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临床观察

韦玲群;姚铁祥;吴婷玲

关键词:CT定位, 肺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其中发生气胸21例,血胸9例,咯血3例,呕吐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活检技术.
蛇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概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文献报道,201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占全部新发癌症的25%,占癌症死亡病例的25%,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n].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化疗及手术效果的不断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越来越高.有资料显示,在京、津、沪Ⅰ~Ⅲ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2].

    作者:唐梅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黑皮蛇、山白菜抗五种蛇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黑皮蛇、山白菜抗五种蛇毒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鲎试剂凝胶法对黑皮蛇、山白菜抗五种蛇毒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黑皮蛇药液浓度在0.4 g/ml以上、山白菜药液浓度在0.2 g/ml以上,均能抗五种蛇毒与鲎试剂的凝集反应.结论 黑皮蛇、山白菜有较强的抗眼镜蛇毒、竹叶青蛇毒、蝰蛇毒、蝮蛇毒和五步蛇毒作用.

    作者:昌水平;陈小龙;黄锦源;梁志云;蒋三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浅析

    目的 总结心内科临床教学的经验,提高临床带教方法.方法 在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PBL教学方法,并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自制多媒体课件等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带教,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现代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带教效果显著.结论 医患互信是临床教学的基石,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心内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黄锋;胡启平;陈泉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概述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临床上以全身抗病毒治疗,局部止痛、消炎、干燥收敛及防止继发感染为治则,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为目的.临床上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免疫制剂、营养神经、消炎镇痛、对症支持等方法治疗.而季德胜蛇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有临床报道,到80、90年代被广泛认同,报道也渐增多.目前,采用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较为常见,有单用也有配合其他药物或配合多种复合方法治疗的.

    作者:龚旭初;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护理进展

    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动力异常并不少见,出现的胃症状较多,称之为糖尿病性胃病.当无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时,胃排空延长被称为胃轻瘫(Gastroparesis),其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76%,其中10%患者出现临床表现[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因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住院的人数也显著增加[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DGP患者的护理也不容忽视.现就DGP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脏铁超负荷动物模型的制作与研究

    目的 探讨肝脏铁超负荷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分析肝脏铁含量与注射铁剂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18只,每周于白兔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并每周随机处死1~2只白兔,对兔肝脏铁含量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并与注射铁剂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脏铁浓度(liver iron concentration,LIC)与注射铁剂总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564,P=0.012),LIC与单位体重注射铁剂剂量之间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663,P=0.002),肝脏含铁总量与注射铁剂总量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0.934,P=0.000),肝脏含铁总量与单位体重注射铁剂剂量之间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0.921,P=0.000).病理可以半定量分析铁含量.结论 肝脏含铁总量与注射体积总量呈高度正相关,肝脏体积可影响LIC.

    作者:李春燕;龙莉玲;黄仲奎;龙强;陈洁;李逸君;蒙湾湾;刘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10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诱发因素,并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制定并实施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后行介入治疗术的95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原发性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从凤;罗春华;周建文;符冰;李学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活跃期后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计划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4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均确诊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且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根据枕横位或枕后位枕部位置,协助产妇取对侧侧俯卧位;对照组根据产妇喜好取舒适随意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耗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缩短产程,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母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及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外降解以及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式缝合,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裂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热、伤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无不良反应,而且缝合线降解效果良好,组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不仅能在体外有效降解,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冯紫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健康知识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同时抽取同期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3.25,P<0.05);两组患者SHBG、排卵情况、月经量化评分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t/x2分别为7.501,13.64,2.43,均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间接ELISA法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蛇毒种属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矛头蝮蛇血凝酶,用于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检测.方法 将矛头蝮蛇血凝酶为抗原免疫小鼠,与尖吻蝮蛇血凝酶、白眉蝮蛇血凝酶交叉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优化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IgG、矛头蝮蛇血凝酶(抗原)工作浓度,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考察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确定方法的适用性.采用膜超滤法将巴曲亭中辅料去除,按照建立的ELISA法检测,判定种属来源.结果 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具有强特异性,一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二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抗原浓度2μg/孔,该法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较好.巴曲亭与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有特异性反应,与其它蛇毒来源血凝酶单抗无交叉反应,确定巴曲亭来源于矛头蝮蛇蛇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判断的方法.

    作者:李秀娜;孙东;李秀琳;崔亮亮;丁忠福;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的有效方式.方法 将12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即输液过程中间断脉冲式冲管(冲管间断时间为4 h),输液结束后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对照组采用普通冲封管法.两组冲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导管堵塞发生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的形成,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保证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春霞;张婧;刘惠;陈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86例(407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用泪囊按摩、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泪囊区按摩法一次治疗成功率1.47%,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一次治疗成功率94.34%,二次治疗成功率2.70%,三次治疗成功率1.47%.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取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并配合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蒙静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近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难治疾病[1].该病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临床上西医治疗无特效手段.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清洗气管套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清洁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后清洗方法对硅胶气管内套管进行清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常规方法清洗合格率达80%,1例气管内套管变形;改进方法清洗合格率达100%,无气管内套管变形现象.结论 使用改进的新方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清洁效果较好,而且取材简单,方法易于掌握,经济实惠.

    作者:韩忠秀;唐忠敏;周小梅;何乾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两组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经过系统的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实验组的住院医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教学方面评价指标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较传统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的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李政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分别检测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40例HPS患者(HPS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SF和FIB水平.结果 SF和FIB在HPS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将HPS组按治疗效果分为病情缓解组(n=18)与病情恶化组(n=22),比较治疗前的SF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F和FIB在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联合表达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英;李佩章;黄玲莎;黄蕾;朱春燕;谭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杉醇对大鼠颅内C6胶质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杉醇类药物对大鼠颅内胶质瘤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紫杉醇治疗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预实验计算出紫杉醇IC50=6.04 nmol/L,实验组中加入紫杉醇溶液终浓度6.04 nmol/L,对照组加等体积培养液,温箱中作用48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myc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两组C6细胞中均检测出β-catenin蛋白和c-myc的mRNA表达,癌基因c-myc mRNA 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且-catenin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抑制细胞内β-catenin 蛋白表达及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阻断wnt信号转导通路,是紫杉醇类药物抗癌机制之一,研究紫杉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提高其疗效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礼泉;蒋六洲;邓立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案例的工作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

    目的 探讨以案例、工作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教育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情境病例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操作等模拟实训,巩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结果 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明显提高,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进行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结论 情境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值得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常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蛇志杂志

蛇志杂志

主管: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