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65.63%(21/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P<0.01).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反应,经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患者进行强化降压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双近;张保红;林添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护理信息系统研制与护士满意度调查

    临床上护士发错药、打错针的医疗事故常有发生.为了自动纠正护士的差错,本研究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护理系统.该研究在某医院的试点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测试,并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护理系统能够显著地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自动纠正护士的差错,在临床护理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勾成俊;于士坤;彭逢安;程远雄;郝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进展

    胆囊癌为常见胆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和表现.因而,提高早期诊断率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诊断、肿瘤标记物等的早期诊断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腊么;彭所明;朱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性早熟患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研究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对性早熟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为2008年1月~ 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性早熟儿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两组患儿同样进行曲普瑞林治疗,采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总体而言观察组患儿外显行为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性早熟患儿的心理状况,减少患儿的外显行为问题,在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有着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丽群;江陵;陈咏莲;巫丽琼;欧常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icroRNAs在肺癌发病和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死亡率高的的恶性肿瘤,且整体5年生存率偏低.尽管近年来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一直是近些年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调控5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且MicroRNA在血液和组织中都很稳定,因此它可以作为肺癌的标志物运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随着MicroRNA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作者:穆颖;许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阑尾炎病人150例,术前均使用彩超对病人进行诊断,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本组150例中,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及病理证实相符合145例,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6.7%.结论 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桂琴;白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治疗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和和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治疗地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有创治疗在给房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倍受争议,房颤治疗究竟该如何选择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病因防治无疑是房颤治疗的基础,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消除其病因存在,而治疗的基础是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本文在概述房颤病因和发病机制基础上阐述其治疗.

    作者:丁绍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岩骨嵴压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做薄层CT及MRI扫描,观察三叉神经的跨越岩骨嵴处的解剖学特点找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靠的CT定位的放疗靶点.方法 我们对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17~29 Gy的剂量进行X刀放疗,应用50例患者进行薄层CT研究,扫描层厚为1.25 mm及0.625 mm,同时进行1.25 mm层厚MRI扫描,并进行CT和MRI图象融合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在1.25 mm层厚压迹发现率94%,0.625 mm压迹发现率100%,CT和MRI图象融合发现MRI图象显示的三叉神经穿越岩骨嵴形成的凹陷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放疗效果有效率为85.26%.结论 三叉神经跨越岩骨嵴处存在压迹,这一骨性标志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放疗的可靠标志点.

    作者:郭化东;张本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大池引流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效果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28例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 9例采用腰穿置管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9例患者采用多次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腰大池引流治疗组皮下囊性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腰穿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避免了手术修补硬膜带来的二次损伤.

    作者:尹乾坤;李俭普;郝志勇;姚庆东;郭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磁共振动态扫描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无自觉症状吞咽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Fast GRE+Asset序列动态扫描在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无自觉症状吞咽功能评价的初步应用.方法 对80例放疗后NPC患者训练其掌握吞咽要领,在GE 3.0T磁共振系统上选用fast GRE序列,并结合Asset技术(加速因子均为2.0ph),对咽部进行吞咽过程的单层矢状位动态快速扫描,分别连续采集60幅图像,并自动生成动态电影图像,采用双盲法对所获得的全部图像分别进行目测评价.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检查,咽部形态显示清晰,会厌、软腭、舌部、肌肉清晰显示率分别为92.5%、98.75%、93.75%、95%.动态电影图像能清楚显示整个吞咽过程,完整展示吞咽动作过程中会厌、软腭、舌部,以及参与吞咽过程有关肌肉的变化过程.结论 用fast GRE+Asset序列做吞咽动态矢状位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好地评价NPC患者放疗后的吞咽功能.

    作者:杨镜全;贺小红;高明勇;罗素玲;卢瑞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013年6月~2014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32例宫颈癌患者病灶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例及20例正常宫颈,记录图像及测量相关数值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32例宫颈癌患者,有5例诊断为良性,5例CIN患者中,有2例诊断为恶性,对于20正常宫颈中有3例诊断为恶性,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84.37%、特异度80%、准确度82.4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但是超声弹性成像在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评分中存在交叉,由于样本量的限制,需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同时超声弹性成像有望用于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以及在临床分期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范维;刘双双;脱淑梅;陈小芸;郭钰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阶段,对完成医学生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3年来笔者在我院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设为主导,以案例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和协助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

    目的 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 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 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肖力;腾云;揭海嫦;林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科病区的实践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作者:庄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血透患者肾性骨病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肾内科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n=25)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n=25).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iPTH、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iPTH、IL-6水平,改善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症状.

    作者:肖长长;葛南海;姜惠芳;胡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hrelin和SP1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中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中Ghrelin和SP1的含量.结果在观察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5,P=0.041)呈负相关,与脐血SP1水平(r=0.376,P=0.035)呈正相关.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8,P=0.097),与SP1水平(r=-0.225,P=0.099)的关系均不明显.另外,观察组Ghre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S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水平的Ghrelin,低水平的SP1可能是造成特发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原因.

    作者:吴宏;杜婷;刘兰玉;徐健;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