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涛;刘亚利;裴永学;谷舞
螺丝刀在致伤工具中属改锥类锐器,有较为锋利的尖端,但无刃口,故又称为无刃刺器.其导致颅脑损伤死亡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并不鲜见.作者收集近10年间18例螺丝刀刺击头部致死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螺丝刀所致损伤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检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新奇;汪隽;张舒;杨威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2007年11月24日凌晨,在某路北侧的绿化带内发现一女尸.经现场访问得知,死者为王某.尸体上身着天蓝色棉袄,衣襟敞开,上有血迹,内衣向上翻至乳房上方;下身穿牛仔裤,外裤、内裤均退至双膝关节下方,双脚穿白色休闲旅游鞋,完好.头面部由左额部至右面部、鼻部、口唇、下颌部广泛皮肤挫伤,左侧额颞部至右眉弓内侧有一14cm×5cm之不规则挫裂创口,可见泥土、颅骨碎片及破碎的脑组织,创底颅骨粉碎性骨折.口唇部多处挫裂伤,--21+123-牙齿脱落,牙槽骨骨折.胸腹部大量血迹,右侧乳房及乳晕处上、下均有规则、均匀排列成弧形的小片状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乳晕下方的损伤弧度较小,构成弧形的挫伤共5处,其中一处挫伤痕有扭转.小肠由阴道拉出,向上经右侧乳房放于颈右侧.左侧乳头处有类似损伤.
作者:张小让;张彦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概述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者为晚期流产¨].按流产的原因不同,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由于母体疾病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致妊娠终止者为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为早期流产[2].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占早期流产的50%~60%.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妊娠者为人工流产.将以实施计划生育或为妇女保健、疾病治疗为目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由医疗单位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实施的流产成为合法的人工流产.报有某种特殊目的(敲诈、勒索等)或由于害怕暴露真相,由非医务人员或妇产科专业人员,甚至妊娠者本人自己秘密进行的流产为非法的人工流产.
作者:罗伟;缑元斌;王兵;刘勇;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 ~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91例、T112例、T126例、L19例、L25例、L32例、L41例、L51例);双节段骨折5例(T11~T121例、T12~L13例、L1~L41例).
作者:王宏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继新疆“7.5”事件之后,2009年9月7日以前有群众零星报警,称其体表被人用尖状物刺伤,同年9月7日以后,报警人数迅速呈直线上升状态,并局部引起群众恐慌.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多部门合作配合,1个多月以后,终平息了这起事件.
作者:张建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男,45岁,罪犯.某年5月15日23时许,在生产劳动中与他犯发生争执,继而厮扯,被他犯勾拳击中面鼻部,致鼻腔撕裂,血流不止.1.1病历摘要
作者:徐红星;王有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外力作用致牙损伤并不少见,部分牙损伤程度评定存在一定困难.《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二条(二)款规定:牙脱落或者折断两枚以上,应评定为轻伤.但对部分年龄较大,且又不如实陈述受伤情况及牙齿健康状况的伤者,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一些困难.本文报道3例牙损伤鉴定案例,供同仁参考.
作者:邓德锐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临床医学诊断与法医临床学诊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医临床学诊断是鉴定人在全面了解伤者受伤经过的基础上,对伤者就诊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法医临床学检验等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是伤情鉴定的精华、核心,要求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作者:申立;金晓虎;高明;伏建斌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人员职业门槛高、正规医疗单位费用贵以及卫生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各地城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非法行医群体,在非法行医过程中出现死亡案件也屡见不鲜.对这类案件如果处置不力,解决不当,极易导致当事人亲属上访,甚至抬尸闹访.要处置好此类案件,不论从卫生行政处罚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刑事打击的角度考量,首先要厘清非法行医行为与病患者死亡之间有无联系,是何种关系,这必然涉及到鉴定问题.笔者通过亲身经办一起此类案件,体会到这类案件鉴定所涉法律和技术问题众多,现结合国内文献做如下探讨,不足之处,望法律专家和同行斧正.
作者:杨洪尚;刘建国;秦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朱某,男,46岁.2013年1月30日因邻里纠纷与施某夫妇二人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受伤.1月31日朱某被送拘留所行政拘留五天.入所前朱某自述左肩部疼痛,拘留时朱某左肩部进行拍片(图1),未检见明显骨折现象.2013年2月6日,朱某至我法医门诊反映情况称其左肩胛骨骨折,并出具了当日在市中医院拍摄的X线片(图2)和CT片(图3),同时称该骨折系被施某夫妇二人殴打所致,但据拘留所管教证实,朱某在拘留室内,左肩关节活动并无太大障碍,可自行脱去毛衣.朱某伤后7天方查出肩胛骨骨折,骨折与损伤时间间隔较长,为明晰案件责任,进行损伤机制及损伤程度鉴定.
