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CNAL T0102化妆品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方案设计、样品提供、均匀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统计、报告撰写等,并对实施中的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为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和一些能力验证的实施机构提供实验室的建设参考和帮助.
作者:骆劲松;蔡延平;周昱;黄宗平 刊期: 2004年第z1期
利用聚乙烯标准物质对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进行手动测定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采用先确定其不确定度来源,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定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别计算其不确定度分量,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得到该仪器测定聚乙烯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王鸿辉;黄瑞源;郑建华 刊期: 2004年第z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z1期
赤潮是全球性海洋灾害之一,船舶压舱水转运是造成赤潮蔓延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40年来厦门港赤潮发生情况和近年来船舶压舱水的活动情况、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监测和检疫对策研究进展;分析和评估了对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提出了加大对压舱水研究的力度和对重点赤潮藻进行监测等建议.
作者:杨清双;熊焕昌;陈帆;马启和;杨浩;刑小丽;高亚辉;梁君荣 刊期: 2004年第z1期
XMPTA公司年产90万吨的PTA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单线PTA年产量大的生产线,在评估鉴定过程中,难度在于鉴定标的物是世界单线产能大的生产线,没有相近的参照物,也没有重置资料可用.XMPTA价值鉴定小组应用经济理论,运用规模效益指数调整法对标的物进行评估、鉴定,据此估算的鉴定结果也得到相应的验证.本案例中对大型成套设备的鉴定工作的一些做法,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钟海茹;陈岩;陈秀资;黄敏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根据百合无症病毒(LS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了一条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条带;进一步克隆测序表明,该序列与已知的LSV序列有96%的同源性.用随机引物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建立了核酸斑点杂交检测体系.本研究分别建立了用于LSV的特异性的高灵敏度RT-PCR检测体系(其检测灵敏度为1.4ng/叶片)和适合大通量检测的Dig-cDNA(地高辛标记)核酸斑点杂交检测体系(其检测灵敏度为20μg/叶片).
作者:林石明;陈青;李燕;陈毓荃;郑国华;明艳林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样品经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纯化后用LC/MS/MS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抗干扰能力强.本法在添加0.50-5.0μg/kg的黄曲霉毒素B1时回收率为60%~90%,检测限达0.05μg/kg,可满足欧盟新限量要求.
作者:林建忠;邹伟;张志刚;施冰;周昱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增刊(厦门检验检疫局专刊)今天正式出版了,这是厦门检验检疫局贯彻落实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取得的一项初步成果,也标志着厦门检验检疫科技工作正走出历史低谷,迎来新的开端.在此,我谨代表厦门局党组全体成员向本期科技论文的作者们表示祝贺!向<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对厦门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王仲符 刊期: 2004年第z1期
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分离提取装置是利用气泡悬浮法原理,将液体中不同物理特性的物质分开,进而将线虫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本文介绍该装置,并与其他的土壤线虫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该装置具有快速、简便,提取效率高的特点,已获国家专利.
作者:王宏毅 刊期: 2004年第z1期
空肠弯曲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常见食源性传染病菌之一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并存在敏感性低、难以检出非可培养状态细菌和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等问题.本研究首创了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无需增菌培养即可直接捕获检样中的弯曲菌,利用实时荧光PCR进行鉴定,可在24h内完成检测,检测低限达到10cfu/mL,提高了非可培养状态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
作者:刘光明;方元炜;陈伟玲;周昱;孔繁德;王根芳;刘棠;彭小莉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本文研究建立了水产品(鳗鱼、虾、鱼肉)中7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FQs)残留量的LC-ESI-MS/MS液相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测定的7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包括: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O、氧氟沙星OFL、单诺沙星DANO、双氟沙星DIF、沙拉沙星SARA.7种氟喹诺酮抗菌素标准在1.0ng/mL~2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该方法回收率高,样品检测限(LOD)0.5~2.9μg/kg,定量检测限(LOQ)分别为:9.6(NOR)、6.8(CIP)、1.8(ENRO)、2.8(OFL)、8.2(DANO)、5.4(SARA)、2.4(DIF)μg/kg,可作为原鳗、烤鳗、虾肉、鱼肉等样品的定量检测和确证方法.本方法的检测限、定量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技术指标符合国外对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残留的大允许限量(MRL)要求.
作者:施冰;张志刚;吴抒怀;王根芳;张缙;林立毅;周昱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本文介绍了长期以来一直危害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副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直肠粘膜粪便检菌法、细胞免疫测定法、单向辐射溶血试验、微量间接溶血试验、细菌分离鉴定法、变态反应、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法、DNA探针和PCR方法等.在日益增长的牛奶检测和进口种牛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早期的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这对于预防和清除副结核菌、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孔繁德;徐淑菲;王景明;周斌华 刊期: 2004年第z1期
通过分析比较小型机以及PC服务器群集技术方案,总结了群集技术的分类;根据CIQ2000系统服务器升级改造的要求,设计了双机群集方案;选择了双机群集系统的硬件配置、工作模式、群集软件等,并安装实现CIQ2000系统与ORINET系统的双机互备群集;简要介绍了双机群集系统的应用效果.
作者:许长春;骆志祥;翁晓军;罗家煌;林鸿兵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本文运用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从血液学生化分析到各重要脏器组织病理检查,分析长期服用蜂胶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有特异性病变.
作者:庄宛;林蔚;林健;王岚;陈福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总残留量的方法.茶叶在密闭系统中与还原性酸溶液反应,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物质被分解,定量释放出二硫化碳,取反应液上方气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硫化碳含量,外标法定量.以HP-50+(Crosslinked 50%Ph Me Silicone,30m×0.53mm×1.0μm)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选择出合适的色谱条件.本方法对茶叶样品的检测低限可达0.1mg/kg,添加浓度为0.1~1.0mg/kg时,回收率为83%~93%;相对标准偏差为2.6%~5.6%.
作者:陈鹭平;邹伟;吴敏;周昱 刊期: 2004年第z1期
研究建立了HPLC测定食品中微量甲醛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甲醛经水蒸汽蒸馏提取,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后,直接用HPLC DAD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对样品的低检出限为0.03mg/kg,样品回收率>80%,相对标准偏差≤10%,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微量甲醛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志刚;施冰;林丽辉;李志煌;周昱 刊期: 2004年第z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z1期
本文在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检验检疫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发现、及时判定、及时处理、及时报告的应急措施,在对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进技术经验进行研究后,提出尽快建立和完善应急卫生信息系统、实验室快速检测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应急检验检疫队伍的建议,以期提高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熊焕昌;冯呈瑞;马启和 刊期: 2004年第z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z1期
基于计算机城域网络以及应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感染、传播途径;根据网络防毒的基本要求,设计和建立了计算机网络防毒体系,介绍了基本应用效果;对网络防毒体系在质检系统内的建设提出了展望.
作者:许长春;翁晓军;罗家煌;林鸿兵 刊期: 2004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