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刘柳;唐文丽;刘岚;李常秋;袁若筠;胡艳宁;刘晓芳;廖喜琳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降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CD3+、CD4+、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gG、IgM和C3含量均高于治疗前,IgE和TNF-α含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gG、IgM和C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gE和TN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庆华;何军儒;白丹;沈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观察者患者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同工酶(CKMB)、脑利纳肽(BNPP)、心肌肌钙蛋白(cTn Ⅰ)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者患者的CKMB、BNP、cTn 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张法宁;马伟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在真核动物体内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来源广,目前研究发现的circRNA大部分是由于外显子反向剪切形成,在人类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circRNA的研究不多,但研究发现,circRNA在神经组织中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并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分化,与脑卒中、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等的发生有关,有很大潜力作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研究circRNA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焦;龙建雄;苏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分析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接受化疗的患者于化疗第7天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156例患者中108例患者出现了疲乏,疲乏发生率为69.3%,中度疲乏患者的比例高,患者PFS量表平均得分为(5.56±2.4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疲乏评分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疲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低血红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化疗与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有关,癌因性疲乏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吴晓文;邱潮锋;黄银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及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均显著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BUN水平、Kim-1及N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BUN、Kim-1及NAG水平,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以及肾小管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柳要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主要采取辅助装置治疗,后者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以左心室辅助装置为主,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随着的工艺与材料的不断研发成功,辅助装置已经大规模被应用于临床,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从中受益.随着临床治疗证据得到不断完善,应用患者的不断增加,使患者获得治疗益处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其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机械故障、血栓等.本文就近年来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段文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及陪护家属压力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想象组与对照组,每组103例.想象组患者实施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上肢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训练后两组患者陪护家属的压力指数.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S-FMMFA评分、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S-FMMFA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想象组患者S-FMMFA、VT、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后,想象组患者陪护家属CSI压力指数为(5.4±2.4)分,对照组患者家属为(6.9±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运动想象技术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陪护家属的心理压力.
作者:路法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门诊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社会支持、主观和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门诊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社会支持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雪丽;邓志文;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亢引起的失眠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甲亢失眠焦虑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亢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为7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7%)明显高于观察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亢引起的失眠焦虑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宝;杨树燕;宋书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反复腰痛伴头晕、乏力2月余”于2015年4月20日人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乏力,双下肢麻木,凌晨及夜间加重,面色呈进行性苍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碰撞后皮肤易出现瘀斑,无鼻衄,无牙龈出血,无月经量增多.查体:体温(T)36.6℃,脉搏(P)7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98/58 mmHg,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无扩大,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昕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前屈侧屈均受限.骨盆挤压试验(-),左侧4字试验(+),右侧4字试验(-),双侧直腿抬高试验(-).血常规:HGB:79 g/L、PLT:58×109/L、WBC:1.04×109/L.
作者:孟凡珂;曾慧兰;谭智琼;黄凯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锻炼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锻炼组在治疗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肿胀、压痛、晨僵、握力等情况;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锻炼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关节肿胀及压痛个数显著减少、握力明显提高;锻炼组患者缓解情况显著优于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锻炼组患者关节功能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CRP、ESR、RF、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锻炼组患者的CRP、ESR、RF、IL-1β、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或0.01).治疗过程中,锻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7%,治疗组为13.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亮;王红莲;马祎;马孝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实习护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带教,观察组护生采用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生带教前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带教前(P<0.01),观察组护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程序运用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实习护生,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周金秀;王婷;姜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人福医院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总检出率分别为54.8%和57.1%、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6.5%和44.2%;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31.0%、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1.6%和18.6%,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价值更高,能显著提高无临床症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iPad床边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使用iPad进行床边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合理饮食、避免呼吸道感染、坚持运动、遵医用药、避免接触过敏源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应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新梅;付仲霞;王忠弢;刘玉婷;周小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行气管切开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并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气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比较治疗护理干预前及治疗护理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0.8%)显著高于对照组(52.3%),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31.8%);通气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升高、PaCO2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降低,观察者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并给予优质护理治疗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宇燕;刘海燕;蔡庆;杨柳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访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深圳市福田区登记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主动进入患者家庭或电话随访)和对照组41例(患者定期进入社区接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信念评分均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访视干预能较好地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秀琼;丘宇辉;黎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尿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尿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水平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从而有效保护患者肾脏,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牟严艳;叶中慧;李宗健;朱芳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孕期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脊柱裂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单胎妊娠11 ~13+6周的孕妇3 6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三维成像功能的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脊柱裂畸形进行检测,通过腹部扫查获取正中矢状切面,在颈部自然姿势下测量胎儿头臀径,尽可能放大头部及上胸部图像,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NT)和颅内透明层(IT),结合胎儿脊柱二维扫查及三维成像情况以及各项检测参数对胎儿脊柱裂畸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在3 600例孕妇中发现胎儿脊柱裂16例,均表现为背部囊性或混合性包块,其中IT消失10例,IT存在但测得值明显变小3例,IT值在正常范围3例.3 584例无脊柱裂畸形胎儿均获得正中矢状切面清晰影像,他们的IT值分别为:11~11+6周(1.42±0.18)mm,12 ~ 12+6周(1.60±0.20) mm,13 ~ 13+6周(2.05±0.20) mm,IT测值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早孕期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脊柱裂畸形,能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丰富的三维图像,结合IT测值、二维及三维直接征象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翠娟;王维春;黄秋媚;杨莉芬;陈剑虹;曾慧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睡眠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下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态度、舒适度四个方面,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心肌缺血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倩;万芳艳;信晓燕;张文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双模式健康教育和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疾病诊断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及疾病常见并发症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及病情自我监控等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南小莉;曹旭升;邹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