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专家型法医是否可以出庭对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邵家龙

关键词:法医学, 刑事诉讼法, 非专家型法医, 出庭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辨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对于一个专家型法医来说,可以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被申请出庭,对其他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专家证人出庭制度”.但是非专家型法医是否也可以出庭对其他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呢?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前这个问题没有规定,所以非专家型法医不能出庭对其他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笔者认为,目前非专家型法医可以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对其他法医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理由如下.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遗症分析

    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颅脑损伤中的参与因素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670例资料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受理的交通事故人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470例(70.15%),女性200例(29.85%),男女之比为2.35:1;年龄小者2岁,大85岁,其中6岁以下(童年组)3例(0.45%),7~17岁(少年组)22例(3.28%),18~ 40岁(青年组)228例(34.03%),41~65岁(中年组)345例(51.49%),66岁以上(老年组)72例(10.75%).在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伤者中,颅骨骨折401例(59.85%);硬膜外出血182例(27.16%);硬膜下出血225例(33.58%);蛛网膜下腔出血352例(52.54%);脑内出血148例(22.09%);脑损伤431例(64.33%),其中脑挫伤403例(86.30%),脑干损伤63例(13.49%),弥漫性轴索损伤33例(7.07%).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伤情鉴定

    手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感觉器官,其中拇指的功能尤为重要.拇指受损虽不致命,但却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治疗难度大、要求高,容易遗留残疾.本文对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伤情鉴定进行讨论,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宏兴;周亚东;王克军;杜丙寅;李书田;李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利用法医临床检验及现场实验确定损伤形成方式分析1例

    2012年10月20日11时许,梁某(男,35岁)报案称:在某医院住院部医生办公室与医生发生纠纷,被医生用椅子砸伤自己面部.但医生予以否认,并称梁某系自己摔倒时面部与椅子碰撞致伤.双方当时各有4人在场,且各执一词,办案单位提请法医对伤者的损伤方式进行鉴定.

    作者:石河;冯宝圣;黄奕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刑事诉讼法》语境下的法医鉴定人出庭之探析

    随着现代刑事司法的演进,法医鉴定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鉴定工作成果的称谓,由过去的“鉴定结论”变成了“鉴定意见”,两个字的改动实际上是实质的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法医鉴定人不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笔者将通过分析难点找出对策.

    作者:徐华;陈莉;刘光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纠正休克造成患儿急性水中毒死亡医疗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某男,12岁.因车祸受伤后腹痛、腰痛、恶心呕吐,至某医院急诊住院治疗.查体:血压测不清.神志淡漠,心率130次/min,律整.下腹部隆起,表面淤斑、压痛,轻度肌紧张,腰部两处淤斑隆起,约10cm×10cm,明显触痛;阴囊肿胀、淤斑;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骨盆平片:耻骨联合分离移位.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创伤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经快速补液、止血、输血800ml等抗休克治疗,血压回升至110/60mmHg,脉搏100次/min.入院后10h,血压再次下降至60/30mmHg,快速补液维持血压.考虑肠破裂、局限性腹膜炎,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附近小肠系膜处有两处裂口,乙状结肠约10cm浆膜基层“脱套”伤,均予以缝合修补.诊断为腹腔闭合性损伤,肠破裂,耻骨联合分离,创伤失血性休克.术后患儿持续昏迷、躁动,手向颈部抓挠,呕吐乳白色胃内容物,双侧眼睑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考虑脑水肿,血压98/52 mmHg,尿量约600ml/24h,给予甘露醇静点和地塞米松静点,输血浆200mL.手术后8h,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家属对某医院诊疗过程提出异议,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作者:谷舞;刘亚利;裴永学;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法医学鉴定

    外伤,特别是脑外伤、额和眶区受外力后致视神经萎缩的案例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尤其对于从外表看伤势不严重,而伤后出现视神经萎缩的情况,不能忽略与外力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通过2个案例,简述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鉴定的体会.1案例资料例1某男,30岁.因纠纷被他人用拳击右眼.据病历记载:右外眶肿胀、青紫,鼻根部淤血,球结膜充血;右眼视力无法检查,左眼视力1.5;CT片示右眼眶骨折.伤后10d查眼底正常,半月后视力减退,3月后右眼光感.经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右视神经萎缩.

    作者:张长春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截肢后护理依赖程度法医学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伤残程度鉴定时,对于截肢后的伤残鉴定较容易,但安装假肢后是否存在长期的护理依赖,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各鉴定机构主要依靠鉴定人根据伤者的情况和假肢情况综合把握,这就形成了同一损伤不同鉴定意见相互冲突的问题,笔者列举以下几例,并提出相关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王旭;李公里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死因的医疗损害司法再鉴定2例

    1案例资料1.1案例1杨某某,女,36岁.因宫内节育环嵌顿2年,到某医院住院要求取环,经全面检查,各项功能均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宫腔镜检查+取环术+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病理学鉴定结论杨某某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属医疗事故.杨某某家属对以上法医病理学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存在异议,遂提起医疗损害鉴定.

    作者:章锁江;沈永浩;来茂德;陈明策;骆啸;马丽琴;黄洪溪;钱晓妹;徐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流产的法医学鉴定

    1概述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者为晚期流产¨].按流产的原因不同,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由于母体疾病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致妊娠终止者为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为早期流产[2].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占早期流产的50%~60%.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妊娠者为人工流产.将以实施计划生育或为妇女保健、疾病治疗为目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由医疗单位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实施的流产成为合法的人工流产.报有某种特殊目的(敲诈、勒索等)或由于害怕暴露真相,由非医务人员或妇产科专业人员,甚至妊娠者本人自己秘密进行的流产为非法的人工流产.

