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斐霄;王建强;孙高明
1 案情摘要某男,40岁,工作时被380V电击右手.检查见:生命体征平稳,右前臂、右手高度肿胀,桡动脉搏动微弱;右腕尺侧、右足远段大片坏死炭化,Ⅲ°烧伤;右踝至足中段肿胀,浅Ⅱ°烧伤;右手麻木感,手指屈曲畸形、末端发绀,手腕环形烧伤.
作者:汪家文;于晓军;徐广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6年3月26日上午9时接派出所报案称海边发现1具女尸,场位于海边一岩石夹缝中,女尸呈俯卧位浸在岩石夹缝中间的海水中,岩石周围是沙滩,沙滩上有大量足迹,由于进出人员较多,现场破坏较严重.
作者:刘柏松;杨利军;郭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8的表达,探讨用caspase-8表达的规律推测皮肤损伤时间.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皮肤中caspase-8的表达,以未切创小鼠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伤后12~24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部分单核细胞表达caspase-8.随伤后时间延长,caspase-8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结论 伤后3~6h,caspase-8阳性细胞比率较低,12h后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中,1、3、5、7d组可见明显的caspase-8活化片段,位于分子量Marker44/42处.结论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8在损伤区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
作者:韩阳;官大威;侯震寰;赵锐;张珉;王起;杨大利;张建军;彭雪;张巍;路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CYP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是二甲基亚硝胺D-脱甲基酶,它主要参与激活小分子致癌物如苯、四氯化碳和亚硝胺等,同时参与酒精的氧化代谢和产生自由基而启动脂质过氧化[1,2].本文调查了CYP2E1 RsaⅠ/PstⅠ基因座在中国汉族和藏族群体中的频率分布,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必需的基础数据.
作者:刘志芳;王保捷;丁梅;张海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4年2月19日16时许,甲某到自家地窖里,不到2min传出爆炸声,后发现甲某在菜窖中死亡.甲某所住平房北侧相邻一私营液化气站.
作者:姜爱武;王永海;王其昌;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hollow fiber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F-LPME)法提取水和生物体液中的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方法 样品调节至pH 11.5和盐饱和,磁力搅拌器转速为600转/min,内标为盐酸萘福泮,取4μl甲苯,注入到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中,萃取20min,抽回1μl甲苯进入GC中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尿、水相关系数R2:哌替啶分别为0.9935、0.9981、0.9997,氯胺酮分别为0.9906、0.9913、0.9927,曲马多分别为0.9741、0.9913、0.9970;检测限:水、尿中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均为0.01μg/ml,血浆中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均为0.05μg/ml;血浆、尿、水日内RSD:哌替啶分别为13.0%、7.3%、4.6%,氯胺酮分别为15.1%、13.6%、1.4%,曲马多分别为3.7%、4.3%、9.0%;血浆、尿、水日间RSD:哌替啶分别为15.1%、13.5%、12.2%,氯胺酮分别为12.3%、5.3%、6.0%,曲马多分别为7.1%、15.5%、11.9%;血浆、尿、水相对回收率:哌替啶分别为109.80%、93.49%、97.57%,氯胺酮分别为91.09%、101.80%、100.40%,曲马多分别为106.40%、92.94%、113.32%.结论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用于水和生物体液中的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的分析,所需有机溶剂少,避免残留和交叉污染,集萃取,富集,进样于一步完成,简单,高效,实用.
作者:赵秀丽;刘俊亭;郭晓明;王晓飞;高利娜;王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caspase-9、-3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皮肤全层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切创及切创周边区内caspase-9、-3的表达情况,以无切创的小鼠皮肤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中caspase-9、-3表达于表皮层,毛囊及皮脂腺.伤后3h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中可见少量多核粒细胞表达caspase-9、-3,6~24 h,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aspase-9、-3阳性,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逐渐以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并在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14d低.结论 caspase-9、-3可能引发正常小鼠皮肤表皮、毛囊和皮脂腺细胞的凋亡并参与正常皮肤细胞的自我更新;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9、-3在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判定.
