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俊霞

关键词:普通外科,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普通外科病房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谱,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7-07~2009-07普通外科病房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创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72.7%,以大肠杆菌占优势,占41.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分别占9.1%和7.7%.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耐药率低,而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而对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结论 普通外科病房为医院感染性疾病多见科室,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微波解冻装置解冻冰冻红细胞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应用新型微波解冻装置解冻冰冻红细胞,检测质量控制指标,并对新型微波解冻装置和红细胞制备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新型微波解冻装置解冻以甘油为保护剂-80℃保存的红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洗涤液洗涤去除甘油,以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残余甘油含量、体外溶血试验和无菌试验为质量检测控制项目.结果 新型微波解冻装置能快速冰冻红细胞,解冻后红细胞质量指标均达到<全血及成分质量要求>(GB18469-2001)的要求,在红细胞回收率方面有明显提高,并且缩短了制备时间.结论 新型微波解冻装置能快速解冻冰冻红细胞,质量符合标准,为解决血液长期储存、保障供血和稀有血型患者输血及自身输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特别在野战、自然灾害等特殊条件下急救能发挥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三明;周宏宇;涂洪钢;石展鹰;李春荣;黄建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眼内铁质异物并铁质沉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眼内铁质异物存留所致的眼铁质沉着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6-02~2008-02收治的10例(10眼)因眼内铁质异物引起的眼铁质沉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术前均行眼眶平片、眼部CT检查、A/B超检查,异物定位结果显示异物位于玻璃体内3例,位于球壁7例;采用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摘出异物.结果 10眼眼内铁质异物均一次手术取出,成功率达100%.其中术后视力改善7例(70%),无变化2例(20%),视力下降1例(10%).结论 眼内铁质异物存留所致的眼铁质沉着症后果严重,避免铁质沉着症的好方法是眼外伤的患者应作全面而仔细的检查,一旦确诊眼内铁质异物,应尽早取净铁质异物,必要时施行玻璃体手术,尽量挽救视功能.

    作者:郝晓艳;王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01~2009-01收治的7例脾囊肿病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分别行BUS、CT、X线平片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诊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全脾切除5例(其中1例保留了副脾,1例行脾片移植),行半脾及囊肿切除2例,7例全部治愈.结论 脾囊肿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明了,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BUS及CT检查.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分别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

    作者:唐建周;黄仲海;黄俊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成人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成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病理性牙移位的牙周炎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通过临床牙周检查、X线检查和模型分析、面部软组织侧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患者正畸治疗后覆盖减小,U1-SN角度减小,U1-L1夹角增大,H角减小,鼻唇角增大,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和上颌前牙牙槽骨高度等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成人患者经过正畸治疗能够改善患牙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牙周支持组织健康,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卢钰;贺红;王增全;兰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59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种前置胎盘类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 将10年间的159例前置胎盘按类型分为边缘性(80例)、部分性(32例)、完全性(47例)三组,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98%,其中边缘性0.99%,部分性0.4%,完全性0.58%.高龄、多产、流产、剖宫产均为发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三组前置胎盘患者产前出血、输血、诊断孕周、分娩孕周、阴道分娩、早产、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切除子宫、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新生儿体重、窒息及围产儿死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新生儿体重平均只有2 470.2 g.结论 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妊娠结局与其类型有关,完全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临床症状较重,母儿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韦建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测量广西汉族正常人群视盘参数的研究

    目的 了解本地区汉族正常人群视盘参数的正常值.方法 将三代居住广西隆林县无血缘关系的120例正常汉族成年人纳入研究对象,运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Ⅱ,HRT-Ⅱ)分别检测不同年龄段汉族人群视乳头地形图总体参数.结果 正常汉族人视盘参数正常值:视盘面积(DA)为(2.2165±0.4266)mm2,视杯面积(CA)为(0.4816±0.2979)mm2,盘沿面积(RA)为(1.7311±0.3217)mm2,视杯/视盘面积比值(C/DAR)为(0.2074±0.1092),盘沿/视盘面积比值(R/DAR)为(0.7923±0.1091),视杯容积(CV)为(0.1076)mm3,盘沿容积(RV)为(0.5196±0.1519)mm3,平均视杯深度(MCD)为(0.2055±0.0798)mm,大视杯深度(MxCD)为(0.6039±0.1949)mm,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值(HVC)为(0.4513±0.1639)mm,视杯形态测量(CSM)为(-0.2155±0.0617)mm,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为(0.3059±0.0845)mm,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为(1.5785±0.3830)mm2.按年龄分成4组,正常汉族人mRNFLT、RNFLA在49岁以下与50岁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而49岁以下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C/DAR比值双眼差值范围为0.048~0.112.RV和HVC两个参数不受视盘大小影响. 结论 HRT-Ⅱ可定量检测广西汉族正常人视盘参数,且不同年龄视盘参数的均值与性别及眼别无关,RV和HVC可做为一个评价指标.

    作者:李莉;杨珂;白海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T引导臭氧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臭氧治疗,采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臭氧5~20 ml,浓度为60 μg/ml,椎间孔附近注射臭氧5 ml,浓度为40 μg/ml.结果 注射臭氧后即行CT扫描显示:臭氧在盘内分布呈裂隙状、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随访3~12月,依据MaCNab标准,显效174例,占54%,有效102例,占32%,无效42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CT定位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梁世伟;申国光;梁天森;曹湘南;邓小强;覃峰;唐国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顽固性鼻出血96例鼻内窥镜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96例常规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过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止血治疗.结果 96例经过治疗后随访3个月,其中87例治愈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技术对探查鼻腔深部出血点和对出血点进行准确烧灼或填塞具有重要意义, 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可提高鼻出血的治愈率.

