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磊;韩呈峰
1 案例资料1.1 案情简要及现场勘查2015年2月,王某驾驶小型轿车在重庆内环快速路行驶,行至某大桥施工路段时,冲人施工现场反光锥形筒隔离的施工作业区域,造成正在施工作业人员孙某坠落桥下当场死亡.王某为逃避责任,否认车辆与施工人员发生接触,因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及致伤机制对案件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明;周志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杨某,男,66岁,务农.平时喜好上山粘鸟,经常随身带一腰包,包内放有上千元现金及手机.2011年11月某日杨某早上6时出发,晚8时未回家中,家属报案.晚9时在其经常粘鸟处发现其尸体.
作者:刘东;刘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概述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进行后续医疗救治.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作者:郭飞;张龙年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4月2日12时35分许,某荒山上挂经幡处,发现1名男子死亡.现场位于荒山半山腰位置,距县城内国道约1.5公里处.中心现场位于该山半山腰山沟水源处,周围挂有大量的经幡,地面上结有冰层,其余四周地面有石块、杂草、牲畜粪便等杂物.中心现场以下位置为灌木丛地带,山沟两边均有简易上山土路.尸体周边未采集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作者:蒋艳伟;仇唐中;李永强;宋若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简要案情 2013年10月23日,在某山坡灌木丛中发现被石块掩埋着的两个塑料袋,其内有尸块(未见头颅),周围见大量蝇、蛆及少量蝇蛹伴各种黑色甲虫活动.上半身尸块处见成堆的黑色头发,长15cm.石堆东南侧1.5米处地面见散落有下颌骨、椎骨及牙齿等,现场下方山路上见一白骨化的颅骨.
作者:郭昭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男,43岁.某日晚与他人饮酒(白酒),醉酒后被同事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发生呕吐,随即出现角弓反张,尿失禁,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到达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尸表检验 尸长168cm,体态肥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其内可见散在淤血点.头皮未见损伤,双眼睑球结膜明显充血,穹窿部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双侧瞳孔直径0.5cm,等大等圆,颜面青紫,鼻腔内有细小白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口腔内可见食物残渣.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主要病历摘要 邱某,男性,25岁.2014年6月3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及全身多处受伤,昏迷约2h入院.查体:神志昏迷,烦躁.头部CT示右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额叶及颞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右眼眶内侧壁骨折,右眼眶积气,右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积液,右颌面部、眼部及额部软组织肿胀,人院后予对症治疗.
作者:石聿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女,37岁.被丈夫用木棍和拳头打击致体表大面积挫伤,送医院抢救1d后死亡.尸表检验 腹部、臀部、四肢广泛皮下出血,呈暗红色,部分皮下出血呈黄褐色.解剖检验 损伤处皮下出血严重,皮下脂肪大面积挫碎;全身未发现骨折现象.组织病理学检验 挫伤处皮下肌肉深染、肿胀,皮下脂肪层见片状红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部分红细胞崩解;肺淤血、水肿,部分肺泡间隔见较多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经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肺泡间隔的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腔内可见较多橘红色颗粒;肾小管内见偶见管型,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白英杰;杜飞;窦国宴;杨利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法医文证审查是应运专业技术原理和方法对涉及的法医学、医学等文证材料进行审查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法律监督职能.法医鉴定作为证据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而法医文证审查不到位,对案件的处理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到司法公正.笔者通过对刑事案件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发现一些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作者:刘建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本辖区两市区和两县的2000年至2013年的58例的杀亲案件,其中发生在死者家里的案件52例,发生在野外的案件6例;发生在母女(子)之间的案件32例,发生在父子(女)之间的案件26例,不包括精神病患者所作的杀亲及杀婴案.县属农村14起,县属城区2起;市区属农村10起,区属城区32起.
作者:牟宏书;王万利;李宝强;罗丁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阎某,男,18岁.因纠纷与人发生打斗,被对方击倒后骑跨上腹部并拳击胸部,随即出现意识障碍,送入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2d进行尸检.解剖主要所见:头皮左额顶部有4cm×4cm、1.5cm×1.5cm两处皮下出血,右颞枕部有6.5cm×2.5cm皮下出血.胸壁左第2肋骨与软骨结合处有6cm×4cm肌肉出血,肺水肿,右肺叶间裂有出血点,右肺上叶内下缘有2.5cm×1.5cm挫伤、出血,心脏膈面有广泛性点片状出血,右心尖脂肪浸润明显.
