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松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83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联合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性发作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朝霞;卜文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消化内科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分值对比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贾铃铃;郭丽霞;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内窥镜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脑积水9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5例,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儿54例,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在治疗小儿脑积水,患儿受伤害降到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武涛;吕海欣;贺艳阳;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53例头位足月妊娠临产行剖宫产产妇,按照宫口开大情况的不同分成4组,对剖宫产产妇指征、新生儿及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产妇剖宫产指征:除社会因素在一组产妇中显著性大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指征在各组产妇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与产程进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可以大程度的减少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是避免出现医源性残疾儿的关键环节。
作者:叶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背景资料,促进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康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178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人口学资料、对疾病认识和疾病所致经济负担。结果:一般人口学资料无性别差异,对于疾病的认识患者与主要照料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79.8%患者无业,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偏重,一年内平均直接经济损失2450元/人、平均间接经济损失1727元/人,需要多方位的支持。结论:社区康复干预是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康复措施。
作者:黄承保;舒京平;李洪建;孙菡;朱颖之;汪四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卵巢癌患者67例为观察组,患卵巢良性疾病者50例为良性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中HE4和CA125的水平,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单独检测HE4和CA125与联合检测HE4和CA125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E4阳性表达率为71.64%, CA125阳性表达率为77.61%,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HE4和CA125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单独检测HE4和CA125(P<0.05)。结论:联合检测HE4和CA125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早期诊断卵巢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磊;陈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调查及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过程,进行依从性调查分析,提出护理体会和对策。结果:该类患者在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面对多种问题,主要以检查目的认识错误、听力障碍等因素;护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和检查质量。
作者:陆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院岗位设置。方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结果: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失调、各专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辅助科室、医技科室、护理专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反映不满。结论: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应适应了大形势的需要,达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有利,但是岗位设置及聘用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倪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以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60例肝相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肝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AFP、CA125以及CEA水平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这4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经检测后比较,P<0.01;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CA125、CEA、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于红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与肌酐比值( Uamy/Ucr)对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胰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在不干扰日常生活和个人习惯的前提下留取早8时、午12时和晚17时尿样,检测和计算Uamy/Ucr值。结果:两组受试者早8时、午12时和晚17时的Uamy、Ucr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呈下降趋势,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F=23.836,18.635,P<0.01);但Uamy/Ucr值在3个检测时间内相近,稳定性较好,数据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33,0.252,P>0.05)。观察组患者Uamy/Ucr 3个取样时间点及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Uamy/Ucr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该值稳定性好,受人体生理变化及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较单纯应用Uamy、Ucr能够更准确可靠的指导临床诊断。
作者:王进;刘奇伟;赵婕;曹赛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以10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肝硬化史、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情况与并发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有肝硬化史者更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②有高血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③有高血脂患者更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结论:对于有肝硬化史、高血压和高血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上消化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
作者:贾宝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5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0%,对照组为64.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13.60%,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房内径与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LVEF分别为(42.87±4.34)mm、(47.84±5.73)%,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井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50岁以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6.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建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2%提高至活动后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还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李敏莉;袁锋;易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细胞炎性因子与血脂在阿尔兹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另选择正常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症组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中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更加显著(P<0.05)。阿尔茨海默症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升高可共同作为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中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期间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临床医师可通过调节上述指标,作为预防及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 CSII)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0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组( CSII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 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等。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II组患者显著少于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CSII组患者显著短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患者显著低于MSII组;两组患者HOMA-β较治疗前增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II组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效。
作者:秦永双;张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与传统连续缝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棒球缝合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7.4±8.3) ml,对照组为(94.5±51.8) ml;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21±4.3) d,对照组为(23±2.6) 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7±5.3) min,对照组为(78.2±26.9) min;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22±2.4) h,对照组为(29±1.8) h;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3±1.2) d,对照组为(5.2±1.4) d。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余指标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连续缝合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萍娇;姚蕾;吴妍;盛文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宫颈鳞癌Ⅱb~Ⅲb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组患者在放疗前先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2~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周开始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为90.57%及71.7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月;刘敏;侯良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应有明显的手术适应症。适当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桂俊卿;张超;单祖长;徐跃文;崔茂荣;杨海北;张小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喉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喉多形性腺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3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区,其中2例位于会厌,1例位于假声带,大体肿瘤直径均小于3 cm,3例均有包膜,其中1例包膜不完整。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条索状和片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间质为黏液样及软骨样,1例间质明显透明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CKAE1/AE3、Vimentin、S-100、肌动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均阳性。结论:喉多形性腺瘤是喉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为喉癌,形态学上应与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作者:荣建胜 刊期: 2015年第11期