    作者:王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初步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矫治机理,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对12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21~49岁)进行了矫治,其中安氏Ⅰ类轻度牙列拥挤4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深覆(牙合)深覆盖5例;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3例;非拔牙病例8例,拔牙病例4例(单个下颌牙).不用排牙实验和复杂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不使用不锈钢方丝,只使用热激活超弹性镍钛圆丝、不锈钢圆丝或澳大利亚钢丝,配合颌间牵引及链状皮圈等其他辅助装置用于调整上下颌间关系、关闭拔牙间隙及作一些简单的控根运动.通过7项代表颌骨及牙齿垂直向及矢状向变化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来评价该技术矫治前后患者颅颌牙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除上前牙唇倾度外,其余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上下切牙间角从矫治前109°提高到矫治后126°,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表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获得绝对隐形矫治目的 的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 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除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外,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前牙唇倾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其对成人轻度骨性错(牙合)的掩饰性治疗及牙弓内非大范围移动牙齿的非拔牙病例或个别拔牙病例的矫治均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周嫣;方志欣;陈世稳;黄敏方;欧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注射联合口服伐昔洛韦对生殖器疱疹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注射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伐昔洛韦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1年内复发次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注射,可显著降低生殖器疱疹复发率.

    作者:黄胜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 3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管,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发生输液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肖淑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目前我国用宫腹腔镜施行的各种妇科手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就宫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及宫腹腔镜技术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妮平;陈昌益;马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巴马地区120名长寿老人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了解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电图的特点,提高长寿老人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6511型单导心电图机对120例(共157例次)90~113岁老年人进行床边常规12导联描记.结果 发现异常心电图78例,占总数65.00%,其中两项异常38例,占总数31.66%.结论 长寿老人中以ST-T改变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房性早搏、左室高电压、室性早搏.

    作者:史文;梁积英;吕泽平;胡才有;李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UA)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二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三联组用硝酸甘油(NTG)10 mg,肝素钠2500~10 000 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内,静脉点滴1~2次/d;罂粟碱30 mg,肌肉注射,1~2次/d;7 d为一疗程,停药1~2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二联组用NTG+肝素钠,给药方法同三联组.对照组用50%葡萄糖溶液500 ml加正大丹参20 ml,静脉点滴,1~2次/d,7 d为一疗程,停药1~2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 三联组1 d内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7 d恢复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二联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三联疗法疗效显著,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生华;吕兴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中对C3、IL-6及IL-8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心脏不停跳手术基础上对C3、IL-6、IL-8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E组)30例,对照组(C组)30例.E组于预充液中按0.5 mg/kg加入依达拉奉,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转机30 min、停机、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各时点观察血清C3、IL-6、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1)C3浓度水平随体外循环(CPB)及手术时间逐渐下降,均于手术结束时达低谷,术后24 h开始升高,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6、IL-8浓度水平随CPB及手术时间逐渐增高,均于手术结束时达高峰,术后24 h下降,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之间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在心脏手术中可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减轻术后全身炎性反应.

    作者:刘俊;冼磊;何巍;郭建极;蔡志福;雷宾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上颈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12例上颈椎损伤患者(其中寰枢关节陈旧性脱位3例,寰枢关节新鲜脱位3例,枢椎齿状突骨折2例,C2椎体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2例,C2~3椎体骨折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Cervifix内固定,并行自体髂骨植骨.术前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1例.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 M~5 a,平均2.7 a.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植骨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Cervifix螺钉及固定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6例.瘫痪分级明显好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Cervifix内固定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持上颈椎损伤修复所要求的稳定性,固定效果良好,内固定后融合率高.

    作者:徐顺利;曹飞;张福华;李坛;曹志勇;王世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及急诊5072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门诊、急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01~2008-04月份门诊、急诊处方5 072份,进行了抗菌药物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28%,联用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46.27%,其中不合理联用占28.30%.结论 在门诊、急诊中抗菌药物有待强化合理应用.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抗菌药物使用,促进我院门诊、急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的提高.

    作者:宋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06~2008-06月对3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并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8分(41~95分),其中优26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龙雨;尹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送检的8 041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 041份标本中共培养出支原体阳性标本3 607份,阳性率44.86%.其中解脲支原体(Uu)3 034株,占84.11%,人支原体(Mh)27株,占0.75%,Uu+Mh混合为546株,占15.14%;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环丙沙星80.68%(2910/3607)、加替沙星58.28%(2102/3607)、可乐必妥52.50%(1894/3607)、红霉素42.20%(1522/3607)、罗红霉素33.40%(1205/3607)、甲砜霉素30.88%(1114/3607)、克拉霉素25.20%(909/3607)、阿歧霉素24.84%(896/3607)、环脂红霉素22.46%(810/3607)、强力霉素13.47%(486/3607)、美满霉素12.89%(465/3607)、交沙霉素3.08%(111/3607).结论 Uu是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多发年龄段为21~30岁,与不孕不育有关.耐药率低的药物是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次之.

    作者:丘小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与孕妇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tic,PE)患者及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入院时采用B超检测胎儿发育状况,进行胎儿生物物理4项评分(BPS).结果 早发PE、晚发PE患者TSH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胎儿BPS分值均显著性降低,早发PE患者FT3、FT4水平降低,晚发PE患者仅FT4水平降低.早发PE组新生儿各项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子痫前期伴有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对胎儿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蔡凤娥;蔡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