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撑喉镜内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声带任克水肿中的应用

何双八;倪会;孙国燕;严敏;张庆翔;于振坤

关键词:声带, 水肿, 微瓣, 显微缝合, 嗓音质量
摘要:目的 声带任克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嗓音疾病,常采用冷器械、激光切除,病变切除后遗留下较大的手术缺损和创面,在声带手术创面的修复过程中造成声带瘢痕的形成,对患者嗓音造成不利影响;而任克水肿黏膜很富裕,切除黏膜下组织和部分多余的黏膜后,对声带手术创面进行黏膜覆盖并进行缝合,消除声带的手术创面,减少瘢痕的形成,有利于患者嗓音的恢复.本文探讨支撑喉镜内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声带任克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声带任克水肿患者18例,术中利用微瓣技术,沿声带上平面黏膜做一纵行切口,分离黏膜,去除黏膜下胶冻样物后,将黏膜覆盖手术创面,切除多余黏膜,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进行声带黏膜的显微缝合.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并进行嗓音GRBAS、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主观评分及客观嗓音分析,主要为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大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切除黏膜下水肿组织及多余的黏膜,保留声带黏膜微瓣,均成功的进行了支撑喉镜显微镜下的显微缝合声带黏膜,术后患者声带黏膜光滑,声带闭合情况良好,黏膜波接近于正常;主客观嗓音分析提示患者嗓音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声带任克水肿的患者,支撑喉镜内微瓣显微缝合技术有利于患者声带手术创面的消除和声带黏膜的保护,术后配合综合治疗,患者嗓音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3%~5%的新发病例有盆腔外或远处转移,可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报道例数极少.本文针对1例子宫内膜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芬;赵元阳;王贝贝;王春雨;李志云;张庆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研究现状

    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指临床中单侧反复发作或双侧交替发作的周围性面瘫,原发病因涉及多种疾病,反复发作的病理过程及确切机制不明.面瘫的反复发作导致面肌萎缩、挛缩、联动等后遗症逐步累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回顾我科接诊的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病例及查阅文献,探讨面瘫反复发作的原因和此类疾病的防治方法.

    作者:于春刚;李健东;赵亮;刘喜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原发甲状软骨髓外浆细胞瘤1例

    髓外浆细胞瘤指发生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软组组浆细胞瘤,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髓外的组织及器官,如鼻咽、鼻窦、鼻腔、中耳等部位,但原发于喉者少见.活检是有效的确诊手段.治疗主要以放疗为主,也可视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姜冲永;何晓光;杨曦;杨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等离子射频辅助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辅助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75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鼻咽X线侧位片、声导抗检查明确诊断.所有患儿按治疗方式分为等离子射频辅助腺样体切除组(A组)与等离子射频辅助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组(B组),术后观察统计2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 A组80例(143耳),治愈104耳,好转25耳,无效14耳,有效率为90.21%;B组95例(162耳),治愈114耳,好转38耳,无效10耳,有效率为93.83%,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行等离子射频辅助腺样体切除就可有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赵光辉;江深;李超;李伟峰;师攀攀;赫英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和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各40例,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研究.

    作者:贾云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鼻过敏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开展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团队式学习(task-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补充,能更好的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其科研实践能力.

    作者:段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出血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我科室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0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40例,对照组160例,治疗组患儿于术后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氧气吸入治疗,其余治疗相同,观察患儿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患儿术后原发性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出血、总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减轻黏膜水肿,改善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咽痛,对预防术后继发性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毛志勇;马静;周丽娟;李正才;曾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耳鼻咽喉科内镜技能培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科内镜技能培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18日~2017年08月21日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学习的40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分层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并对其内镜技能培训时间、内镜技能考核评分、内镜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2组学生在内镜技能培训时间、内镜技能考核评分对比中,可发现观察组学生的内镜技能培训时间(5.51±1.02)d低于对照组数据(9.25±4.31)d;而内镜技能考核评分(9.21±0.45)分高于对照组数据(7.85±0.52)分(P<0.05);2组学生在内镜技能掌握程度对比中,可发现观察组学生的内镜技能培训掌握度100.00%高于对照组数据75.00%(P<0.05).结论 耳鼻咽喉科内镜技能培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能提高内镜操作培训效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党洁;李静;徐百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内镜视频辅助下TBL在鼻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鼻部解剖复杂,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如何能够直观的将鼻部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所见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见习教学的重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引入鼻科的临床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培养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鼻内镜病例和手术视频,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例,并图文并茂地将复杂的鼻腔鼻窦解剖形象地显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咽喉炎声带肉芽肿1例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持续清痰.检查后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声带后连合区黏膜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右侧杓状软骨声带突可见白色肉芽肿.服用质子泵抑制剂2个月后复查,无咳嗽,无声嘶,发声疲劳、咽部异物感减轻.纤维喉镜检查示原声门后联合区的白色肉芽肿已消失.