作者:赵小林;尹文宁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某男,21岁,维族,有吸食毒品史.某年11月15日14时,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一男子报警称:“其朋友因吸食毒品过量出现危情,经现场施救未果,死于某公园内”.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人已死亡,报警人离开.尸表检验:全身呈明显贫血貌.左右胸部大面积皮下出血,左胸部有一30cm × 40cm的皮肤擦伤区,呈黑褐色.胸廓塌陷,可触及骨擦感.
作者:靳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陈某,男,47岁.2015年10月7日打麻将时因纠纷被他人拳击左眼.人院查体:左眼挫伤后流血,视物不见1小时.PE:左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鼻侧巩膜裂口,部分眼内容物流出,角膜透明,前房内充满血细胞,眼内窥不进.Imp:左眼球破裂.
作者:李少华;方丛行;吴成庆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王某,男,41岁,在押犯.2006年10月31日体检,空腹血糖19.6mmol/L,肾功正常.尿酮体(+++).2008年7月20日体检:空腹血糖:28.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0%.尿糖(+),酮体(+++).同年8月18日死亡.1.2 尸体检验尸表检验:胸骨角处皮肤有2.6cm×2.6cm陈旧瘢痕.左肘部背外侧有0.5cm ×0.2cm表皮剥脱,右腹股沟麦氏点处、左前臂桡侧、右膝关节内侧分别有5.2cm×0.7cm、0.6cm×0.5cm、0.5cm×0.3cm陈旧表皮剥脱,左、右小腿前侧有散在多处点、片状色素沉着.解剖检验:右季肋第6、7肋间有多处散在点、片状出血.右心房背侧近卵圆窝处内膜下可见不规则状出血,大小为3.5 cm×2.0cm.
作者:赵方艳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2015年1月1日,李某(女)和丈夫朱某从外面回家(自建两层小楼),走到一楼与二楼的缓步台时,遇见一陌生男子从二楼往下走,李某和朱某便阻止该男子下楼,后该男子将两人刺伤后逃离现场,李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朱某被送往医院救治.
作者:沈艳莎;吴楠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传统法医学检验技术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阐明涉及法律纠纷有关的活体或尸体的医学证据.在有关死亡分析中,重要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评估致命伤和非致命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确认与之相关的证据信息.
作者:郭静茹;王中锋;刘献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2011年1月18日8时许王某被他人打伤,经抢救无效于同年2月6日12时45分死亡.病历摘要 伤者入院呈昏迷状态.瞳孔左3.0mm、右4.5mm,光反应左侧(+),右侧(-).双颞顶头皮肿胀,左侧巴氏征(+),右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第一次手术记录:右额颞顶皮下、肌肉组织,挫伤肿胀严重,皮瓣下翻,可见自顶至颞有明显骨折线,骨折线下方硬膜破损,有血凝块溢出,广泛清除硬膜下血肿,冲洗硬膜下腔,清除右顶脑3cm×2cm挫伤灶,去骨瓣,缝合肌肉、皮下、皮肤.
作者:李同山;罗桂林;史纪方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为轻伤二级.由于外伤性瞳孔散大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并不多见,笔者对其在鉴定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作者:王力;张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韦某,男,58岁.2015年2月2日20时许因纠纷被他人用电动自行车钥匙刺伤头部.病历记载:伤后头痛,出血,无昏迷.右额部头皮两处伤口,分别约1cm、2cm长,少量出血.头部CT检查示:右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骨骨折.法医检验:右额部见两处分别长0.9cm、1.5cm缝合创,创口创缘不整,创周稍肿胀.阅临床CT片示:右侧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形成,右额骨骨折,右侧额部颅板下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部皮下小血肿.因伤后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鉴定为轻伤一级.
作者:王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杨某,男,23岁.2015年3月15日14时被邻居发现缢吊在自家中客厅煤炉的烟囱上,其幼子坐在客厅独自玩耍,其妻未在家.邻居立即将杨某从悬吊绳套中解脱,“120”急救人员到达后发现杨某已经死亡.现场门锁完好,客厅内取暖煤炉水平走形的烟囱距地面2.1m,其上套挂有做成封闭形“8”字索电缆线,该电缆线表面光滑,长约3m.客厅地面及卧室内有较多散在分布的点片血迹;死者所穿皮鞋鞋底凹槽内有红色斑迹附着.
作者:马军;李国智;张平;张玉向 刊期: 2016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