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三维超普疝修补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翟东升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疝, 无张力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三维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4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8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应用无张力疝一期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镇痛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现状

    用于术后镇痛的静脉镇痛药品种繁多,临床效果各有不同.近年来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治疗已形成常规.经静脉用药的术后镇痛方法简便易行,但在镇痛药物的选择上,各医疗单位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一些困惑.该文对国内常用的静脉镇痛药的药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给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赵志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扩张型心肌病按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联合治疗组(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两组HR、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三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轻、中度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吴文佑;杨名辽;韦克栋;梁叶;容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放射性鼻窦炎35例鼻内窥镜手术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放射性鼻窦炎鼻内窥镜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5例中,治愈25例(71.4%),好转8例(22.9%),无效2例(5.7%),总有效率为94.3%;未发生眶内和颅内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者.结论 采用鼻内镜对发现和治疗放射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伟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三维超普疝修补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三维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4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8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应用无张力疝一期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作者:翟东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与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术前护理要点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抢救成功101例(93.52%),死亡7例(6.48%).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快速、有序、规范的术前准备是争取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凌飞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牙防龋技术的研究进展

    龋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儿童是龋病的高发人群,做好儿童龋病的预防尤为重要.该文就乳牙防龋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小杰;肖亦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10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西药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6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西药外用维A酸乳膏加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口服西药加外用维A酸乳膏涂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88.67%)也高于对照组(67.92%).结论 西药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峻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2例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特点.结果 42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血管再通22例(52.4%);36例好转或稳定出院(85.7%),6例死亡(14.3%)者中,3例并发急性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因并发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死亡.结论 针对女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不仅要实施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护理,更要针对其糖尿病血糖波动的特点,严密监测血糖,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或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金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重症病房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群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E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EICU中置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19%;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结论 加强EICU置管患者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杨新疆;赵开亮;麦泉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报告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0.4×109/L[1])常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有关,但临床上病因多种多样.本文收集了2010-08~2011-03在我科住院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黄向英;阳文捷;林金盈;朱霞;李永敢;李学军;许力;魏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单纯保守治疗组30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非手术疗法,包括如禁食、抗感染、补液、持续胃肠减压等;(2)手术治疗组30例,入院后即行手术治疗;(3)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结果 (1)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16.7%;(2)单纯保守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33.3%;(3)手术治疗组治愈19例,总有效率为93.3%,复发率30%.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较单纯组及手术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缩短了疗程,多数患者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也大大节省了治疗的费用,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胃巨大溃疡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胃巨大溃疡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01~2010-10住院经病理及内镜检查确诊为恶性胃巨大溃疡的患者65例(恶性胃巨大溃疡组),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良性胃巨大溃疡患者68例(良性胃巨大溃疡组),两组患者均用C12检测系统行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结果 65例恶性胃巨大溃疡组的CEA、CA125、CA242、CA19-9、AFP与68例良性胃巨大溃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恶性胃巨大溃疡组的CEA、CA125、CA242、CA19-9与良性胃巨大溃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技术,该系统能在同一体系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弥补了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对胃巨大溃疡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海春;范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83例血液透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心率快慢分为A、B两组,均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美托洛尔可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及缓解症状.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总有效率A组(90.5%)也高于B组(73.2%)(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有效、安全.

    作者:黄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吸痰方法对

    通过痰细菌培养来协助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适当的护理吸痰方法、技巧和流程有助于提高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的可靠性.该文就儿科常用吸痰方法和技巧,及其对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住院50例行TUR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术前的护理和术后观察要点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正确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TURP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郑璐;乐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38例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征.方法 对38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的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以肌肉无力为多见(88.0%),其他依次为皮肤损害(31.0%),发热(10.5%).肌电图检查示肌源性损害32例,神经源性损害1例,异常率为86.8%.主要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9.5%)、出现自发电位(52.3%);MUP时限缩短(74.6%)、MUP波幅降低(6.3%),多相波增多(34.1%);重收缩时波型异常(44.4%)及峰值波幅降低(37.3%).股四头肌、胫前肌及胸锁乳突肌阳性率显著高于拇短展肌组.胫前肌组MUP时限缩短的阳性率及多相波增多阳性率均表现高.结论 肌电图检查是诊断PM和DM的重要手段,选择胸锁乳突肌、胫前肌及股四头肌进行EMG检查阳性率高.

    作者:凌秀明;黄载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以2007-06~2009-05收治的14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2009-06~2010-05收治的16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饮食、运动、孕期胎儿监护、孕期母体保健、产褥期护理等护理.结果 观察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10例,胎婴并发症5例;对照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22例,胎婴并发症1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临床护理,能有效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内分泌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LH水平和LH/FSH比值升高.目前的研究发现,即使对PCOS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妊娠率仍相当低.因此,不孕的因素除了慢性不排卵外,还与子宫内膜局部环境的改变有关,其不正常的内分泌状况导致的不良子宫内膜环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目前,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吴月莲;李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简易血浆置换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血浆置换使用的仪器将血浆置换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血泵联合输液泵组;B组:单纯血泵组;C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组.观察比较三组实际置换时间与设计时间符合率、血浆输入与滤出液流出平衡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人力成本、医疗费用等.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时间符合率、液体平衡率明显增高(均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组与C组比较时间符合率、液体出入平衡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泵联合输液泵应用于血浆置换术,简易安全,适宜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杨雪群;钟秋;梁业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生长抑素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先天性巨结肠(HD)术后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0-01~2011-01期间收治的HD术后出现小肠结肠炎27例患儿,随机分为生长抑素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例),观察两组病例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等各项指标,对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结论 生长抑素可全面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减压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可明显改善HD术后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邓洪强;吴鸿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