    作者:文强;何学齐;何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泪囊内侧壁鼻腔内转瓣泪囊吻合术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31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32例.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9.3%和81.5%,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0.3%和68.8%.两组间比较手术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尤其是鼻腔内转瓣泪囊吻合,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瘢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正确选择病例,并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可以提高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作者:谢军;韩艳艳;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显微支撑喉镜声门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声门下异物较其他部位的呼吸道异物危险性更高,临床表现凶险,异物阻塞气道,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在肺部听诊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胸片检查时常出现假阴性,容易漏诊或误诊.当异物一旦误吸嵌顿在声门区,成年人因咳嗽反射敏感,很容易将异物咳出,但年老体弱者,牙齿缺如,喉反射迟钝所以异物也不少见.本文就我科2017年10月份收治的一例声门下异物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严琳潇;黄茂华;刘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在激光的作用下卟啉类光敏剂Photosan对人喉癌细胞中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调控蛋白的影响

    目的 利用激光作用于喉癌细胞,探讨药物光敏剂Photosan对人喉癌Hep-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STAT3传导通路调控蛋白P-STAT3、Cyclin Dl、Bcl-2的表达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株,光动力作用于喉癌细胞,实验分A组(光敏剂处理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分为B组(不加光敏剂的单纯照光组)、C组(只加光敏剂不照光组)和D组(既不加光敏剂又不照光的空白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试验组的细胞凋亡情况、不同试验组P-STAT3及其靶基因产物Cyclin Dl、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激光的作用下光敏剂Photosan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STAT3信号传导通路蛋白P-STAT3、Cyclin Dl、Bcl-2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受激发后的光敏剂Photosan能够降低STAT3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郭慧;韩锦华;李东波;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环甲膜切开术的认识误区及改良设计

    紧急环甲膜切开术是临床气道急救中重要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在气道梗阻的危急情况下,无法经口插管或不能顺利完成气管切开时,环甲膜切开成为快速打通气道的有效急救办法.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提出对传统环甲膜切开术步骤的4个改良,突出了紧急情况下环甲膜切开的可操作性,力求单人操作10 s内完成.改良后的具体步骤:①识别并固定喉部框架;②于颈正中环甲膜处做2 cm左右的横切口,食指按压止血,并确认环甲膜位置;③明确环甲膜位置后,立即用尖刀片于颈正中处垂直刺入环甲膜,有落空感后水平延长环甲膜切口;④尽量选用较细的气管套管,严格从上往下插入气管套管.

    作者:杨静;陈晓红;黄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前后生活质量表及抑郁量表的评估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行手法复位前后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资料,复位前后同时采用眩晕障碍量表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进行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评估和比较.结果 96例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手法复位组患者优于未行手法复位组(P值均<0.05).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结果显示,手法复位组患者优于未行手法复位组(P值均<0.05).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

    作者:李东波;韩锦华;秦多;高伟;郭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泪囊瓣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泪囊切开瓣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0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10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窥镜下改良泪囊切开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年后复诊观察组有效率为98.48%,复发率为1.5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47%,复发率为9.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切口后泪囊瓣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段丙志;赵桂云;仪立群;鄢金蓉;田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52例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奇偶数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和传统剥离方法,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疼痛程度、伪膜脱落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低温等离子刀组手术时间较传统剥离组明显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疼痛时间缩短,疼痛程度较轻,术后伪膜脱落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缩短、疼痛程度减轻,疗效满意.

    作者:安新山;李宁;张玲染;曹文栋;张志梅;任国英;王德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长链非编码RNA RP11-307P5.2在喉癌及喉咽癌中的表达特点

    目的 对喉癌及下咽癌中异常表达的lncRNA进行探讨.方法 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收集喉癌、喉咽癌及头颈部正常黏膜上皮的高通量芯片数据,利用ncFANs筛选出喉癌及喉咽癌中显著异常表达的lncRNA.收集44例初发喉癌及喉咽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及新鲜组织标本,提取RNA,通过RT-PCR验证显著异常表达的lncRNA.结果 共筛查出7个lncRNA在肿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仅有RP11-307P5.2在喉癌及喉咽癌组织验证中显著低表达,与电脑筛选结果一致.此外,晚期病例中的RP11-307P5.2表达量较早期病例中显著降低.结论 RP11-307P5.2缺失与喉癌及喉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仍需进一步探明RP11-307P5.2在喉癌及喉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位点及机制

    作者:周舸;汤苏成;邓学泉;陈伟雄;李增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可视麻醉喉镜联合彭氏电刀行声门暴露困难的喉部手术

    目的 探讨在支撑喉镜下喉部暴露困难时可选择的喉部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对19例支撑喉镜下不能暴露喉部无法手术的患者,改为可视麻醉喉镜下暴露喉部,利用改良设计的手术器械和彭氏电刀行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完成了手术,效果良好,仅存在因为临时调整器械等原因致手术时间略长的缺点.结论 在常规支撑喉镜下不能很好暴露喉部时,可以根据患者和医院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替代手术方法,可视麻醉喉镜下联合彭氏电刀、改良手术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雨;张庆泉;张芬;柳忠禄;王贝贝;李彦如;王艳;王文一;孙怡;张彦;赵元阳;李志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保安散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保安散对急性咽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咽炎的初诊患者200例,平均分为2组进行比较,治疗组应用保安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黄胶囊做为比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P<0.05).结论 保安散对于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急性咽炎症状和体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刘秋丰;孙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