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源;叶健波;李剑军;陆军
目的 评价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探讨其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PAH患者:包括先天性体肺分流导致的PAH(CAD-PAH)28例、特发性PAH(IPAH)16例,结缔组织病相关的PAH(CTD-PAH)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阿托伐他汀钙口服,20 mg/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内径的变化(RVD);测定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血肌酸激酶(CK)及转氨酶(ALT/AST)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mPA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P<0.05);(3)治疗后RVD无明显缩小(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均有所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肌肉痛、肌酶及转氨酶升高等(P>0.05).结论 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能使PAH患者mPAP有所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但右室内径无明显缩小、运动耐量提高不明显.估计与样本量较小,治疗观察时间过短有关,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凯;韦斌;曾晓春;伍伟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并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阵发性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确诊.分析48例患者阵发性房颤次数、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房早联律间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期及房早前周期.结果 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814±102)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联律间期为(710±124)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325.8±34.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510.2±38.5)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与房性早搏始动及房早前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具有无创、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作者:凌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原发疾病,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DL-C及T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LDL-C及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可显著减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杨志勇;张利苑;李红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伴肾功能不全和(或)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8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出院后的长期调查随访,分析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和病死率均高于非糖尿病和肾功能正常的AMI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8个月,存活者出院后死亡和再梗死发生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可能是影响老年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任军;将建东;蒋超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受损的严重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中,典型表现者63例,不典型1例;46例(71.8%)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30例(46.1%)患者出现心肌损害,57例(88.5%)出现消化系统损害;患者院前均未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入院后3 d内临床诊断正确52例(81.6%);治愈出院 61例(95.3%),死亡3例(4.7%).结论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延误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恙虫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宋家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临床上慢性乙肝重叠戊型肝炎的患者不在少数,发病后患者往往有向重症肝炎发展的倾向,应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现将临床上乙型肝炎重叠戊型病毒肝炎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希望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且病情已稳定,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指导教师对患者行希望疗法的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历时8周.入组前后采用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中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各量表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希望理论能够维持或提高患者构建未来与希望的水平,提高患者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获取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马厚辉;杨丽;周喜凤;韦盛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南宁市婚检机构婚前医学检查的存档资料中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婚检妇女资料及婚检妇女HIV阳性个案信息,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阳性率分别是0.033%、0.102%、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73);105例HIV感染者中,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93.33%;民族以壮族(55/105,52.38%)和汉族(46/105,43.81%)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62/105,59.05%);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81例(77.14%);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3/105,79.05%).结论 2009~2011年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婚前医学检查是早发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HIV感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作者:蒋武;黎君君;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抗甲状腺药物在甲亢肝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亢肝损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进行保肝治疗的同时,使用一定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单一的保肝药物治疗,连续治疗4~10 d,等肝损害小于或等于正常值的1.5倍后,再给予一定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每组治疗时间为28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肝损害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多数患者的甲功逐步好转,后恢复正常;肝损害逐步减轻,并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对照组患者甲功恢复的时间较长,耽误治疗,临床症状并无任何改善,甚至少数患者的肝损害加重.结论 对于甲亢导致的肝损害,在给予保肝治疗的同时,必须及时使用抗甲状腺的药物进行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消除病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的生活.
作者:方国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使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均予以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降低血脂和对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及冠心病的预后有良好疗效.
作者:覃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正在使用阿卡波糖联合其他药物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轻症低血糖时,护理标识牌对我们开展低血糖护理的意义.方法 模拟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有阿卡波糖床头标识牌的观察组,另一组为无阿卡波糖床头标识牌的对照组,每组10例,模拟患者分别依次出现低血糖事件;同时随机抽取我科5名医生及5名护士,组成5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医生及1名护士组成,每个治疗小组分别处置模拟出现低血糖事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例,观察每个低血糖事件从发现低血糖到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组中从发现低血糖到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床头标识牌在处理因阿卡波糖引起轻症低血糖患者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缩短纠正低血糖的时间.
作者:黄伟英;叶健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确诊为MP感染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76例MP感染患儿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发热者占93.42%(71/76),咳嗽者占98.68%(75/76);X光线表现多样,但以肺间质性炎症改变为多,占39.47%(30/76);实验室检查MP特异性抗体(MP-IgM)全部为阳性.采用中西医结合(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复方中药制剂)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MP感染的临床和X光线表现多样,有时与其他类型的肺炎难以鉴别,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韦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细菌定植、感染的发生率、药物敏感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病例,根据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观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143例中,确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 31例,发生率为21.7%(31/143);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25.8%)、真菌6株(19.3%)、铜绿假单胞菌4株(1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12.9%).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是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医务人员应加强重视并早期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
作者:杨羚;廖海涛;韦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发生收缩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各种运动.体育锻炼、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肌肉工作等都会对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高强度或不习惯的运动可能会引起骨骼肌的损伤.但急性骨骼肌损伤致转氨酶异常升高的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辉;李楠;严巍;周艳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如何培养一批能适应于未来超声技术规范、操作熟练、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如何保证所培养超声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超声操作及确保诊断质量?本文通过对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影像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前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培养的超声医师本科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探索和分析,为进行超声诊断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杨东红;马苏美;南彩玲;陈飞;薛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潴留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病理改变以及治疗后随访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经肠镜检查发现,行镜下息肉切除、病理检查确诊为潴留性息肉的33例患者的临床、内镜检查、病理等相关资料.结果 33例潴留性息肉主要在发生直肠和乙状结肠,占81.81%(27/33);临床表现有血便者占66.67%(22/33);病理检查33例中7例伴有急性炎性改变,2例伴小脓肿形成,1例多发性息肉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未见恶性病变.33例患者术后观察7 d,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潴留性息肉属于良性错构瘤,内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该病虽然罕有恶变,但具有恶变的潜在危险性,应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作者:周荣翠;吴成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部及门诊部治疗的高脂血症病例,排除肝胆、胰腺及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从中随机抽取32例患者给予国产非诺贝特胶囊(Ⅱ)(即国产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其中Ⅳ型26例,Ⅱb型6例)为A组.抽取32例患者给予进口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其中Ⅳ型26例,Ⅱb型6例)为B组.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回访.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治疗成本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国产和进口微粒化非诺贝特在治疗高脂血症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和4.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和6.3%,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临床总有效率计算成本-效果分别为2.64和5.4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较进口微粒化非诺贝特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作者:雷冰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减少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除常规电话随访外,重点追踪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并给予指导.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明显降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华锋凯;龚献莲;李凤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中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进行维持性血透3个月以上的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流程再造,比较两组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维持性血透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健康教育流程再造作为一项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岑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居家期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糖尿病患者居家期间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情况、是否有血糖仪以及居住地为影响患者居家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56.96%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低于4次/月.部分患者对血糖监测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结论 了解影响糖尿病患者居家期间血糖监测的因素以及患者对血糖监测及血糖仪维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
作者:罗艳霞;游越西;林健云;韦晓;刘姬;孙岩琴;范海萍;张文洁;李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