作者:刘迎春;吴国民;彭银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法医临床学所说的精神疾病一般指较重的精神病,是由于不同原因所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活动完整性和统一性的破坏,精神活动明显异常,并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如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目前,我国关于精神疾病的法医学鉴定标准还未列入司法鉴定标准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司法鉴定体制和司法鉴定标准该如何把握,面对社会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关于精神疾病方面的鉴定该如何适应社会总体法制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既体现出法律建设的相对稳定性又表现出以人为本和宽严相济的高度科学性.这些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要求我们重新回到精神疾病产生的社会性根源,细致考量社会文化因素及社会结构因素等,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能够高度关注产生精神疾病的社会性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过程中,就能够对病源病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能够作出更加符合情理和科学的高水平鉴定结论.
作者:杨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男,2012年10月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左踝部肿痛1小时”至某医院住院治疗.查体见左踝部肿胀,畸形,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内外踝骨折伴脱位.诊断为左内外踝骨折、左踝关节脱位.入院后给予跟骨牵引,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1 1月12日复查X片见左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支架固定,位置良好.12月17日因“外伤致左踝部疼痛、活动障碍2月”再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左内外踝陈旧性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患者及其家属再次放弃手术治疗出院.12月19日因“左踝跌伤疼痛活动不利70余天伴踝疼痛、肿胀、畸形、活动不利”第三次入院.诊断为左双踝骨折伴半脱位(陈旧性).入院后行左双踝骨折伴半脱位“踝关节融合术”.法院委托对其进行交通伤残等级评定.
作者:周伟赋;戴海;郑银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为了提升鉴定人出庭应对质询的质量,开展出庭应询能力的指导和培训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作者试图就出庭应对焦点争议、制作出庭预案等问题,提供一些初浅体会,与同仁交流.1 明确法医鉴定人出庭的性质按照法律规定,“鉴定意见”被赋予进入诉讼的资格,体现司法证据属性.把“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正是其集客观性、科学性和主观性于一身的完整体现,其“主观性”特征决定了鉴定意见具有不稳定性,出庭应询具有不可避免性.法医鉴定人出庭的主要任务是展示鉴定意见,答复对方疑问,是鉴定工作的继续.
作者:王家昱;王明双;王颖富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指甲缝处于手指的末端,在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挠、扭打等激烈抵抗或徒手搏斗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皮肤组织或微量血液经常会被刮附遗留在死者的双手指甲缝内.准确提取到死者双手指甲缝内脱落皮屑细胞并送DNA实验室检出犯罪嫌疑人的DNA数据,将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和科学证据.
作者:张维灿;李东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进;于云辉;董庆;刘尚峰;陈蓬波;吕国庆;任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牟某,男,36岁.2012年3月2日10时许,与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被王某用板砖将其头面部打伤.某鉴定所2013年10月鉴定意见:牟某左眼外伤致左眼眶内壁骨折属于轻伤;左眼外伤致眼球内陷属于重伤.本案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律师向法庭提出伤者以前有过眼外伤,对鉴定结论不服.于是,公诉人委托市院技术处法医进行文证审查.
作者:胡宏远;张平;杨帆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3年1月1日起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出庭质证是每一位鉴定人必须面对的事情,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析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1)心理准备不足.虽然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的一项工作和义务,但实际工作中出庭质证的案件还是少数.在鉴定中没有意识到要出庭质证,故而在受理案件时对材料的收集、程序的把握上不严谨,导致出庭质证时匆忙上阵,心里没底.(2)知识储备不足.有些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多由医疗机构转岗而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法医专业知识差.(3)出庭经验不足.大多数鉴定人法庭经验不足,甚至是零,面对经验丰富的辩护人、公诉人,无从应对.(4)鉴定人出庭制度不完善.新《刑事诉讼法》诸条款分别对鉴定意见的性质、鉴定工作、鉴定人出庭质证、鉴定人在诉讼中的保护、鉴定人出庭的费用等有关鉴定事项进行了规定,但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给鉴定人出庭质证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作者:袁银娣;陈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是由检察机关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本文作者通过对2012年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进行文证审查的10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法医临床学鉴定水平,保障涉及人身伤害案件公平、公正审理.
作者:王文静;杨洪波;孙显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怎样使技术人员知晓自己在案件现场的主观判断正确与否,切实提高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分析评判能力?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让技术员参加讯问活动,是解决以上问题有效的途径.技术人员参加讯问活动,可以适时打破犯罪嫌疑人的掩饰心理.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尤其是单人单案的情况,犯罪嫌疑人往往都会出现畏罪心理和侥幸心理.只有利用好犯罪现场客观存在的痕迹物证,才能彻底打消犯罪嫌疑人的这种心理,终取得完整的讯问口供.这恰恰也使技术人员参加讯问活动成为一种必要.
作者:张维灿;李东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对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当事人对质权、确保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关键.
作者:黄俊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