作者:侯震寰;官大威;韩阳;张珉;赵锐;王华新;彭雪;王起;杨大利;张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某男,39岁,工人.2005年10月16日21时许,因车祸致左侧第5~11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醒,急性病容,呼吸25次/min,体温正常.
作者:崔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法医检案中,扼死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手段,但在焚毁的尸体上检验出手臂扼颈的损伤特征较为少见,本文作者遇到1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姜瑞东;王志成;曹会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赵某,男,40岁.2006年2月26日被人用石块击伤左下颌部.病历摘要:伤后半小时,左颏部外侧有2.0cm创口,边缘不整齐,深达骨膜.
作者:徐传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尽管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但其确切机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综述对其流行病学资料、病因、病机、病理和诊断进行了讨论.
作者:韩业兴;谷建平;靳国硕;董殿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日凌晨,某娱乐场所内发生1起故意伤害案件,其中1人死亡,当日进行尸体解剖检验.
作者:徐丹;王丰;徐跃灵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丁丙诺啡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血浆先用乙醇除蛋白,尿、水剂样品则直接加pH10.8Na2CO3/NaHCO3缓冲溶液后用氯仿提取,提取液经净化浓缩后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选定碘化铋钾作显色剂,丁丙诺啡薄层色谱分析展开效果较好,检测灵敏度为0.5μg,血浆、尿液和水剂中检出限分别为0.7、0.7和0.6μg/ml.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涉毒案件中丁丙诺啡的日常检验.
作者:刘冬娴;贺江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患者,男,48岁.头部外伤后5h到医院就诊,有高血压史3年,无药物过敏及心脏病史.检查:血压22.6/13.3kPa,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孟学龙;余扬帆;赵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件资料1.1 简要案情7月某日凌晨1时许,某居民楼起火,清理火场时发现1具尸体.死者男,35岁,离异独居.现场为2室1厅钢筋混凝土结构,卧室被烧重,除部分金属物件外,其余皆已烧毁.
作者:俞定洋;郑玲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恒牙已萌出而相应乳牙尚未脱落者被称之为乳牙滞留.6~14岁左右,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称为早期滞留,这一年龄段出现的牙损伤以意外伤害多见,很少涉及司法鉴定.
作者:鲁涤;王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人体伤害案件中,受害人与案犯有近距离的接触或搏斗时,有可能抓刮到案犯皮肤,并在指甲垢里留下肉眼看不到的皮屑组织等微量生物检材,本文对11例指甲垢中异体DNA检验做了分析,以期为同类案件的鉴定提供借鉴.
作者:张晓红;张毅;唐建新;刘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吾某,男,36岁,某日凌晨回家途中死于公路上.现场位于公路的东向西车道,尸体呈仰卧位,头位于车道旁白线上方,左膝屈曲外展.
作者:杨宇雷;阿不都艾尼;张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卫星标记具有高度灵敏性、高度特异性及操作简便省时的特点,使其在目前的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本文就牛微卫星标记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加以论述,并对前景加以评定.
作者:戴文申;叶健;赵兴春;姜成涛;李湘秦;金鑫;徐银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服刑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服刑能力调查表对309例服刑犯人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并进行服刑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和婚姻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送鉴原因、案件类型、刑期、精神病学诊断多方面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精神病学诊断、概念紊乱、刑罚认知、违规认知、接受教育、睡眠障碍与服刑能力的评定均呈显著性相关(r=1.901~28.711 P=0.000~0.045).结论 服刑能力的评定与送鉴原因、案件类型、刑期、精神病学诊断、概念紊乱、刑罚认知、违规认知、接受教育和睡眠障碍密切相关.
作者:魏海燕;秦文;刘小林;秦荣国;江学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