    作者:罗伟;缑元斌;王兵;刘勇;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21例胸腹部穿透伤浅析

    胸腹部穿透伤指致伤工具穿透胸腹壁进入胸腹腔的创伤.由于致伤工具大小不一,创口大小也不一致,加之创口肌肉收缩,肉眼很难判断是单纯性穿透伤,还是合并内脏器官损伤.因此,胸腹腔探查是诊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文作者就21例胸腹部穿透伤的案例作一浅要分析.

    作者:胡火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男,46岁,因身体不适到诊所就诊,心率80次/min,BP18.7/12.7kPa(140/95 mmHg),ECG正常.医嘱服复方丹参片和硝苯地平片,回家休息.1h后又出现身体不适,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一般情况可,双眼球睑结膜可见散在点片状出血点.右前臂内侧距腕关节12.5cm处见一2cm×2cm青紫色皮下出血,其间见一针孔样皮肤改变.双手指甲紫绀.胸部正中见一30cm×0.5cm条状三角形皮下出血.左乳头下可见一40cm×0.5cm菱形条状皮下出血.左季肋部与左锁骨中线交汇处见一0.5cm×1.2cm皮下出血.

    作者:李鹏;李世洪;王海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刑事诉讼法》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人身伤害案件和经济纠纷的增多,鉴定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八条规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由于司法鉴定无属地管辖,无层级限制,各鉴定机构无隶属关系,当事人可以任意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可以委托多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鉴定意见用于诉讼.面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法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难以对鉴定意见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而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阐述,接受控辩双方就鉴定意见的制作是否合法、鉴定的过程是否科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等进行的质证,利于查明案情、认定事实和排除合理怀疑.

    作者:王斌;张阿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出庭作证提纲的撰写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庭审方式日趋成熟,鉴定人出庭作证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鉴定人在出庭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重要的是作证提纲的撰写,本人依据一个具体案例,模拟撰写如下:1 关于鉴定资格本鉴定人大学法医学专业毕业后在XX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从事法医工作至今,XXXX年取得主检法医师资格,鉴定人资格证书编号为45090010004.

    作者:张海陆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大月份引产存活儿残疾的法医学鉴定1例

    患儿,男,4岁.不能站立,智力严重低下.家属认为医院在4年前对其母(时年35岁)引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过错导致患儿活产,要求法院就医院当时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进行法医学鉴定.1案例资料据病历记载,徐某因“停经31“周、发现胎儿畸形1天”于2009年10月21日人住某医院妇产科要求引产.院前B超提示单活胎、头位、羊水偏多.入院诊断为晚孕31+4周、左枕位.次日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10月23日1时30分出现宫缩,2时50分胎膜自破,3时自然娩出一男婴.

    作者:裴军昌;郑建兵;殷永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致脑梗塞1例

    1案例资料桥某,男,22岁.2008年1月6日晚20时50分许,因琐事与人发生纠纷,被人刺伤右颈部,当时出血不止且迅速,人渐昏迷不醒,于当晚21:20因“右颈部刀刺伤10分钟余”被送至某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查体:T 36.5℃、P 130次/min、R 24次/min、BP 3.5/3.1 kPa(26/23 mmHg),神志不清,昏迷,呼之不应.

    作者:潘斗超;张俊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59例骨盆骨折的伤残评定分析

    现行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中涉及骨盆骨折的条款包括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骨盆骨折严重畸形愈合、骨盆倾斜致双下肢不等长、骨盆严重畸形破坏女性产道四个方面,但对上述情形没有明确释义,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把握,形成的鉴定结论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对实际工作中骨盆骨折伤残等级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对骨盆骨折相关条款的把握进行解释,就骨盆骨折导致的伤残等级评定方法提出建议,与同行交流.

    作者:李琳;刘俊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378例交通事故脊柱损伤分析

    脊柱损伤是临床法医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外伤,常由交通事故、高坠、房屋倒塌、打击、跌倒和枪炮弹伤等引起,其中交通事故是脊柱损伤的重要致伤原因之一.严重的脊柱损伤可累及脊髓,致残率较高.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交通事故中的378例脊柱损伤案例,旨在对脊柱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涉及死因、伤残等级评定两种情况下,法医需参与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如何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作用,本文结合多年参与医疗鉴定工作的实际予以分析.1 目前法医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1.1 专业领域特殊,与临床医学交叉面较小法医专业工作是应用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的问题,它偏重于人体损伤形态、程度、关系、后果等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医学的救治、护理、检验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虽然法医专业围绕损伤这个面与临床多个学科发生交叉,但与临床医学相比,交叉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专业的差异导致了法医无法通晓临床中的诸多核心环节,除部分从临床改行担任法医者外,多数法医的临床水平较低,无法与资深的临床专家相比.

    作者:康宁;徐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巨大外力作用时的伤病关系

    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损伤未经任何中间环节直接造成后果或者后果完全由原发疾病造成均不难鉴定.但是,当损伤与原发疾病共同造成后果时,解决二者的因果关系就显得非常困难.有学者主张以因果关系的理论分析伤、病与后果的关系,并采用百分率量化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在巨大外力作用时不宜采用百分率量化因果关系,应根据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对疾病忽略不计.

    作者:王治民;郑建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腰椎楔形变的法医学鉴定

    由于外伤、发育的畸形、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退变、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等原因,病人腰部X线片检查都呈楔形变,临床医生一般根据病人的介绍、X线片表现常常诊断为“腰椎骨折”,会对法医的鉴定起误导作用,可能会因错误的诊断作出错误的鉴定.本文作者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50例涉及腰椎楔形变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法医鉴定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束长宝;吴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